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0688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68068895 ; 978-7-5680-6889-5

本书特色

目前市场上相关的国外的同类教材对于没有通信工程专业背景或通信基础薄弱的非通工专业读者并不适用,而国内一些出版社出版过少数同类教材,但绝大部分出版时间久远,内容更新速度跟不上实际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教材的编写以现代信息通信领域中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为亮点,区别于市场上同类教材以工科专业为背景,以“必需、够用”为度,“全而新”为原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突出基本概念,讲清原理,避开大量公式推导,同时新增实际应用与相关领域发展动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增加书本的可读性和普遍适用性。适合作为普通高校通信专业低年级学生或非通信专业(如计算机工程类、管理工程类、机械类、化工类、经济类等)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或对通信技术感兴趣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以现代信息通信领域中新技术、新方法、新业务为亮点,区别于市场上同类教材以工科专业为背景,以“必需、够用”为度,“全而新”为原则,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突出基本概念,讲清原理,避开大量公式推导,同时新增实际应用与相关领域发展动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增加书本的可读性和普遍适用性。适合作为普通高校通信专业低年级学生或非通信专业(如计算机工程类、管理工程类、机械类、化工类、经济类等)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或对通信技术感兴趣的有关人员的参考书。全书内容共分为八个章节,涉及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的基础理论,还包括语音通信、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信息安全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通信技术的知识。内容深入浅出,有理论有应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学时计划合理安排。

目录

**章 绪论
1.1 通信的定义及发展史
1.1.1 通信的定义
1.1.2 通信发展史
1.2 信号和信道
1.2.1 信息、消息与信号
1.2.2 信号的分类
1.2.3 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1.2.4 信道
1.2.5噪声
1.3 信息量与信道容量
1.3.1 信息量
1.3.2 信道容量
1.4 通信系统的模型及性能指标
1.4.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4.2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5.1 按传输信号特征分类
1.5.2 按传输介质分类
1.5.3 按调制方式分类
1.5.4 按通信方式分类
1.5.5 按业务功能分类
1.6 通信网与电信网
1.6.1 通信网的定义与构成
1.6.2 通信网的类型与拓扑结构
1.6.3 电信网
1.7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8 小结
第二章 数字通信技术
2.1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2.1.1 数字通信的系统模型
2.1.2 数字通信的优点和缺点
2.2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2.2.1 抽样
2.2.2 量化
2.2.3 脉冲编码调制(PCM)
2.3 差错控制技术
2.3.1 信道的分类
2.3.2 差错控制方式
2.3.3 差错控制原理
2.3.4 简单实用的编码
2.4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4.1 基带数字传输系统
2.4.2 基带数字传输的码型
2.4.3 基带数字传输的接收端处理
2.5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2.5.1 二进制振幅键控
2.5.2 二进制频移键控
2.5.3 二进制相移键控
2.5.4 多进制调制
2.6 复用和同步技术
2.6.1 多路复用技术
2.6.2 数字复接技术
2.6.3 同步技术
2.7 小结
第三章 计算机通信
3.1 计算机通信概述
3.1.1 计算机通信的定义
3.1.2 数据通信
3.1.3 协议与标准
3.2 开放系统互联协议
3.2.1 OSI互联参考模型
3.2.2 TCP/IP协议
3.2.3 OSI/RM与TCP/IP比较
3.3 MAC协议及局域网
3.3.1 局域网
3.3.2 MAC地址
3.3.3 802.X协议
3.4 IP协议及互联网
3.4.1 IP地址
3.4.2 IP协议
3.4.3 互联网
3.4.4 网络互联设备
3.5 TCP/UDP协议
3.5.1 TCP协议
3.5.2 UDP协议
3.6 小结
第四章 现代交换技术
4.1 交换技术概述
4.2 数据交换方式
4.2.1 电路交换
4.2.2 报文交换
4.2.3 分组交换
4.2.4 异步传输模式ATM
4.2.5 MPLS
4.2.6 软交换
4.2.7 光交换
4.3 传统电话网
4.3.1 传统电话交换网的组成
4.3.2 数字程控交换机
4.3.3 电话网的编号计划
4.3.4 No.7信令系统
4.3.5 智能网
4.4 业务融合的IP电话网
4.4.1 IP电话网的发展背景
4.4.2 VoIP的关键技术
4.4.3 下一代网络NGN
4.4.4 IP多媒体系统
4.5 小结
第五章 光纤通信
5.1 光纤通信概述
5.1.1 光纤通信的定义
5.1.2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
5.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
5.1.4 光纤通信的特点
5.2 光纤与光缆
5.2.1 光纤的结构与种类
5.2.2 光纤的导光原理
5.2.3 光纤的传输特性
5.2.4 光缆的结构与种类
5.3 光纤通信网
5.3.1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概述
5.3.2 SDH传送网
5.3.3 波分复用技术
5.3.4 光网络技术
5.3.5 光接入网技术
5.4 光纤通信新技术
5.5 小结
第六章 移动通信
6.1 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6.1.1 移动通信概述
6.1.2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6.1.3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6.1.4 抗衰落技术
6.1.5 组网技术
6.2 2G移动通信系统
6.2.1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6.2.2 GSM系统及关键技术
6.2.3 基于CDMA的移动通信技术
6.3 3G移动通信技术
6.3.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6.3.2 基于WCDMA的系统
6.3.2 基于CDMA2000的系统
6.3.3 TD-SCDMA技术
6.4 4G移动通信技术
6.4.1 LTE概述
6.4.2 LTE-Advanced技术
6.5 5G移动通信技术
6.5.1 5G愿景与需求
6.5.2 5G进展
6.6 小结
第七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
7.1 多媒体通信概述
7.1.1 多媒体通信的基本概念
7.1.2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7.1.3 多媒体通信的发展趋势
7.2 音频压缩编码
7.2.1 音频与听觉
7.2.2 音频信号编码
7.2.3 音频编码标准
7.3 图像压缩编码
7.3.1 图像与视觉
7.3.2 图像编码技术
7.3.3 图像压缩标准
7.4 视频压缩编码
7.4.1 视频压缩基本概念
7.4.2 视频编码技术
7.4.3 视频压缩标准
7.5 多媒体通信网络及应用
7.5.1 多媒体通信的网络
7.5.2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系统
7.6 小结
第八章 信息安全
8.1 信息安全概述
8.1.1 信息安全的定义
8.1.2 信息安全威胁
8.1.3 信息安全模型
8.2 数据加密技术
8.2.1 对称密码技术
8.2.2 非对称密码技术
8.3 网络安全技术
8.3.1 用户身份认证技术
8.3.2 黑客与网络攻击
8.3.3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防护
8.3.4 防火墙技术
8.3.5 入侵检测技术
8.3.6 虚拟专网技术
8.4 小结
第九章 现代通信新技术
9.1 物联网技术
9.1.1 物联网技术的概念
9.1.2 物联网的应用
9.2 云计算技术
9.2.1 云计算技术的概念
9.2.2 云计算的应用
9.3 大数据技术
9.3.1 大数据的概念
9.3.2 大数据的应用
9.4 移动互联网
9.4.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9.4.2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9.5 量子通信技术
9.5.1 量子通信的概念
9.5.2 量子通信模型及类型
9.6 虚拟现实技术
9.6.1 虚拟现实的概念
9.6.2 虚拟现实的应用
9.7 人工智能技术
9.7.1 人工智能的概念
9.7.2 人工智能的应用
附录 信息通信领域专业缩略语和术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梁彦霞,女,1981年生人,博士,副教授。2011年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干扰与资源管理,语音编码,信息压缩等研究方向。发表期刊会议等论文二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陕西省科技厅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等,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曾参与编写美国IGI Global出版的《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energy management in heterogeneous and small cell networks》。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通信系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参考用书通信专业综合能力(初级)考试辅导)》,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试题分析与解答(初级)》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