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盛开:吠檀多哲学之应用(第一卷)/瑜伽文库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2012030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84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220120305 ; 978-7-220-12030-5
本书特色
书稿既有哲学宏观深邃的一面,又充分关照日常生活,将艰涩的哲学思考和现实社会、瑜伽修习结合起来,讲解得风趣、幽默,充满哲思。
内容简介
全书分吠檀多的视野、吠檀多用于日常生活、冥想三个主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诠释吠檀多哲学智慧的关键内容,运用吠檀多智慧一元整体的视野分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具体指导瑜伽和冥想的修习。 书中充满生动形象的比喻、风趣幽默的语言,将吠檀多这一历久弥新的印度古老智慧活学活用于日常生活,对于瑜伽修习、认识和指导日常生活都具有一定的帮助。
目录
节选
吠檀多用于日常生活 包容他人 吠檀多是关于自我的教导,是个人内在的探索,人们在其中发现“我”一词的真意指不变的“自我”,那从童年到青年到老年未曾改变,其本质是纯粹的意识,是绝对的满足和爱,从任何感官局限中解脱。为了接纳无限完整的你自己,你需要一个准备吸收该知识的心智。吠檀多之于尚无准备的心智,就像微积分之于正在学习基础数学的人。在吠檀多中,这种准备指:当寻求绝对意义发现时,需要一种与之相对的心智,如果自我是绝对满足的,那么探寻者的心智必须是相对满足的;如果自我是绝对的爱,那么探寻者必定是相对有爱的人,一个乐于接纳人和事物本来面目的人。 为了获得这样的心智,要培养特定价值观和态度,并在了解其重要性的同时,对它们保持清醒。包容他人就是这样一种价值观。事实上,愤怒是由于缺乏包容。如果你期望世界符合你的愿望,那么,是你自己的愿望给你带来了愤怒。包容是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因为他不能违背自己的本性行事,你无权为了迎合自己的需求而期望他变得不同;如果你认为你有权要求他改变,那么,他也有权要求你让他按自己的方式活着。 事实上,只有通过包容他人,让他们做自己,你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相对的自由。在很多方面,每个人都会干涉别人的生活,每个人的行动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通常,你只是从一个小的角度看待事情,你发现那个让你生气的人在你面前若隐若现。事实上,你永远无法摆脱任何人的影响,或宇宙中所有力量。你也不可能在不影响到别人的情况下付诸行动,即使你的言论也会影响到别人。因此,我们的自由需要考虑到我们都是相互关联的这一事实。 即使是斯瓦米也不是自由的。当我待在植物园的时候,有几个人经过,一个人对另一人说“你检查那个新来的人了吗?”人们经常这样评论。我试着不去打扰别人,但似乎我的衣服,一件弃绝者的传统袍子,确实引起他们的反应。我已经做出了一个决定,它肯定会影响到其他人。如果我被别人的评价打扰,那么,我只能得到他们给我的那么多自由。但是,如果我逆转这个过程,如果我给予别人自由,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我是自由的。所以,我不与他们争论。我的自由是我给予他们的自由,容许他们对我有任何看法,即便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 因此,包容人们的真实面目是有益处的。如果有人对你做出评价,请允许他这么做。如果该评价不属实,你通常试图证明你的行为是正确的,并证明他是错的。如果你是客观的,你就会看出他对你的批评是否有道理。如果他出于自我安全考虑,把你击垮,你便给他那个自由,然后,你就自由了。当没有螺母时,螺栓怎么可以拧紧?同样,世界也只能在你允许的范围内打扰你。如果你给予世界在社会规则容许范围内行事的自由,你就不会让世界干扰到你。以这种方式完全改变自己,根据你的价值观,你获得包容、相对持久的满足和自由。 练习包容,你会在心理上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个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瑜伽修行。它不是印象的耗竭(vāsanas),而是对某些现实的理解。回顾那些曾经困扰过你的情况、人和事件,它们不只是记忆,而是反应的残余。反应不是你有意识地去做的事情,你不能有意识地生气,因为生气不是一种行为,而是发生的一种反应,是你无法控制的事情。反应会对你产生极大影响,变成你的心理的部分,它们是个人个性的各个方面。事实上,它们是错误的,因为你缺乏警觉性。记忆本身并不会令人不快,由于挥之不去的反应和情绪,不愉快存在于你的心智中,变成就像真的一样。因此,回忆那些让你痛苦的人和事。或者,也许你因为自己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而感到内疚。在冥想的时候,把它们全部回忆起来,然后将它们都放下。给予耐心,你就能从所有反应的残余中解脱出来。 当你注视着蓝天和星星,或者鸟儿和山脉,你对它们没有抱怨,你是开心的。你看见河床里的石头,它们没做任何事来使你开心;然而你乐于接纳它们本来的样子,因此你是开心的。河流兀自流淌,它不会打扰你。你不期望它涨满成为大河,或流向不同方向。事实上,你找到一个自然环境,因为它们不会激起你看起来不高兴的人,那愤怒、难以取悦的样子。你内心那苛刻的神经不会被它们撞击。你与环境合一,一个宽容的自我,无须世界做任何事情来取悦你。 因此,只有涉及一些事物时,你才是开心的人,你必须在你的内在创造这种契机。当你去到山里,山脉没做什么来取悦你,但是你会发现是你在取悦自己。看看你能够多么愉悦,把那个开心者带至所有让你不高兴的情况和人身上。然后,以看待自然的方式来看待你自己,接纳他人,就像你接纳星星那样。如果你认为你或者他们需要改变,请为改变祈祷,并尽你所能促成改变。但是,首先请接纳他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改变。完全接纳他人,你就自由了,然后你将发现爱,那就是你自己。 你想通过改变他人,获得自由,但事实并非如此。完全接纳他人,你就自由了,然后你将发现爱,那就是你自己。 1985年7月于加拿大多伦多 行动—反应 在有知觉的生命中,只有人类是有自我意识的、未被设计的。他们意识到自己和其环境,自由选择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是人类的“人性”。所有其他生物被他们的本能所束缚;人类也有本能,但是他们不受本能的束缚。事实上,拥有自由意志的人不能依赖本能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而必须根据道德标准审慎选择自己的行为。如果他放任行动任意发生,被本能的冲动或某种条件“机械性”地触发,那就不是在行动,而是在反应。 所有的反应都是偶然的,人类的选择是行动,而不是反应。一旦我采取行动,就没有能力选择反应。我可以选择拍手或不拍手,但是,当我的手掌以一定速度相互接触时,我就无法判断是否发出了噪音,反应亦如此。任何反应都是由规则和环境的总和决定的,一旦一个行动发生了,就会使特定的反应发生。 如果我不能有意识地、有意地选择我的行动,而是任由它们发生,它们将是反应,要么是本能产生的冲动反应,要么是条件反射产生的机械反应。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没有运用那使我成为人类的特殊能力,即基于理性思考的行动选择。 那又怎样?为什么我是否运用这种特殊能力很重要呢?为何我要有意识地选择我的行动呢?让冲动或条件反射来引导我有什么错?我的冲动是正常的,父母、老师、社会对我的教育是好的。这可能是真的。但是,在任何时期,基于冲动或机械行为的生活都会遇到问题。当我的“行动”是真正的反应时,我的心智将会混乱,因为: 经验教训不了我。思想和行为间的冲突将困扰我。痛苦的情绪会累积。心情是我的主人。 当我有意识地、理性地选择我的行动时,我就能从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中获益。经验是我的老师,吃一堑长一智。但是,当我放任我的行动发生时,我并未有意识地从经历中学习。 此外,这些“发生的行动”会导致我的分裂,不论我的条件反射多么有建设性,我的冲动并不总是与我的道德标准一致,导致行为与价值观的冲突。在冲突中采取行动会导致心智分裂,就像《摩诃婆罗多》中的难敌,我将发现自己说: jānāmi dharma. na ca me prav.tti jānāmi adharma. na ca me niv.tti 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我做不到, 我知道什么是不对的,但是我不能不做。 难敌已经失去了理智选择自己行动的能力,他的心智处于价值观和冲动的冲突和分裂中。矛盾的心智总是痛苦的心智。 事实上,痛苦是诸多反应的结果。当我分析那些宗教都谴责为“坏”的态度和行为时,我发现坏的行动确实是痛苦的行动。普遍谴责的情绪,比如嫉妒和仇恨,是由反应导致的,这些都是困扰心智的令人不安的情绪。没人会有意识地选择嫉妒或仇恨,这种行为从被许可发展为冲动,冲动源于欲望/渴望愉快和愤怒/厌恶不愉快。在 《薄伽梵歌》中,克里希那说: .aknotīhaiva ya. so.hu. prāk .arīravimok.a.āt kāmakrodhobhava. vega. sa yukta. sa sukhīnara. (在这个世上)能够掌控愤怒和欲望所致力量者,在 离开肉身之前就是行动瑜伽士,他确实是快乐的人。 《薄伽梵歌》(5.23) *后,在某种程度上,我的行动是冲动的结果,我会被情绪控制。心情是我的主人,我将成为自己和他人的问号。没人知道我在什么时候是理智的、敏感的、合作的还是固执的。 因此,分析表明,冲动或条件所产生的轻率行为会给我带来痛苦和问题,如果我看到了这一切,却发现自己陷入反应和机械性之中,我该怎么办?我可以采取警戒的计划。 我让自己有意识地关注我所有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不论它们有多小、琐碎或微不足道。意识到所有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在梵语中被称为苦修(tapas)。这个词被用来形容许多宗教苦行,比如斋戒、遵守沉默和类似戒律。所有这些训练旨在让个人更有意识,当个人在做一些不同于日常的事情时,警觉性和意识就会增强。 有了敏锐的觉知,当我变得机械时,我就可以意识得到。如果我意识到我是机械的,机械性就会停止。意识和机械性不能共存。随着机械性消失,我的行动服从于我的选择,我可以有意识地选择调整我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这样它们就不会相互冲突。对小事的掌控带来对大事的掌控。通过机警和慎重,我可以把自己从冲动和条件反射中解脱出来。 一个没有反应的心智是安静的、接纳的、客观的、有能力的、平静的。这样的人享受着相对的快乐,他能从经验中学习,而不被冲突严重伤害,他能处理负面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这样的心智,已准备好借由吠檀多的教导来发现自我之实相。 接纳事实是行动的先决条件,不接纳是反应的理想条件。 活动与内在休闲 休闲有两种,一种与时间有关,另一种与时间无关。与时间有关的休闲涉及无行动,当你无事可做时,你享受休闲——一种身体上的休闲。这种休闲只有当你有一段时间空隙时才有可能,休闲地放松,闲暇地打个盹儿,休闲地读报纸。 但是,如果你为了赶报告,必须阅读报纸上每一篇文章时,休闲就不存在了,然后,它就变成了工作或苦差事,不再是休闲。 休闲不一定总是与无所事事联系在一起,它与态度或心态有关。假如你匆忙地穿过开满美丽鲜花的花园,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欣赏到鲜花的美丽?它与时间无关,只与你的性情、你的心态有关。如果你的精神状态能够暂时忽略其他关注和问题,不论状态可能多么紧迫,你仍可以,即便只是短暂地欣赏大自然的深刻之美。问题和担忧会逐渐消失,你的心会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只不过是内心的休闲,这种休闲与时间无关,因此,它不能被计时。它是一种内在的气质,它取决于你在这个时点上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每个人偶尔都有能力成为这样的人,在某一天,某个时刻,你能看到自己是一个不同的人,一个似乎没有任何顾虑的人,这样的时刻是不受束缚的,不受你的焦虑、不安、雄心勃勃导致的问题的束缚。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你就会很休闲。 因此,在你之内存在两种人。一种人能够享受当下,内心休闲似乎以自己为中心。一般来说,这种休闲是属于心智的,但事实上,它与心智无关。当心智忙于阅读或听音乐时,它是活跃的,内心可能没有休闲。由此可见,它更多取决于你个人的放松程度。这种把休闲归结到心智上的倾向,导致了适应或改变心智的手段的发展。 因此,缺少内在休闲与心智没有多大关系,它与你有关。所有的精神问题都集中在“你”身上,你是问题和解决方案。没有空闲时间的你突然发现了一个解决办法,你发现事物是光明和美丽的,一切开始改变。 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并享受这种内在休闲。你是一个放松的人,即便你很活跃、非常活跃,不关心和不受与活动相关的问题的影响,无论它是什么,你总是享受休闲。这是由于你认识到或悟到休闲是不受外部力量影响的心智状态,它是一种态度。当你学习《薄伽梵歌》时,你将发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拥有休闲是态度使然,即行动瑜伽;另一种是确信无论你做什么,你都是自由的。 我们所做的各种行动,比如看、听、尝,和各种其他行动,比如步行、谈话等,使我们成为个体。我们是行动导向的人,至少我们多数人认为行动应该是实际的,实用主义是务实的,我们从来都是务实的,我们总是很现实,没有所谓理智之事。理解会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如果这种视野意味着认知,那就意味着你曾经无知。你不能既无知又能解决问题,如果你不是无知的,你也许没有问题。 如果有些问题产生于你的困惑,你将如何处理它们,却不解决困惑?事实上,在经文的观点中,所有的心理问题,那些否定休闲的问题,都是源于对现实的困惑。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两种现实。当你想到工作中的问题时,它们是真实的,不是幻觉,它们等待着被处理,不论看起来有多难。决策也是现实,处理决策过程能力不足是另一个现实,在这方面的紧张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它可以决定一个问题的成败。但这种紧张与世界或现实毫无关系,它只与你有关。当世上有些情况对你来说不愉快,让你的生活不舒服,这些现实必须要面对。这个世界似乎要为你的悲伤负责,因此它控制着你。这些现实可能引起愤怒、焦虑、恐惧,等等。你抱怨世界是你的问题的罪魁祸首,然后寻求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 你需要的是改变那困扰你的处境,它使你行为异常。你不能应对变化,世界充满了变化,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这个世界有一种让你焦虑的内在的能力,世界似乎要夺走你的时间,你有太多角色要扮演,父母、邻居、朋友等,它是持续的、不间断的,一个接着另一个。自然的你没时间休闲。于是你说:“斯瓦米吉,我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一切?”当你变成一个弃绝者时。为了找到内在休闲,你错误地建立了一种外在休闲。在变成弃绝者后,存在外在休闲,因为你摆脱了几乎所有角色。作为弃绝者,你不是父母、丈夫、亲戚、公民,等等。对于世界,除了作为学生(.i.ya)外,没有别的角色。听起来非常诱人! 为了发现以你为中心的内在休闲,你必须内心放松,一个悠闲的人不需要远离任何事物来寻找休闲。悠闲者能发现悠闲,平静者能发现平静,有爱者能发现持久的爱,富有同情心的人能发现一种自然自发的、主动给予援手的同情心,给予可以让你发现顺从和慷慨。至少你相对程度上享受同样事物时,你才能毫不费力地掌握这一切。如果一个人尽管被其所扮演的角色压得喘不过气来,但仍然很快乐,那么他就会发现休闲。 你如何看待你所面临的情况,取决于你对它的反应。如果你有恐惧,无法面对这种情况,与情况本身无关,与你对情况的反应有关。它毫无疑问是真实的,因为它就存在那里,向你灌输恐惧,因此你试图改变它来适应你。如果你不能改变这种情况,你就把自己从它中抽离。 世界没有能力改变你或影响你,它不会引起悲伤,事物和情况本来就是那样,它们对你来说是外在的,通过你的感官向你报告,你根据这些事实采取行动。某些事情不能引起任何反应,你对它们漠不关心。感官只是记录者,而意识却在它们背后,它们只作为工具,不会造成任何问题。“你”决定是否回应,以及如何回应。 据说一群人在偷邻居树上鲜花时被抓,他们被带到法官面前审问。他们的解释是:既然鲜花属于神,就不能认为它们是偷来的。法官颇有幽默感地说:“如果鲜花属于神,你为什么要偷呢?这就像扒窃一个口袋,然后把里面的东西还给失主!” (后文略……)
作者简介
斯瓦米·戴阳南达,印度杰出的吠檀多学者和大师,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印度和世界各地亲授吠檀多50余载。戴阳南达吉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洞见使他成为向现代听众传授吠檀多智慧的罕见大师。他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著名的是印度现任总理莫迪。 译者汪永红翻译有《薄伽梵歌的教导》等瑜伽文库的作品。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5.2¥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生活即是行动
¥19.2¥52.0 -
圣经的故事
¥19.1¥58.0 -
传习录
¥11.6¥55.0 -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人生和性爱的难题
¥13.9¥39.8 -
列宁全集4
¥3.8¥9.7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10.1¥36.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7.1¥45.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4.3¥46.0 -
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
¥14.1¥38.0 -
论语讲座
¥9.0¥23.0 -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15.7¥49.0 -
谈修养
¥9.0¥20.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2.2¥33.0 -
十力语要初续
¥10.3¥24.0 -
时间哲学简史
¥19.2¥52.0 -
沉思录
¥18.4¥49.8 -
穿越时空,与孔子对话
¥17.3¥48.0 -
哲学讲话-大家小书
¥2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