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培文·历史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培文·历史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1星价 ¥49.6 (6.2折)
2星价¥49.6 定价¥80.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11479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26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301311479 ; 978-7-301-31147-9

本书特色

(1)比《巴比伦柏林》更真实!一部包罗万象的魏玛共和国通史,再现1918—1933年德国风云激荡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史。 (2)魏玛共和国不只是第三帝国的前夜。以全球史视角,剖析这一时期相互纠缠的内政外交,并重新评价魏玛文化丰富的全球性遗产。 (3)刻画日常生活变迁,描摹不同阶层对时代变革的真实感受,既关注退伍士兵、失业工人、中产阶级、新女性,也展现社会改革者、天才艺术家、知识分子的大胆探索和跌宕经历。 (4)《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推荐图书,《金融时报》年度好书之一。霍布斯鲍姆等多位知名学者赞誉推荐,已有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典语、波兰语等多个语言版本。 (5)精选70幅图片(含16页彩插),囊括竞选海报、绘画、建筑、电影等,呈现魏玛时代政治经济危机与先锋艺术文化之间的碰撞。

内容简介

前承一战战败,后启第三帝国,魏玛共和国经历了14年动荡不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无法摆脱战争赔款重担,经济危机不断,社会矛盾重重,政治四分五裂,很优选端右翼崛起,民主共和国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和妇女选举权得到确立,大众消费兴起,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众多德国人沉湎于柏林式五光十色、充满刺激的现代化都市生活。 在本书中,韦茨引领读者在魏玛时代的柏林漫步,辗转于咖啡馆、夜总会、电影院、百货商场和公共住宅,观察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我们也将邂逅各领域的杰出人物,与小说家托马斯·曼、建筑师埃里克·门德尔松、评论家克拉考尔、哲学家海德格尔等同行,见证那些伟大作品的诞生,聆听他们对现代性的反思。 纳粹崛起后,众多艺术家和学者流亡海外,将锐意创新与反思的魏玛精神播撒至全世界。时至今日,在日本、土耳其、美国,于建筑、电影、思想中,我们仍能看到魏玛遗产闪耀的光芒。韦茨强调,我们不应总是从历时12年的第三帝国出发,将魏玛共和国简单视为纳粹时代的前奏和一个过渡时期,而应该从优选视角出发,重新评估其历史成就和丰富遗产。

目录

魏玛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版序言 i
前 言 ix
第1章 不利的开局 1
第2章 漫步城市 37
第3章 政治世界 81
第4章 动荡的经济和焦虑的社会 131
第5章 建设一个新的德国 173
第6章 声音和图像 215
第7章 文化和大众社会 263
第8章 身体和性爱 315
第9章 右翼的革命和反革命 351
第10章 魏玛遗产:一个全球视角 383
结 语 427
注 释 435
书目说明 467
致 谢 475
索 引 477
展开全部

节选

很奇怪,没过多久,我们就通过了政府办公区,穿过优雅的街道和商店,来到柏林大教堂和博物馆岛(Museum Island)——岛上有令人惊叹的古代建筑,还有其他珍贵的高雅艺术品——*后就到了具有浓厚犹太风格的谷仓区(Scheunenviertel)。犹太人在此定居,可以追溯到 17 世纪,当时的普鲁士公爵、大选帝侯(Great Elector)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向被奥地利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驱逐出境的 50个犹太人家庭提供了避难所。尽管需要缴纳特别的税收,活动也受到限制,但这些犹太人还是兴旺发达起来。从 19世纪中期开始,大批东欧的犹太人在谷仓区定居下来,挤满了这里的廉租公寓和街道。拥挤的人群和流行的意第绪语(Yiddish)使谷仓区有了鲜明的东欧风情。然而,德国犹太人在这里定居的时间更长。改革派和正统派犹太人在街头擦肩而过,东欧小贩与西装革履的商人和店主在拥挤的人群中彼此推搡着。此外,还有毛贼、妓女、赌徒和拉皮条的男人,他们从附近的亚历山大广场涌入谷仓区。对此,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同名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Berlin Alexanderplatz)做了精彩的刻画。从这两个地方,我们轻易就能看出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库尔特·魏尔创作的《三分钱歌剧》中的场景,其中混杂了乞丐、娼妓、老兵、警 察和堕落的资本家等各色人物。 从亚历山大广场走不了多远,就来到一个街区,“那里的污垢和油彩与其说掩盖了黎凡特(Levantine)工人阶级的身份,还不如说是一种彰显”。对约瑟夫·罗特这位伟大的记者和小说家来说,这似乎有些奇怪。没有任何过渡,“你发现自己突然落入一个陌生凄惨的贫民世界,这里拉货的马车轰轰驶过,汽车则是个稀罕物了”。罗特描写了这样一个非常热闹的街区,波兰儿童在街上戏耍,大人们匆匆奔走做买卖,那些衣冠楚楚、走在雅致的选帝侯路堤上都无格格不入感的先生,在这里有时会迎面撞上头戴绒帽、留着大胡子的东欧犹太人。各种各样的买卖都能在这儿达成,也许合法,也许不合法。而与此同时,旁边的角落里,一个虔诚的犹太人正在祷告。混在他们当中的,还有那些难民,那些为了逃离大屠杀,从东欧各地来到这里的犹太人。很多人打算由此继续出发,去往美国、荷兰,或巴勒斯坦。有些是从俄国的战俘营直接过来的。 在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跨越千年的悲伤。那里也有女人,她们把孩子驮在后背上,就像一捆捆脏衣服。其他孩子凭着扭曲的双腿,在这个松散摇晃的世界里四处摸爬着,啃着干硬的面包皮……[难民中]只有少数是健康的年轻人……他们寄居的屋舍散发出脏衣服和泡菜的味道,还有很多人挤在一起的气味。人的身体都相互蜷缩在一起,如同火车站月台上的行李……这些人中,有个奇怪的人,他是有智慧有进取心的。他将去往纽约,在那里发家致富。 在谷仓区,犹太人聚居地的街道名听着都有些奇怪。这里曾经有普鲁士人行刑的绞架,还是普鲁士陆军马厩的所在地。在名为“龙骑兵街”(Dragonerstraße)和“ 步兵街”(Grenadierstraße)的街道两边, 男人们留着旧式的胡子,耳边垂着发辫,成群结队地缓步而行;屠夫家黑头发的女儿们迈着轻盈的步子,操着意第绪语,沿着街道走过去,又折回来。店铺和啤酒馆的墙上写着希伯来语的铭文。这些街道依然是属于自己的世界,某种属于永恒局外人的家园。这种状况的改变要等到东边新一波的人来到这里,把这些老居民(old-timers)从这里挤走。老居民们不消多久,就很好地适应了柏林的生活,心里也有了诱人的念头——搬到城市西边去。搬迁之后,他们就会尽力放弃那些与众不同的明显标记。那是一种耻辱,因为比起后来在证券交易所西装笔挺的派头,他们在谷仓区四处游荡的样子要中看得多。 谷仓区的中心是奥拉宁堡大街(Oranienburger Straße)上的新犹太会堂(New Synagogue)。如果我们愿意坐一次通勤火车,会堂的穹顶和尖塔从几公里外就能看见——对柏林的很多反犹分子来说,这是一种视觉冒犯(图 2.5)。这座犹太会堂建成于 1866 年,能容纳 3000 名信徒,正是柏林犹太人兴旺、自信的象征。同时,摩尔人(Moorish) 风格的穹顶和两个尖塔使人回想起犹太人在中东的根基,以及他们在西班牙度过的黄金时代;而那富丽堂皇的管风琴象征着犹太教改革派试图驾驭两个世界——传统犹太教世界和德国基督教社会——以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我们走过一所犹太人的男校——学校里有著名启蒙时代哲学家、该校创办者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的半身雕像,以纪念他的功绩—— 一所历史短一些的犹太人女校、旧的犹太人墓地、犹太人医院和犹太人养老院。犹太教科学研究学院(Hochschule für die Wissenschaft des Judentums)是犹太教改革派的思想中心,很多德国-犹太文化的杰出人物——包括马丁·布伯(Martin Buber)、格尔肖姆·朔勒姆和利奥·拜克(Leo Baeck)拉比——都在这里接受过训练,至少听过讲座。同奥拉宁堡大街上的新犹太会堂一样,这所学院也是犹太人的灯塔,象征着 19 世纪晚期和 20 世纪早期他们在德国的全盛时代。20 世纪 20 年代,反犹主义抬头,一些犹太人组建了准军事防御组织。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德国的犹太人物质生活富足,社区生活不断丰富。一些犹太知识分子促成了犹太知识的复兴,另一些在魏玛时期立于艺术和思想变革的潮头,还有一些则游走斡旋于两个世界之间——一边是独特的犹太世界,一边是德国和欧洲的世俗世界。

作者简介

埃里克·韦茨(Eric D. Weitz),美国历史学家,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和研究生中心历史学杰出教授。曾任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主任、德国与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德国与欧洲史、种族大屠杀等。著有《种族灭绝的世纪》等书。 姚峰,江苏仪征人,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外国文学与西方思想史。 聂品格,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