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力学(第二版)

包邮结构力学(第二版)

¥42.3 (7.2折) ?
1星价 ¥42.3
2星价¥42.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0923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6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17092315 ; 978-7-5170-9231-5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拟定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土建类、水利类、农业工程类不同专业的需求编写,旨在适应普通高等院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实际。本书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和洛阳理工学院等多所院校的教师在长期从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科研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反映了几所高校的结构力学教学经验与成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其应用、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学简介。为便于学习,全书各章均附有小结、复习思考题和习题,以及部分习题答案。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农业工程等各专业结构力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1.1 结构和结构的分类 1.1.2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 1.1.3 结构力学的研究任务 1.1.4 结构力学的学习方法 1.2 工程结构实例和计算简图 1.2.1 计算简图的定义及其选择原则 1.2.2 计算简图的简化要点 1.2.3 工程结构实例 1.3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1.3.1 按结构组成和受力特点分类 1.3.2 按计算方法的特点分类 1.4 荷载的性质与分类 1.5 基本假设 本章小结 第2章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2.1 概述 2.2 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概念 2.2.1 自由度 2.2.2 约束 2.2.3 多余约束 2.2.4 虚铰(瞬铰) 2.2.5 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2.3 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 2.3.1 规则一 两刚片规则 2.3.2 规则二 三刚片规则 2.3.3 规则三 二元体规则 2.4 瞬变体系与常变体系 2.5 几何组成分析的步骤、方法和示例 2.6 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2.7 无穷远铰的几何组成规则 2.7.1 一个虚铰在无穷远处 2.7.2 两个虚铰在无穷远处 2.7.3 三个虚铰在无穷远处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3.1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一般原则 3.1.1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的一般概念 3.1.2 内力与荷载集度之间的三种关系 3.1.3 直杆弯矩图的叠加法 3.1.4 静定结构的内力图 3.2 多跨静定梁 3.2.1 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分析 3.2.2 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 3.2.3 多跨静定梁在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3 静定平面刚架 3.3.1 静定平面刚架的几何组成形式 3.3.2 静定平面刚架的力学特点 3.3.3 静定平面刚架的杆端内力的计算及内力图绘制 3.4 三铰拱 3.4.1 概述 3.4.2 三铰拱的内力计算 3.4.3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 3.5 静定平面桁架 3.5.1 概述 3.5.2 内力计算 3.5.3 平面梁式桁架受力性能的比较 3.6 静定组合结构 3.6.1 组合结构的概念 3.6.2 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 3.7 静定结构的静力特性 3.8* 零载法判别复杂体系的几何组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4章 结构的位移计算 4.1 概述 4.1.1 结构位移的概念 4.1.2 结构位移产生的原因 4.1.3 计算结构位移的目的 4.1.4 结构位移计算的有关假设 4.2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4.2.1 虚功 4.2.2 刚体的虚功原理 4.2.3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4.3 计算结构位移的一般公式——单位荷载法 4.4 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4.5 图乘法 4.5.1 图乘法的计算公式 4.5.2 图乘法的分段和叠加 4.6 静定结构在非荷载因素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4.6.1 静定结构由于温度改变的位移计算 4.6.2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4.7 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4.7.1 虚功互等定理 4.7.2 位移互等定理 4.7.3 反力互等定理 4.7.4 反力位移互等定理 4.8 空间刚架的位移计算公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 力法 5.1 超静定结构概述 5.1.1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5.1.2 求解超静定结构的一般方法 5.2 力法的基本概念 5.2.1 力法的基本思路 5.2.2 力法的基本体系 5.2.3 力法的基本方程 5.3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5.4 力法的典型方程 5.5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 5.5.1 超静定桁架结构 5.5.2 超静定梁 5.5.3 超静定刚架 5.5.4 超静定拱 5.5.5 求解步骤 5.6 对称性的利用 5.6.1 对称结构 5.6.2 对称荷载与反对称荷载 5.6.3 对称结构的计算 5.6.4 取半边结构计算 5.7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 5.7.1 支座移动时的计算 5.7.2 温度内力的计算 5.8 超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 5.8.1 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5.8.2 超静定结构多因素位移计算公式 5.8.3 综合因素影响下的位移公式 5.8.4 超静定结构计算的校核 5.9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 位移法 6.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6.2 基本未知量的确定 6.2.1 结点角位移 6.2.2 结点线位移 6.3 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 6.3.1 正负规定 6.3.2 转角位移方程 6.4 位移法示例 6.4.1 无侧移刚架 6.4.2 有侧移刚架 6.4.3 对称结构 6.5 位移法的基本体系与典型方程 6.5.1 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6.5.2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6.6 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 6.6.1 支座移动 6.6.2 温度变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7章 渐近法计算超静定结构 7.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7.1.1 转动刚度 7.1.2 传递系数 7.1.3 分配系数 7.1.4 单结点的力矩分配 7.2 力矩分配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7.3 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联合运用 7.4 无剪力分配法 7.5 木多层多跨刚架的近似计算方法 7.5.1 分层计算法 7.5.2 反弯点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8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 8.1 影响线的基本概念 8.2 用静力法作影响线 8.3 机动法作影响线的基本原理 8.4 影响线的应用 8.5 简支梁内力包络图 8.6 用机动法作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8.7 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 矩阵位移法 9.1 概述 9.2 单元刚度矩阵 9.2.1 桁架单元的刚度矩阵 9.2.2 连续梁单元的刚度矩阵 9.2.3 刚架单元的刚度矩阵 9.2.4 单元刚度矩阵的性质 9.3 单元刚度矩阵的坐标变换 9.3.1 平面桁架单元的坐标变换 9.3.2 平面刚架单元的坐标变换 9.4 整体分析 9.5 非结点荷载的处理 9.6 矩阵位移法示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第10章 结构动力学简介 10.1 概述 10.1.1 结构动力计算的研究内容 10.1.2 动力荷载的分类 10.2 动力自由度 10.2.1 质量集中法 10.2.2 广义坐标法 10.2.3 有限元法 10.3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动分析 10.3.1 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0.3.2 单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 10.3.3 阻尼对振动的影晌 10.4 多自由度体系的振动分析 10.4.1 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10.4.2 多自由度体系的受迫振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习题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平,女,教授。1991~1994在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固体力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一直从事力学和工程结构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讲授《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有限元方法》、《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优化设计》等 8 门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