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909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6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60890937 ; 978-7-5608-9093-7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城市高密度地区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现象也愈加严峻。轨道交通的加速发展缓解了城市交通运能不足的主要矛盾,但由于我国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在追求线网规模的同时并未对站域整体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开发潜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实现。本书针对目前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了研究问题:如何建立轨交站域多样化交通可达性与空间使用的协同模型,在研究、分析、解释该问题的基础上,为轨交站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量化的决策支持。
目录
序
自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现实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以行为活动为表征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2.1.1 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研究内容
2.1.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中的若干倾向
2.2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
2.2.1 城市空间形态度量方法的时间演进
2.2.2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的代表性工具及方法
2.2.3 城市空间形态度量工具的工作原理
2.3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在人流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2.3.1 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出行方式
2.3.2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流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数据准备及度量方法构建
3.1 样本案例的选取及概况介绍
3.1.1 案例选择
3.1.2 案例概况
3.2 站区人流活动的调查内容及方法
3.2.1 数据采集内容
3.2.2 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3.3 站区空间形态的度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度量方法
3.3.1 站区空间形态的四个基本调查维度
3.3.2 站区空间形态的度量分析方法
3.3.3 站区空间形态的度量指标体系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础数据度量结果及特征分析
4.1 轨道交通站区人流活动的特征分析
4.1.1 线路总客流量与站均客流量的基本特征
4.1.2 站点客流量的基本特征
4.1.3 站区通行人流的基本特征
4.1.4 站区(主要公共空间)驻留人流的基本特征
4.1.5 街道人流分布的基本特征
4。2基于站区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2.1 站区与周边路网的空间构形特征
4.2.2 站区空间组成的基本特征
4.2.3 站区功能构成的基本特征
4.2.4 站区公交设施的基本特征
4.3 基于街道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3.1 站区步行路网的空间构形特征
4.3.2 街道空间组成的基本特征
4.3.3 街道功能构成的基本特征
4.3.4 街道公交设施分布的基本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轨道交通站区人流活动的综合影响分析——以站区为基本分析单元
5.1 研究方法概述
5.2 站点客流量的综合影响分析
5.2.1 站点客流量的单项影响指标
5.2.2 站点客流量的综合影响因子提取
5.2.3 站点客流量的综合影响模型构建
5.3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分析
5.3.1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单项影响指标
5.3.2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因子提取
5.3.3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模型构建
5.4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分析
5.4.1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单项影响指标
5.4.2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因子提取
5.4.3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模型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的综合影响分析——以街道为基本分析
单元
6.1 模型构建方法概述
6.2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
6.2.1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路网构形因素
6.2.2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空间组成因素
6.2.3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功能构成因素
6.2.4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公交设施因素
6.3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的综合影响模型
6.3.1 模型构建
6.3.2 模型检验
6.3.3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6.3.4 模型的解释作用
6.4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综合影响模型的实际应用
6.4.1 综合影响模型的应用型转化
6.4.2 综合影响模型的可视化表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空间形态对站区人流活动的影响
7.1.2 空间形态对街道人流分布的影响
7.2 研究主要贡献
7.2.1 系统性梳理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脉络与度量工具
7.2.2 建立站区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的多维度框架
7.2.3 构建站区人流活动的综合影响模型
7.2.4 创建快速预判街道活力的应用工具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7.3.1 样本类型及数量进一步扩大
7.3.2 数据采集方法进一步更新
7.3.3 交通路网类型进一步拓展
附录A 10样本站区人流活动调查数据
附录B 10样本站区空间形态调查数据
附录C 3样本站区空间形态指标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附录D 10样本站点客流量的空间形态影响因子分析
附录E 10样本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空间形态影响因子分析
附录F 10样本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空间形态影响因子分析
附录G 3样本站区逻辑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
附录H 3样本站区人流分布综合影响模型的参数估计分析结果
致谢
参考文献
彩图汇总
自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现实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概述
2.1 以行为活动为表征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2.1.1 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研究内容
2.1.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中的若干倾向
2.2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
2.2.1 城市空间形态度量方法的时间演进
2.2.2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的代表性工具及方法
2.2.3 城市空间形态度量工具的工作原理
2.3 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在人流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2.3.1 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出行方式
2.3.2 城市空间形态与人流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数据准备及度量方法构建
3.1 样本案例的选取及概况介绍
3.1.1 案例选择
3.1.2 案例概况
3.2 站区人流活动的调查内容及方法
3.2.1 数据采集内容
3.2.2 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3.3 站区空间形态的度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度量方法
3.3.1 站区空间形态的四个基本调查维度
3.3.2 站区空间形态的度量分析方法
3.3.3 站区空间形态的度量指标体系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础数据度量结果及特征分析
4.1 轨道交通站区人流活动的特征分析
4.1.1 线路总客流量与站均客流量的基本特征
4.1.2 站点客流量的基本特征
4.1.3 站区通行人流的基本特征
4.1.4 站区(主要公共空间)驻留人流的基本特征
4.1.5 街道人流分布的基本特征
4。2基于站区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2.1 站区与周边路网的空间构形特征
4.2.2 站区空间组成的基本特征
4.2.3 站区功能构成的基本特征
4.2.4 站区公交设施的基本特征
4.3 基于街道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4.3.1 站区步行路网的空间构形特征
4.3.2 街道空间组成的基本特征
4.3.3 街道功能构成的基本特征
4.3.4 街道公交设施分布的基本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轨道交通站区人流活动的综合影响分析——以站区为基本分析单元
5.1 研究方法概述
5.2 站点客流量的综合影响分析
5.2.1 站点客流量的单项影响指标
5.2.2 站点客流量的综合影响因子提取
5.2.3 站点客流量的综合影响模型构建
5.3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分析
5.3.1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单项影响指标
5.3.2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因子提取
5.3.3 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模型构建
5.4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分析
5.4.1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单项影响指标
5.4.2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因子提取
5.4.3 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综合影响模型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的综合影响分析——以街道为基本分析
单元
6.1 模型构建方法概述
6.2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
6.2.1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路网构形因素
6.2.2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空间组成因素
6.2.3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功能构成因素
6.2.4 影响街道人流分布的公交设施因素
6.3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的综合影响模型
6.3.1 模型构建
6.3.2 模型检验
6.3.3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6.3.4 模型的解释作用
6.4 轨道交通站区街道人流分布综合影响模型的实际应用
6.4.1 综合影响模型的应用型转化
6.4.2 综合影响模型的可视化表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1.1 空间形态对站区人流活动的影响
7.1.2 空间形态对街道人流分布的影响
7.2 研究主要贡献
7.2.1 系统性梳理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方法的发展脉络与度量工具
7.2.2 建立站区空间形态定量分析的多维度框架
7.2.3 构建站区人流活动的综合影响模型
7.2.4 创建快速预判街道活力的应用工具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7.3.1 样本类型及数量进一步扩大
7.3.2 数据采集方法进一步更新
7.3.3 交通路网类型进一步拓展
附录A 10样本站区人流活动调查数据
附录B 10样本站区空间形态调查数据
附录C 3样本站区空间形态指标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附录D 10样本站点客流量的空间形态影响因子分析
附录E 10样本站区通行人流密度的空间形态影响因子分析
附录F 10样本站区驻留人流密度的空间形态影响因子分析
附录G 3样本站区逻辑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
附录H 3样本站区人流分布综合影响模型的参数估计分析结果
致谢
参考文献
彩图汇总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庄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与方法。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6.1¥72.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20.9¥58.0 -
嗨印刷工艺(Vol1烫印)(精)
¥147.4¥268.0 -
西门子S7-1200 PLC项目化教程
¥39.4¥54.0 -
装配化工字组合梁设计
¥88.0¥160.0 -
高聚物粘结及其性能
¥34.8¥120.0 -
汽车风云人物
¥13.5¥50.0 -
品牌鞋靴产品策划-从创意到产品
¥26.5¥42.0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手册-(含光盘)
¥61.6¥78.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16.4¥39.0 -
长江航运文化
¥21.2¥46.0 -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概率损伤容限评估概述
¥67.8¥88.0 -
天才武器
¥42.0¥60.0 -
中国再制造进展
¥88.5¥118.0 -
中国烹饪工艺学粤菜教程
¥48.4¥59.8 -
蓝色水星球 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
¥60.7¥88.0 -
面对盖娅:新气候制度八讲
¥69.0¥92.0 -
机械制图
¥37.4¥68.0 -
服饰造型讲座:4:外套·背心
¥37.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