×
费城抉择:美国制宪会议始末: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of 1787

费城抉择:美国制宪会议始末:the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 of 1787

1星价 ¥43.1 (4.9折)
2星价¥43.1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468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25页
  • 出版时间:2017-08-01
  • 条形码:9787208146853 ; 978-7-208-14685-3

本书特色

“科利尔兄弟对这部'美妙的杰作'作了富有成效的介绍,可读性强。” ——《华盛顿邮报》副刊《图书世界》 “强力推荐……本书是关于美国制宪会议迄今为止较好的历史畅销书。……现代读者会发现作者对美国宪法的评述非常有意思,为美国许多开国元勋塑造了全新的形象。” ——《图书馆杂志》 “叙述大胆明快……会吸引一大批读者。” ——《纽约时报书评》 “对那段历史的叙述很翔实,很像戏剧《1776》,把旧油画中的人物形象描述得绘声绘色。” ——《费城问询报》 “本书对那群才华横溢、聪颖过人的年轻人作了引人入胜的研究,虽然他们各有缺点和偏见,而且性情各异,但在1787年费城那个漫长炎热的夏季,起草了美国宪法,成功地创造了历史。” ——《巴尔的摩日报》 “一本具有良好精神、清晰明了、充满活力的书。” ——《圣路易斯邮报》 “条理清晰,生动活泼,是关于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有吸引力的畅销书。” ——《克利夫兰诚报》 “读者会像看一本精彩的小说那样不停地翻页……相当不错,它提醒我们,在我们国家由来的故事中,虽不能说有英雄的因素,至少有人的因素。” ——弗吉尼亚纽波特纽斯《每日新闻》 “很棒的作品。” ——弗吉尼亚里士满《新闻媒体》 “该书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宪法制定过程……从头至尾抓住了读者的心,读起来像一本小说,深入事件的本质,毫不拖沓。” ——《南本德论坛报》 “写得好!” ——《查塔努加时报》 “宪法诞生的故事引人入胜,可读性强……对制宪先贤及其作为见解深刻。” ——《里士满时讯报》

内容简介

  本书考证翔实,讲述的是一场持续四个多月的会议,读来却毫不枯燥,显得紧凑有趣。作者使用讲故事的手法,幽默与严谨兼备,让一个个美国制宪人物活现眼前,又穿插了大量趣味十足的史料,引人入胜。读者会发现作者对美国宪法的评述非常有意思,为美国许多开国元勋塑造了全新的形象。

目录

前 言
**部分 “我们处于危急关头
**章 危殆之国
第二章 1787年的美利坚
第三章 詹姆斯·麦迪逊的想法
第四章 不一样的乔治·华盛顿
第五章 麦迪逊设计政府蓝图
第六章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英国模式
第七章 查尔斯·平克尼之谜
第八章 代表、规矩和规则:大会开幕

第二部分 大邦与小邦
第九章 罗杰·谢尔曼和妥协的艺术
第十章 威廉·佩特森发起一场斗争
第十一章 争斗加剧
第十二章 路德·马丁和错失的机会
第十三章 *紧张*危险*激动人心的时刻

第三部分 北方和南方
第十四章 一个新的联盟
第十五章 西部地区
第十六章 又一个权衡

第四部分 权力问题
第十七章 平衡的艺术
第十八章 治疗共和病
第十九章 詹姆斯·威尔逊,民主国家主义者
第二十章 华盛顿的影响
第二十一章 埃尔布里奇·格里反对组建军队
第二十二章 乔治·梅森和公民权利
第二十三章 “*美妙的杰作”

附录一 邦联条例
附录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引文出处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费城抉择:美国制宪会议始末》:  以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乔治·华盛顿为首的国家主义者运筹帷幄,将召开制宪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分成两个阶段进行。**阶段的工作是加速货物的流通,促进各邦间商贸往来。在18世纪80年代的美利坚,陆路通行条件差,货物的运输完全依赖于水路交通。一个人骑马,或者三四个人共乘一辆马车,还可以走走陆路,但是上千桶的烟草、大米、威士忌就只能通过水路运输了,这三样可是美利坚各邦贸易的大宗货物。密西西比河支流众多,如蛛网般密布西部大陆,如果能开凿运河连接各个支流的水路交通,那么交通的便利必定会吸引民众至河流沿岸定居,从而促进当地的贸易繁荣。  乔治·华盛顿对开凿运河一事尤其热心。独立战争之后,华盛顿没有担任任何官方职务,从公众视线中退隐。然而天性使然,华盛顿胸中所谋必是大事。当时华盛顿*感兴趣,或者说沉迷其中的,是如何开凿运河打通阿勒格尼山脉,连接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寻找出海口。华盛顿坚信美利坚的繁荣昌盛将是势之所趋,他在俄亥俄河谷拥有大片土地,而他的弗农山庄,则位于波托马克河畔。在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之间开凿运河,将为华盛顿带来巨大的财富。弗农山庄的访客们总是没完没了地讨论有关运河的问题,华盛顿对此感到非常厌烦。他曾经一个人划着独木舟穿越湍流,实地勘察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之间的河流情况,寻找可以为其所用的河道。  马里兰和弗吉尼亚情况相似,都位于波托马克河畔,开凿运河的大事必须将其考虑在内。1785年3月,两邦的专员们在亚历山大市(Alexandria)会面,讨论波托马克河的相关事宜。华盛顿并不是弗吉尼亚派出的专员,但他对开凿运河的事甚是热忱,再加上亚历山大离弗农山庄并不太远,于是华盛顿*后决定邀请专员们到弗农山庄来开会。弗农山庄可比亚历山大简陋的小旅馆舒适自在得多,与会专员们都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由此,该次会议被称为“弗农山庄会议”。与会专员们在会上讨论了运河通行费与捕鱼权的问题,然后将讨论结果报告给各自的议会。  事有凑巧,当时弗吉尼亚议会下属运河事务专门委员会的主席正是詹姆斯·麦迪逊。在讨论运河事务的过程中,有人建议每年定期召开会议统一处理商贸事务。思维超前的麦迪逊从这一提议中得到启发,看到了对国家主义者的大业极为有利的机会。在与华盛顿进行商讨后,麦迪逊返回弗吉尼亚议会提出议案,迫切要求邦联议会行使权力,规范美利坚各地的商业行为。各邦议会,对于邦联议会的权力都心存嫉妒。邦联议会*终形成的决定是召集各邦开会,就商务问题提出建议。“这一举措”,欧文·布兰特在书中写道:“是促成宪法起草的关键步骤。”  制宪会议前期准备工作的第二个阶段,是1786年9月在马里兰首府安纳波利斯(Annapolis)召开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美利坚的商贸问题,各邦都收到了出席会议的邀请函。但是各邦是否会派代表出席,出席的代表会形成什么样的意见,还都是未知数。为此,麦迪逊写道:“虽然召开这样一次会议是我的心愿,但是我却对会议的结果不抱希望,*多不过是商贸方面的革新。”  麦迪逊参加了会议,而华盛顿则没来,显然感觉此次会议将一事无成,不愿自己名声受损。9月4日,麦迪逊抵达安纳波利斯,在他之前有两位代表已经抵达,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人随后抵会。到*后,只有弗吉尼亚、特拉华和新泽西3个邦与会代表达到法定人数,有7个邦根本没派代表参加。  为何各邦都不愿派代表参加会议?各邦所陈理由不一,但背后的原因却显而易见——不愿失去对各邦事务的掌控权。谁知道安纳波利斯会议会形成什么决定?还是不参加比较放心。  ……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科利尔,美国历史学家,康涅狄格大学美国史教授,耶鲁大学、纽约大学访问教授,曾获普利策奖提名。他著有多部关于美国早期历史的书,包括《罗杰·谢尔曼时的康涅狄格:美国佬的政治和美国革命》。    詹姆斯·林肯·科利尔,历史和传记类作家。他在社会科学方面著述颇丰,对美国学校制度深有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