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做爸妈就对了这样做爸妈就对了:读懂孩子的心,陪伴0-6岁孩子成长

这样做爸妈就对了这样做爸妈就对了:读懂孩子的心,陪伴0-6岁孩子成长

1星价 ¥28.4 (5.8折)
2星价¥28.4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3717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122371744 ; 978-7-122-37174-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0~6岁孩子家长,心理专业人士阅读。本书主题明确,逻辑清晰,从几个维度对0~6岁孩子的家庭教育进行了阐述:既包括养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把握的关键核心点,也分章详述了常见的教育问题及父母的应对方法,如父母如何与0~6岁的孩子说规矩、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等,所有的章节都很有代表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地帮助父母解决育儿过程中的困扰。

内容简介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在用一生治愈童年。”童年时期良好的生长背景、有爱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和谐的夫妻关系,对孩子是否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应对处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有着很好重要的意义。0~6岁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无法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大部分日常生活都依赖父母才能完成。0~6岁也是孩子的成长敏感期,情感比有自控能力的成年人更加脆弱、敏感。好的父母会适时利用好这个阶段,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春风化雨般的耐心引导,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很初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培养出健康、乐观的性格以及足够坚强、勇敢的品质。 本书编者为中华医学会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从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询临床工作,对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着丰富的经验。本书内容结合心理门诊遇到的儿童典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了0~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精神需求,指导父母该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式去有原则地关心和爱护孩子。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家长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找到正确的方式,去热爱自己的孩子,陪伴孩子度过一个美好的童年。

目录

**章 读懂孩子的心,了解0~6岁儿童的心理特点
1.绝对依赖期(0~6个月):需要母亲全身心的关爱  // 002
2.相对依赖期(6个月~1岁):建立信任感的关键期  // 006
3.相对独立期(1~3岁):“实践”与“依赖”相互切换  // 009
4.**反抗期(2~3岁):“小天使”变身“小恶魔”  // 013
5.俄狄浦斯期(3~6岁):“性”意识开始启蒙  // 016
6. 0~6岁是孩子性格底色的决定期  // 020

第二章 教育孩子之前,先反思自己的受教育模式
1.家庭教育模式会“遗传”  // 025
2.回望儿时经历与受教育模式  // 028
3.理性地反思,直面自己的感受  // 031
4.换个角度看待自己的父母  // 034
5.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 037
6.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  // 040

第三章 陪伴孩子长大,一些基础的育儿观念要净化
1.养育孩子的两个核心观念  // 044
2.父母“好”,孩子才“好”  // 047
3.照顾得太多是控制,照顾得太少是忽视  // 050
4.没有“溺爱”,只有方法不正确的爱  // 053
5.孩子需要高质量的陪伴  // 056
6.不做与孩子需求“背道而驰”的父母  // 059
7.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平等对待  // 062
8.过度补偿要不得  // 065

第四章 在爱与宽容的条件下,和孩子说规矩
1.让孩子感到无条件被爱  // 069
2.控制与放纵,都不是好选择  // 072
3.像尊重朋友一样尊重孩子  // 075
4.理解不是赞同  // 078
5.定五条规矩  // 081
6.父母是孩子践行规矩的榜样  // 084

第五章 化解愤怒和焦虑,建立理想的亲子关系
1.良好的夫妻关系是理想亲子关系的基础  // 088
2.做一个情绪稳定、不焦虑的家长  // 091
3.用一颗等待的心来化解愤怒  // 095
4.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孩子  // 098
5.言行不一会失去孩子的信任  // 101
6.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  // 104
7.与0~6岁孩子交流的方法  // 107
8.“万能”的亲子游戏  // 111

第六章 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综合能力的发展
1.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 115
2.为什么孩子总记不住  // 118
3.孩子害怕上学怎么办  // 121
4.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储备孩子的潜能  // 124
5.“玩”出身心安顿的孩子  // 127
6.理性看待孩子的社交能力  // 130
7.被误读的抗挫折能力  // 134
8.亲子共读,每位父母的必修课  // 137
9.不可忽视的安全教育  // 140
10.正确面对校园欺凌  // 143

第七章 重视早期养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
1.了解孩子的“独特气质”  // 147
2.不爱说话的孩子,警惕选择性缄默症  // 150
3.正确认识多动症  // 153
4.容易被忽视的自闭症  // 157
5.爱“吃”手的心理密码  // 160
6.标准不一的“分房睡”  // 164
7.教会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  // 167
8.留守儿童需要更多关爱  // 170

第八章 成长是*好的礼物,陪孩子走好幼儿园那三年
1.如何选择幼儿园  // 174
2.如何面对孩子初入园的“分离焦虑”  // 178
3.寄宿幼儿园的利与弊  // 182
4.不要做个旁观者,主动和老师“家园共育”  // 186
5.告诉孩子如何融入集体  // 189
6.父母这么做,孩子会更喜欢老师  // 192
7. 0~6岁孩子的“性”萌芽  // 195
8.做好上一年级的准备  // 198

附 录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孕婴幼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介绍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华清,北京回龙观医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心理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