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乐律学

中国传统乐律学

1星价 ¥68.8 (7.8折)
2星价¥68.8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30598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9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103059838 ; 978-7-103-05983-8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乐律学学科方法体系的建立,各种律制的形成、历史发展及现代研究等论述,全方位展示中国乐律学悠久的历史传承以及为世界律学宝库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

内容简介

中国自古重视乐律学的研究,如生律法的自然依据,包括谐音列所含的自然音程及五度相生律、纯律、平均律、七分七倍生律、十一倍生律、十三分生律等,而历代相传的正史书志中也一直延续律历志的写作传统,对乐律制度有相当篇幅的记载。本书作者为乐律学研究领域专家,所著对构建中国传统乐律学的历史话语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内容涉及学科定义、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理论律学的基本概念及方法,生律法的自然依据,以及对中国传统乐律学研究历史发展的全面回顾,充分展示出中国乐律学发展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及其对世界律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目录

绪论
一、学科定义
二、研究对象和范围
**章 理论律学的方法
**节 理论律学的基本概念
一、音程系数(intervallic coefficient)
二、音程值(intervallic value)
三、相对波长(relative wavelength)与相对音高
(relative pitch height)
四、跃迁算子(transition operator)与跃程值
(transitional intervallic value)
第二节 与音律相关之长度的正反合认识历程
一、长度比值(length rate)
二、频率比值(frequency rate)
三、周期比值(vibration period rate)
第三节 真数与对数两个领域里的沟通对应
一、以不同文化圈所用的音程值单位来表述从相对波长到
相对音高的推算过程
二、运算实例分析
第二章 生律法的自然依据
**节 谐音列所含的自然音程
一、谐音列(harmonic tone series)的意义
二、谐音号数与各音的比例当数一致
三、真数换算成对数的基本数据表
第二节 各种律制概述
一、五度相生律(system of tuning in perfect fifths 或
pythagorean intonation)
二、纯律(just intonation)——三度、六度生律法
三、平均律
四、其他各种生律法
第三章 乐律学研究历史的回顾与发展
**节 中国*早的乐律学实践与记载
一、《管子·地员》——三分损益法的*早记录
二、曾侯乙编钟铭文
三、《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十二律相生而出的*早记录
第二节 乐律学理论的纵深发展
一、《淮南子》律数——自然数的开拓
二、《史记·律书·生钟分》智慧的表述体系
三、京房六十律的理论价值及其他
四、钱乐之三百六十律
第三节 应用律学的杰出成果——荀勖笛律
一、荀勖管口校正数的计算方法
二、荀勖十二笛及开孔数据
三、荀勖笛律留下的难题
第四章 新律的探索
**节 何承天新律
第二节 刘焯律的内容及其学理错误
第三节 王朴新律
第四节 蔡元定十八律
第五章 琴律学
**节 琴上十三徽的乐律学内涵
一、安徽法
二、十三徽的乐律学规定
第二节 文献中记载的定弦法
一、朱熹所传的两种定弦法
二、《五知斋琴谱》中记载的定弦法
三、《琴学人门》中记载的定弦法
四、琴五调的定弦方法
第三节 暗徽的设置
一、纯律规范的徽外音
二、《琴统·十则》中明徽、暗徽及三分损益律的徽外音
三、十分法的徽分
第四节 具有多维生律因素的琴律
一、朱熹《琴律说》
二、《琴书大全》中留下的详细数据
三、《琴书大全》中琴五调的乐律学表达
四、琴学文献中体现出的琴律实践
五、乐器机制带来的琴律实践多样性
第六章 十二平均律的划时代研究
**节 朱载堉——*早创立十二平均律
第二节 西蒙·斯台文对十二平均律的研究
第三节 斯台文与朱载堉的比较
第七章 中国近现代乐律学研究状况
**节 20世纪上半叶的乐律学研究
一、在乐律学研究中引进欧洲的声学、数学方法
二、对东、西方律制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节 20世纪下半叶的乐律学研究
一、琴律研究
二、对曾侯乙编钟铭文的乐律学内涵之研究
三、琴律研究方法体系化
四、有关笛律的研究
五、朱载堉异径管律研究
六、有关中立音的研究
第三节 *后的话:学科发展的未来走向
参考资料
附录一:古琴各弦徽位音律表
附录二:古琴各弦徽间音位按音登记表
附录三:对钱乐之三百六十律的清理及补正
一、三分损益相生359次得三百六十律(钱乐之三百六十律)
二、三倍反生法(三倍)得反向三百零六律
三、十二律统领12个生律群
附录四:音分和频率对照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玫,文学博士,**位音乐学博士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音乐形态学、音乐史学、音乐文献学。RIdIM(Association 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Iconographie Musicale) 创办的不定期学术刊物Studies in Music, Dance, and Theatre Iconography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民族音乐学、乐律学和音乐图像学。主要学术成果:《“中立音”音律现象研究》(专著,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专著,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材二等奖)、《中国传统律学》(专著,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二等奖)、《传统音乐轨范探索》(论文集)、《音乐之河——图说中外音乐史》(专著)、《西北高原汉族音乐文化区(色彩区)系统化综合研究》(研究报告,全国艺术学科“十五”规划国家年度课题,已结项,审核为优秀)、《“燕乐二十八调”文献通考》(专著,2020年获得首届“杨荫浏学术提名”奖)、《戴长庚〈律话〉校注及研究》(专著)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