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天线设计精细调控分析/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7辑

天线设计精细调控分析/厦门大学南强丛书第7辑

1星价 ¥49.0 (7.2折)
2星价¥49.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5811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61581124 ; 978-7-5615-8112-4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现代科技运用的需求,重点总结一系列常用的天线精细优化设计技巧。本专著重点讨论面向实际应用技术的精细调控技巧,结构及技术类别涵盖多应用(多频)兼容、带宽与增益平衡、缝隙及微带天线、方向图综合控制、天线本体特征、分形与稳定平衡、超宽带天线及陷波设计技术、左右手复合材料及相位控制技术现代研究热点。内容阐述紧扣现代通信系统、RFID及物联网、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等实际应用样例,全书设计实例均来自近年来实际科研应用专题,旨在为读者学习和研究提供举一反三的基础素材。

目录

**章 天线设计精细调控的要点概述
1.1 现代微带天线相关背景
1.1.1 微带天线基本结构与调控思路
1.1.2 片式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及控制方法
1.1.3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1.2 天线圆极化技术
1.2.1 实现圆极化天线的单片微带单馈法
1.2.2 实现圆极化天线的单片多馈法
1.2.3 实现圆极化天线的多元法
1.2.4 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参数控制
1.3 天线多频段的实现与控制
1.4 天线功率分配器理论
1.5 平面阵列天线理论
1.5.1 直线阵列天线
1.5.2 平面阵列天线
1.5.3 阵列天线基本参数
1.5.4 阵列天线综合方法原理与控制
1.5.5 阵列天线馈电方式
1.6 天线的相位中心
1.6.1 螺旋天线
1.6.2 四臂螺旋天线和印刷四臂螺旋天线
1.6.3 平面螺旋天线
1.6.4 圆极化介质谐振天线
1.6.5 圆极化阵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微带天线引向化及控制技术
2.1 平面引向技术研究背景及相关内容概述
2.1.1 常见微带天线回顾
2.1.2 通用微带天线分析方法
2.1.3 经典立体引向天线(八木天线)
2.1.4 引向天线微带平面化
2.1.5 基本理论相关的设计技术要点归纳
2.2 四桥耦合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
2.2.1 技术要点及意义阐述
2.2.2 微带天线多模谐振实现多频化的原理分析
2.3 单层单馈电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分析
2.3.1 单层单馈电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结构分析
2.3.2 四桥耦合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
2.3.3 带EBG接地板的单馈电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优化设计
2.3.4 小结
2.4 低仰角高增益小型化耦合阵列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
2.4.1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对天线仰角设计的特殊要求
2.4.2 矩形微带天线增益的引向分析
2.4.3 低仰角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样例
2.4.4 双引向阵列低仰角高增益圆极化微带介质天线设计
2.4.5 双频双馈低仰角高增益微带介质天线设计分析
2.4.6 小结
2.5 本章小结
2.5.1 平面引向设计技术要点归纳
2.5.2 展望
2.5.3 平面引向微带天线实物展示
2.5.4 微带天线样品OTA实验室实测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左右手复合材料及调控设计
3.1 左手结构基本理论简述
3.1.1 左手材料异常电磁特性
3.1.2 左手材料本构参数模型
3.1.3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
3.2 E形单元结构左手材料等效电路分析
3.2.1 介质板不同表面上对称双E形单元结构分析
3.2.2 位于介质板同侧双E形单元结构分析
3.2.3 周期金属棒阵列的等离子体效应分析
3.2.4 小结
3.3 新型E形单元结构左手材料的数值分析研究
3.3.1 E形单元结构周期阵列左手材料的数值模拟分析
3.3.2 E形结构左手材料各边长度几何参数变化的分析
3.4 E形结构左手材料衍生结构或相似结构的数值分析
3.4.1 衍生为S形结构的左手特性分析
3.4.2 M形相似结构的分析
3.4.3 开口双B形结构的分析
3.4.4 开口双P形结构的分析
3.4.5 双E形单元结构阵列左手特性的负折射特性
3.4.6 小结
3.5 带附加结构的双E形结构基本单元左手材料的数值分析
3.5.1 双E形与strips组合结构左手材料的数值分析
3.5.2 双E形与strips组合结构左手材料的几何参数分析
3.5.3 双E形结构作90°旋转后的左手材料数值分析研究
3.5.4 中心调节线与上下边连接后的双E形结构分析
3.5.5 双E形和十字架形组合单元结构的分析
3.5.6 双E形结构和金属线组合左手材料的负折射特性
3.5.7 小结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磁缝隙及周期性调控技术
4.1 概述
4.1.1 表面等离激元理论起源
4.1.2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研究近况
4.2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理论
4.2.1 光波段的表面等离激元基本电磁特性
4.2.2 微波频段的表面等离激元
4.2.3 小结
4.3 基于互补缝隙结构的SSPP漏波天线
4.3.1 传统漏波天线
4.3.2 基于SSPP的双端口漏波天线
4.3.3 基于SSPP的单端口漏波天线
4.3.4 更多的周期缝隙耦合调控样例
4.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微观分形结构与复合分形结构在天线设计中的调控应用
5.1 利用微观分形结构进行调控的工作原理
5.1.1 分形结构用于天线设计的优势
5.1.2 微观分形结构的设计方法与工作原理
5.1.3 多频段兼容微观分形偶板子移动通信天线
5.2 复合分形结构设计与调控方法
5.2.1 复合分形结构工作原理
5.2.2 用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复合分形天线
5.2.3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三重复合分形天线
5.2.4 多频段兼容复合分形移动通信天线
5.2.5 生长树一十字复合分形天线
5.3 生长式分形结构设计与调试方法
5.3.1 生长式分形结构工作原理
5.3.2 三频段高稳定辐射生长式分形微带天线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天线辐射能力、增大工作带宽的调控手段
6.1 二维与三维镜像补偿结构
6.1.1 镜像补偿结构的工作原理
6.1.2 三维镜像树分形环偶极子超宽频带天线
6.2 互补天线结构
6.2.1 互补天线结构的工作原理
6.2.2 渐变贴片螺旋偶极子-互补缝隙复合超宽频带天线
6.3 感应辐射阵列
6.3.1 感应辐射阵列的工作原理
6.3.2 移动数字电视感应阵列四螺旋天线
6.4 分形光子晶体结构
6.4.1 分形光子晶体结构的工作原理
6.4.2 分形光子晶体阵列超宽频带天线
6.5 渐变介电常数介质基板
6.5.1 渐变介电常数介质基板的工作原理
6.5.2 太赫兹波段三维渐变介电常数阵列天线
6.5.3 使用渐变介电常数介质基板改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三重复合分形天线的辐射性能
6.6 嵌入式缝隙分形结构
6.6.1 嵌入式缝隙分形结构的工作原理
6.6.2 工形缝隙分形偶极子超宽频带天线
6.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仿生结构在天线设计中的调控探索
7.1 仿生辐射贴片
7.1.1 仿生辐射贴片的工作原理
7.1.2 高兼容性分形阵列仿生天线(形貌改进样例)
7.2 六边形仿生阵列结构
7.2.1 六边形仿生阵列结构的工作原理
7.2.2 Sierpinski-六边形阵列复合超宽频带天线
7.3 蝶形仿生阵列结构
7.3.1 蝶形仿生阵列结构的工作原理
7.3.2 循环渐变贴片仿生阵列超宽频带天线
7.4 生长式仿生阵列结构
7.4.1 生长式仿生阵列结构的工作原理
7.4.2 树形生长式阵列超宽频带天线
7.4.3 生长环阵列超宽频带天线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抗电磁干扰定向辐射及材料牵引的调控设计
8.1 抗电磁干扰结构工作原理
8.1.1 陶瓷薄片-铁氧体涂层复合结构及工作机理
8.1.2 钛酸钡薄片-坡莫合金镀层复合结构
8.1.3 钽铌酸钾薄片-铁基纳米晶合金镀层复合结构
8.1.4 强抗干扰复合超宽频带天线
8.2 定向辐射结构工作原理
8.2.1 分形元引向辐射结构
8.2.2 分形单极子定向辐射结构
8.2.3 分形蓝牙及超宽带定位信标天线
8.2.4 分形单极子阵列超宽带定位信标天线
8.3 S形左手材料加载对微带天线调控设计
8.3.1 左手材料微带天线的设计
8.3.2 加载距离的影响
8.3.3 加载方式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游佰强,教授,厦门大学教学名师,教学督导,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曾任厦门大学电子工程系副主任、实验室主任等职。从国家“七五”计划起先后主持和参加完成十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已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多项国家、省、校级奖项,成功申报并公开国家发明专利11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1项,出版编译著作6部。注重教学科研结合,主持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线开放课程,省本科课程及多门精品MOOC(慕课)。研究领域主要有:新型天线设计、射频电路及微波器件、智能隐身技术、人工电磁材料、电磁兼容、光电子和光子器件等。周建华,工学博士,教授,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仁荷大学访问教授。主持过多门电磁场系列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及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主持参加国家、省和学校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多项校级奖励。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8项,出版编译著作6部。研究领域包括天线理论与技术、应用电磁学、光波导技术、集成光学、电磁材料与器件、电磁场数值分析等。林斌,副教授,入选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曾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已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7项。主持完成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波射频器件设计和太赫兹波段器件设计。李伟文,工学博士,副教授,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主持和参与多项福建省及厦门大学教改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4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波理论与技术、天线理论与技术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