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35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1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20373548 ; 978-7-5203-7354-8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浙南闽东地区的蛮话方言,研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蛮话区人文地理和语言情况,蛮话的研究现状,以及本书的研究目的、方法和材料。第二章音系及语音特点,简单介绍蛮话各代表点的音系,主要是声韵调,以及各点在语音特点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章蛮话声母研究,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将声母分为四组进行讨论,对声母的演变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四章蛮话韵母研究,根据摄的不同对韵母的演变和层次进行分析,同时概括各韵摄之间的关系。第五章蛮话声调研究,对蛮话上、去、入的演变和声调系统的调整进行分析。第六章寿宁“蛮陲话”,对蛮陲话是一种闽北方言的性质做了界定。

目录

**章 绪论
一 概况
(一)蛮话区人文地理概况
(二)蛮话区语言概况
二 蛮话的研究现状
(一)苍南蛮话
(二)泰顺蛮讲
(三)庆元江根蛮话
(四)小结
三 研究目的、方法和材料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材料
四 体例说明
第二章 音系及语音特点
一 苍南蛮话
(一)芦浦话声韵调
(二)海城话声韵调
二 泰顺蛮讲
(一)雅阳话声韵调
(二)筱村话声韵调
三 庆元江根蛮话
(一)声母(19个)
(二)韵母(50个)
(三)声调(7个)
四 蛮话的语音特点
(一)共同特点
(二)内部差异
第三章 蛮话声母研究
一 古全浊声母
(一)古全浊声母的今读
(二)“闽语型”古全浊声母清化的规律
(三)“吴语型”浊音声母的性质
二 唇音声母
(一)帮组声母
(二)非组声母
三 舌齿音声母
(一)端组和知组的关系
(二)知庄章三组的分合关系
(三)知庄章三组和精组的分合关系
(四)古心生书邪禅母读塞擦音现象
(五)小结
四 牙喉音声母
(一)见组声母
(二)晓组声母
(三)影组声母
第四章 蛮话韵母研究
一 果摄
(一)果摄的今读情况
(二)果摄韵母的层次
二 假摄
(一)假摄的今读情况
(二)假摄韵母的层次
三 遇摄
(一)模韵
(二)鱼韵
(三)虞韵
四 蟹摄
(一)蟹摄的今读情况
(二)蟹摄韵母的层次
五 止摄
(一)止摄开口三等
(二)止摄合口三等
六 效摄
(一)效摄一、二等
(二)效摄三、四等
七 流摄
(一)流摄一等
(二)流摄三等
八 成摄
(一)成摄开口一、二等
(二)成摄开口三、四等
九 山摄
(一)山摄一、二等
(二)山摄三、四等
十 深臻摄
(一)深摄
(二)臻摄
十一 宕江摄
(一)宕摄
(二)江摄
十二 曾摄
(一)曾摄一等
(二)曾摄三等
十三 梗摄
(一)梗摄开口二等
(二)梗摄开口三、四等
(三)梗摄合口三、四等
十四 通摄
(一)通摄合口一等
(二)通摄合口三等
第五章 蛮话声调研究
一 上声
二 去声
三 入声
(一)促声舒化
(二)文白异调
四 声调系统
第六章 寿宁“蛮陲话”
一 平溪乡概况
二 平溪话音系
(一)声韵调
(二)音韵特点
(三)文白异读
三 “蛮陲话”的性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蛮话代表点方言字音对照表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丽丽,女,1985年4月出生,讲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温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推广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语言学、汉语方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已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一部,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