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养浩:文宗名臣铸风骨

张养浩:文宗名臣铸风骨

1星价 ¥23.7 (4.3折)
2星价¥23.1 定价¥5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84045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68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48840459 ; 978-7-5488-4045-9

本书特色

“济南故事”系列丛书从多层面多角度挖掘、整理和诠释济南风景名胜、人文历史。本套书向世人娓娓道来一个不一样的济南。本书是其中一册,讲述了云庄主人——张养浩的故事。翻开它,我们走进历史;合上它,我们可见未来。

内容简介

未及弱冠便以文章名满天下;入仕不满30年就从小小学官升至朝廷大员,参决军国重事。这份“人生简历”实在是熠熠生辉!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并不是幻想小说的主角,而是一位确确实实在济南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元代名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很多人都是从这一句散曲才开始知道他的。这样一位身负“主角光环”的人,却在知天命之年频频拒官,其中又有什么内情呢? 七聘堂主、云庄主人——张养浩,邀请你来居官为政、饮茶赋诗。

目录

**章 年少勤学才名显
第二章 大都求仕为政勤
第三章 主政堂邑惠民生
第四章 直言敢谏真诤臣
第五章 主持科举揽人才
第六章 以诚交友相唱和
第七章 诗文徜徉云庄居
第八章 邀朋携友济南游
第九章 七聘不出传美名
第十章 关中赈灾卒任上
第十一章 《为政忠告》历世传
展开全部

节选

张养浩,字希孟,别号顺庵,晚号云庄老人,或自称齐东野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大寒食,卒于天历二年(1329)。历经元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诸朝,生活于元王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太古淳风叫不还,荒祠每过为愁颜。 苍生有感歌谣外,黄屋无心揖让间。 一井尚存当日水,九嶷空忆旧时山。 能令子孝师千古,瞽叟元来不是顽。 这是张养浩17岁游济南千佛山时,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伤今怀古的诗——《过舜祠》。它是张养浩传世著述中的首篇作品。 大舜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开拓者之一,是传说中中国三皇五帝时代德高望重的一位圣王,有着尚贤、崇孝、重民、以天下为公的高尚品格,其治家之孝与治国之德为后人所敬仰。孟子说舜是“东夷之人”,出生于“诸冯”(今人考证此地就是今山东诸城市)。舜的母亲生下他以后去世了,父亲瞽叟娶了继室,生了次子象。继母在舜的父亲面前百般挑唆,并想方设法谋害舜。舜却坚守孝道,对父母孝顺、对异母兄妹友爱如故,表现出高尚的品格,被称誉为“孝之始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开创者。济南是大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一片舜曾经耕稼过的土地。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历山即今济南千佛山。后人在千佛山上为舜立祠,世世以此为纪念。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济水注》中记载:“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后来人们将千佛山上的舜祠,移建到了山下的舜井旁边,香火独盛,历久不衰。而舜祠、舜井坐落的南北向街道从此也被称为“舜井街”。济南更有了“舜城”的雅号。 在《过舜祠》这首诗中,张养浩赞扬了大舜千古不朽的历史功绩,抒发出对“太古淳风”的向往之情。通过“一井尚存”和“空忆旧时山”描述宋元嬗代与战乱后舜祠的荒芜,感慨古今之变。诗中虽无一字谈及“伤今”,但是令 “苍生有感”的“伤今”之意深寓诗中。尤其是推翻了“瞽叟害舜”的传统说法,把瞽叟的所作所为释读为对舜的教育与磨练,表现出较高的创作意境和写作技巧。 积学善文名满乡里 元代学者李士瞻在《滨国张文忠公赞》一文中说,济南“山川孕灵,笃生明贤”。张养浩之所以能取得日后的政望与文名,是因为深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济南文化的熏陶,同时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家庭、学校的培养与教育。张养浩出身于济南历城一个并非“阀阅世家”但较富裕的农民家庭。宋元王朝更迭之际,其祖父张山带全家由章丘崖镇(今章丘相公庄)迁至历城县以北、小清河以南的五柳闸(位于今济南柳云社区)定居。因为家庭人口多、开销大,张养浩的父亲张郁从十六七岁起,便协助张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张郁在农忙季节,以农业生产为主,耕种锄割,经理农田;在农闲季节,则兼营商业,从事贩运买卖,经常往来于京师与江淮之间。一家人一起操持家业,家境很快得到改善,于是又陆续购置土地500余亩,成为闻名远近的富裕殷实之户。 张养浩出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元世祖忽必烈取《易经》**卦中“大哉乾元”,改国号为“大元”,由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东北的开平城)迁都燕京(今北京),称之为“大都”。同时,元世祖继续推进统一全国的大业,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办法,实行重视农业的政策,采用“汉法”尊儒崇学等措施,开启“一代之治”新格局。张养浩就是在这一历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张养浩的父亲张郁在元王朝推行“尊儒崇学”的治国之略、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的历史背景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让子孙走读书之路,并十分重视张养浩的学业。 张养浩自幼在家人辅导下读书习字。后来,他进入私塾学习,更是勤学苦读,异常勤奋。《元史·张养浩传》记载,由于张养浩“读书不辍”,每天从早读到晚,父母虽对他寄托了很大期望,却也担心他过于用功损害身体,因而又限制他的读书时间。于是张养浩白天就独处一室默默地读,到了夜晚则关上房门,点上油灯,偷偷地读。张养浩的祖父对他疼爱有加,却也担心张养浩不分白天黑夜读书的习惯会使身体吃不消,就告诫他读书要循序渐进,张弛有度,不能一刻不停地连续学。因此,到了晚上,祖父就会把张养浩屋里的灯拿走,不允许他掌灯夜读。谁料到张养浩却另外藏了一盏灯,等到祖父、父母就寝后,便拿衣服、床单等把窗户遮起来,继续挑灯夜读。张养浩励志苦读,文采斐然,还获得了“年少而志厉,积学而善文”的良好口碑。P2-5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