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

1星价 ¥28.0 (4.3折)
2星价¥27.3 定价¥6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687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3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518068777 ; 978-7-5180-6877-7

内容简介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采用地球化学的分析方法、水文资料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动力分析,在放射性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鸭绿江河口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变化、碎屑矿物的沉积特征和环境解译、常量元素的沉积特征和来源分析、稀土元素的沉积特征与物源指示、重金属的沉积特征、背景值与生态风险评价等内容。通过年代框架的确立和沉积记录的划分与对比,讨论了河口沉积与海岸沉积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发生年代。分析了近100年来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的影响及其河口地貌的演化,并重点揭示了人类活动的证据。将耦合机制引入河口地貌研究中,为河流再造床作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鸭绿江河口研究还填补了北黄海区域,尤其是西朝鲜湾沉积记录的研究空白。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主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鸭绿江——这样一个流域面积小、流程短的河口作为“研究靶区”,成为流域一海岸相互作用研究的范例。  《鸭绿江河口沉积研究》可供地球化学、河流地貌学、海岸地貌学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鸭绿江概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沉积物岩心分析方法 2.2 水文资料分析方法 第3章 沉积动力 3.1 径流 3.2 河流泥沙与边界条件 3.3 潮汐与潮流 3.4 波浪与风暴潮 3.5 盐度 第4章 沉积物放射性测年与环境识别 4.1 采样点位置与样品岩性特征 4.2 210Pb与137Cs的垂向分布特征 4.3 沉积速率、沉积年代和计年时标 4.4 137Cs的适用性分析与年代框架的建立 4.5 137Cs“事件信号”与河口沉积环境识别 4.6 210Pb“事件信号”与河口沉积环境识别 第5章 粒度沉积与环境识别 5.1 中水道的粒度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5.2 西水道的粒度特征及关联因素 第6章 碎屑矿物沉积 6.1 轻矿物沉积特征 6.2 重矿物沉积特征 6.3 碎屑矿物沉积环境解译 第7章 常量元素沉积与物源识别 7.1 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物质来源研究 7.2 垂向沉积物常量元素物质来源研究 第8章 稀土元素沉积与物源识别 8.1 REE样品来源 8.2 REE分析结果 8.3 REE的物源判别 8.4 REE研究的几点认识 第9章 重金属沉积与环境评价 9.1 鸭绿江口重金属背景值研究 9.2 鸭绿江口重金属的水平分布 9.3 西水道重金属的沉积记录 9.4 中水道重金属的沉积记录 第10章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沉积的耦合作用 10.1 问题的提出 10.2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耦合作用的分析依据 10.3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耦合作用 10.4 鸭绿江口与邻近西海岸耦合作用的阶段性 第11章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演变的影响 11.1 人类活动产生显著影响前的河床形态 11.2 影响河口地貌演变的主要人类活动 11.3 河口浅滩 11.4 河口地貌的演变 11.5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的影响 11.6 人类活动对河口地貌影响的证据 第12章 总结 12.1 主要结语 12.2 问题讨论 12.3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