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0924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62092421 ; 978-7-5620-9242-1
内容简介
本书将纪录片作为一种研究方式和方法,试图探讨两个问题:一是不同阶段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所发生的变化,并以不同阶段极具代表性的若干部纪录片为例,分析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纪录片是如何通过创作者的镜头展现现实世界、“诉说”真相;二是在影像与民族国家形象建构的框架下,思考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认同、纪录片之于中国民众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贯穿整本书的主题是关于纪录片叙述方式发生的变化。对于纪录片而言,它也始终存在于一个空间之中并随时凸显自己与时代之间的联系。因此,本书采取文本分析以及相应的社会情境分析相结合的做法,同时也可以用三个词来进行概括:文本、文本情境以及创作文本的人。
目录
总序
**章 导论:纪录片中的美学与政治
**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以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1980年代的主体性塑造
第三节 政治性还是艺术性?
一、三波讨论的始末
二、纪录片界的“全盘苏化”
三、关于纪录片的命名
第四节 现代性链条下的主体询唤
一、现代化与西化
二、纪录片中的主体询唤
第五节 研究路径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以国家为名的纪录片生产——体制与理论准备
**节 一个有关起源性的问题
一、纪录片史中的“前三年”
二、延迟的现代性想象
第二节 从革命叙述到现代化叙述
一、革命叙述的消逝
二、以现代化为名的叙述
第三节 影像的理论旅行——政治性与艺术性的对峙
一、重回影像本体
二、游荡的巴赞幽灵与真实再现
第三章 电视时代的纪录片狂欢
**节 电视时代与纪录片的系列化
一、电视纪录片的黄金时代
二、电视纪录片栏目化发展
三、大型纪录片的开端
第二节 荧幕旅行——一种主体性的形成
一、“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
二、美学化的政治
三、影像的全民参与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者与他们的叙事转向
**节 我们和我们的互文年代
一、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二、知识群体的意见平台——《话说运河》的预演
三、两代导演的相遇
第二节 《天安门》与新纪录运动
一、现实与纪实——纪录片中的美学转向
二、作者的位置在哪里?
第五章 结语——纪录片中的叙述转向
一、两种风景
二、复线历史与民间影像
三、追问与反思——独立纪录片的意义
四、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婷,女,1984年3月出生。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讲师、纪录片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纪录片发展史、影视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已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交流发言。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博士后面上资助、上海市教委优青项目等多项课题。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精)莫奈手稿
¥45.3¥138.0 -
艺术教育
¥7.0¥26.0 -
柳公权楷书.玄秘塔
¥3.0¥12.0 -
观众心理美学
¥8.0¥29.8 -
宋苏轼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5.4¥20.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2.0¥58.0 -
绯闻艺术史
¥23.1¥68.0 -
人物造型解剖(九品)
¥11.6¥45.0 -
上下五千年(上中下)
¥44.1¥58.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2¥30.0 -
王翚山水册页选2
¥2.4¥5.2 -
(精)哗众取宠(八品)
¥21.8¥59.0 -
宋黄庭坚徐纯中墓志铭
¥2.3¥7.8 -
宋赵佶秾芳诗五色鹦鹉诗帖-正楷名碑名帖导临
¥2.3¥9.0 -
纸上交响(平装)
¥6.9¥23.0 -
夏天只是西瓜做的一个梦(精)
¥38.8¥69.0 -
草书千字文
¥2.2¥8.6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孟法师碑
¥1.9¥7.6 -
礼乐文化与中国审美形态
¥21.5¥5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