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26490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6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13264907 ; 978-7-5132-6490-7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自《伤寒论》至温病经典著作的经典方药,选取经历代验证的对外感热病确有很好疗效的代表方药(其中,代表用药30味、代表名方30首左右),对其功效、主治、处方应用等进行系统总结,而且在【综合评述】部分对其在热病方面的应用进行梳理,博采众家论述,系统总结其在热病治疗中的特殊应用,突出其在热病治疗中的特殊地位。而且,书中编目采取“突出一药一方特点”的形式,依据前人论述,概括出简明扼要的小标题,可令读者准确把握某药、某方在热病治疗中的应用要点。总之,本书立意新颖,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适用面广,特色鲜明突出,对于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治疗感染及传染性疾病理论,创新感染及传染性疾病治疗方法,筛选有效抗病毒、抗菌方药,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目录
节选
《中医外感热病经典方药》: (一)治疗原则 外感热病证候复杂,变化多端,除应遵循中医学一般性治疗原则之外,还应根据外感热病自身临床特征掌握以下几点重要的治疗原则: 7.审病因 外感热病,根据病因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伤寒与温病两类。伤寒是外感寒邪为主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除寒邪之外,还常兼有风邪、湿邪等,其病邪性质有风寒、寒湿等;温病的病因是温邪,温邪的种类很多,由于季节、地域之不同,其病邪性质有风热、温热、温毒、暑热、湿热、燥热等区别,其不同性质的邪气所致温病也各有差异。外感邪气性质的不同,对于治法的确立来说,是首要的、关键性的因素。如风寒袭表,所致太阳表证,其治则当为“寒者热之”,具体治法则为疏风散寒解表;若属风热侵袭于表,病因属温邪范畴,治则当为“热者寒之”,具体治法为疏风泻热解表;若是暑湿在表,或湿热遏表,或燥热在表,其治疗当分别采用清暑化湿解表、宣表化湿、疏表润燥治法。此即所谓“审因论治”。若病因辨别有误,则极易导致误治而出现变证,甚至出现严重后果而危及患者生命。由此可见,审察引起外感热病的病因,对于治则、治法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2.守病机 外感热病的病机是其发生及发展变化的机理。“谨守病机”对于“治病求本”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中医外感热病治疗体系中,辨证理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素问·热论》就提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即针对表、里病位的不同,应分别运用汗、下之法来加以治疗。对于外感热病的病位,未满三日者,往往病仍在表,故汗之可愈;满三日者,往往病已人里,可通过泄热或攻下而治愈。表里异治,实为是明确辨别不同病位或病变阶段,分别予以治疗的方法。《素问·热论》的内容可视为后世外感热病辨证理论的雏形。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创六经辨证方法,显然较《内经》表里异治的方法更加完备、复杂。其太阳病属表证,治当发汗解表;少阳病属半表半里证,治疗以和法为主;而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均属里证范畴,而其中阳明病的治疗,以清、下两法为主;太阴病治疗以温法为主;少阴病治法多端,少阴寒化证治宜温经扶阳;少阴热化治宜育阴清热;厥阴病治法较为复杂,以寒温并用为主。《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领,针对六经病病机特点的不同设立相应治疗大法,为后世辨治伤寒这类外感热病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极大提高了当时辨治外感热病的水平。 清代医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等医家,针对温病发生演变的病机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方法。温病的辨证,实际上就是通过卫气营血和三焦来分析温病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用以概括其不同阶段病机改变,其中包括了病位、层次、病性等,据此确立相应的治疗大法。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犹可透热转气……人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吴鞠通在叶天士启发之下,为弥补卫气营血辨证之不足,按照温病发展规律首创温病三焦辨证方法,并依据三焦病位的不同,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三焦治疗大法。 对于外感热病中病情复杂的“合并”“并病”等来说,要在上述辨证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于某阶段、某层级、某病位的绝对区分,而应该做到按照各层次、各脏腑病变的轻重缓急,把相应治法酌情配合使用,或分先后而用,或合并而用,方能做到知常达变、灵活确立治法。 由此可见,运用恰当的辨证方法,准确地辨别病机,是“谨守病机”“治病求本”的关键。故叶天士强调“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吴鞠通也提出“治上不犯中”“治中不犯下”的原则。均提示明辨病机的重要性。 3.察邪正 外感热病皆由感受邪气而发病。从总体来看,整个疾病是邪气与机体正气斗争的结果。邪正相争的过程中,会导致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或产生各种病理性产物,从而导致各种病变的出现。由此可见,外感热病过程的主要矛盾在于邪气与正气的相互斗争。因此,其治疗也不外乎“祛邪”与“扶正”两个大的方面。由于外感热病先因外邪侵袭才导致邪正相争,故其治疗应首先重视和强调的治疗措施是“祛邪”之法,在“祛邪”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方面是“扶正”。处理好邪正的关系,即恰当施用“祛邪”与“扶正”的方法,对于外感热病来说至关重要。 ……
作者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南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山东省经方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医工作近40年,为全国名中医药专家刘持年教授学术传承人。擅长应用经典名方治疗呼吸道炎症性与过敏性疾病、慢性胃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痛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青春期痤疮、内分泌失调与月经不调等常见病与疑难杂症。
-
急诊科里的一千零一夜
¥18.6¥58.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3.9¥39.8 -
中医基础理论
¥10.3¥19.0 -
中华医药学史
¥12.3¥35.0 -
小儿推拿秘旨
¥3.3¥9.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1.9¥5.0 -
本草纲目
¥22.8¥76.0 -
中医诊断全书
¥17.7¥59.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30.1¥70.0 -
中医手诊图释
¥9.8¥28.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丹溪心法
¥2.5¥12.0 -
金匮要略
¥15.4¥48.0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3.3¥38.0 -
针灸大成
¥24.1¥65.0 -
救护指南
¥3.5¥10.0 -
常见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医生无法告诉你的不生病的智慧
¥17.4¥49.8 -
活幼心书
¥5.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