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

包邮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

¥35.1 (5.7折) ?
1星价 ¥35.1
2星价¥35.1 定价¥6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054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313页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576005448 ; 978-7-5760-0544-8

本书特色

《学校课程发展精品丛书》以项目任务展开的区域性学校协同共进的课程改革范例,携手共进,推动教育公平,让基础教育蓬蓬勃勃发展。 区域课程改革既受国家课程改革政策影响,又与学校课程变革主体意愿相关。无论是国家课程改革的落地,还是学校课程变革的统领,都和区域这个中间环节密不可分。区域内学校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且有自生的课程建设历史,如何在区域内学校间取长补短,形成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这是区域课程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实践智慧。 基于此,本套丛书展现了区域内学校课程改革的成果,本套丛书从区域、学科、学校三个层面,从理论、观点到实践路径等维度,展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转型在实际中的落地,在课程、学科、课堂等诸多方面的转型。与同行和读者商榷,为推进教育公平而努力。 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改革,中小学案例 《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文化与课程之间存在着相生相伴、协同发展的关系,本书以多个案例呈现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质检深度共鸣和积极互动的方式与途径。

内容简介

本书探索中小学的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的关系。本书通过具体的学校建设案例对实施路径进行阐述: 植入时代精神, 丰富课程内涵 ; 引入哲学思潮, 凸显课程价值 ; 遵循育人目标, 导引课程建构 ; 塑造办学愿景, 推动课程实施 ; 凝练办学理念, 引领课程文化 ; 挖掘建筑内涵, 提炼课程哲学 ; 依托学校特色, 助推课程开发 ; 发展文化样态, 描绘课程图景。学校应当高度注重文化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来促进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之间的深度共鸣和积极互动。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目录

前言 文化与课程/001

**章 时代精神与课程逻辑/001
课程是传承时代精神的载体,是塑造时代精神的武器。将时代精神与学校课程相结合,为学生了解和感悟时代精神提供机会,使时代精神在接受和内化中得以生长,*终通过塑造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来改变时代风貌,这便是学校课程变革的逻辑。
 文化坐标南昌市城北学校/002
**节让每一个孩子绽放光彩/003
第二节在这里,遇见*闪亮的自己/005
第三节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星芒/008
第四节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014

第二章 哲学思潮与课程变革/025
教育脱胎于哲学,其发展前进的每一步都铭刻有哲学的烙痕,并深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基于哲学立场来进行课程变革,能充分体现课程目标的生成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课程结构的整合性和课程实施的创造性,也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文化坐标南昌市阳明学校/026
**节 让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澄明敞亮/027
第二节 致良知,得秀气,秉精要/029
第三节 点亮师生的心灯/031
第四节 导向崇高的人生境界/037

第三章 育人目标与课程体系/063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根铸魂。课程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中介,其本质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因此,学校课程建设应该以育人目标为聚焦点并遵循育人目标的导引,通过创生和联结等方式来建构学校课程体系,使学校课程建设不断走向深处。
文化坐标南昌市滨江学校/064
**节 泽被未来是教育的神圣使命/065
第二节 成为爱与智慧的小水滴/066
第三节 爱与智慧的学习图景/068
第四节 为师生的成长助推/072

第四章 办学愿景与课程实施/089
办学愿景是学校对教育核心价值的自主诠释,是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精神坐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学愿景是对课程实践过程的引导和“监控”。因此,学校要善于借助办学愿景的影响力来激发师生的活力和动力,让课程在办学愿景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牵引下顺利实施。
文化坐标南昌市青桥学校/090
**节 顺应天性,尊重个性,涵养悟性/091
第二节 纵情学海启心智,陶冶性灵悟生长/093
第三节 给予生命智慧和灵性的滋养/096
第四节 通往多元成长的“立交桥”/100

第五章 办学理念与课程文化/125
办学理念是学校价值取向的精炼表达,也是课程文化的内涵提纯,更是办学行为的“座右铭”。以办学理念连接学校课程文化,可以凸显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使办学理念由近及远、由虚到实,充分发挥功能,真正落地生根。这是办学理念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课程文化的终极追求。
文化坐标南昌市右营街小学/126
**节 踏着生命的节律前行/127
第二节 把绿色种子播撒到儿童心灵/129
第三节 唤醒每一个生命的绿色/130
第四节 让每一个生命自由呼吸/146

第六章 学校建筑与课程哲学/199
学校建筑与生命成长有着天然的关联。但就教育现状而言,建筑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其教育意义在学生身上并未得到体现。要改变当前“无建筑”的现状,就需要从课程层面来强化整体教育思维,充分挖掘建筑的丰富内涵,以此来确立课程哲学和建构课程体系,从而*大程度地发挥出学校建筑的育人功能。
文化坐标南昌市育新学校/200
**节 向有品位的人生迈进/201
第二节 育有品位的一代新人/205
第三节 铸就人之大品的课程图景/207
第四节 全面推进有品位的教育/211

第七章 学校特色与课程开发/241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只有构建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才能走出特色办学之路。因此,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课程立场,以课程开发来强化学校特色,使学校始终保持生长发展的状态,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可以说,没有特色课程做支撑,学校就不会有真正的特色。
文化坐标南昌市爱国路小学/242
**节 微笑着迎接每一天/243
第二节 让每一个微笑都灿烂/245
第三节 学习用*美的姿态生长/247
第四节 展示微笑互动的幸福过程/251

第八章 文化样态与课程图景/277
“诗”有着丰富的文化蕴含,是一种非常有感染力的文化样态。课程作为文化样态的承载者和传播者,离不开文化样态的关照和滋养。课程的破与立、增与减、收与放、整与合,其实都是在特定的文化样态中得以实现。可以说,有怎样的文化样态就有怎样的学校课程图景。
文化坐标南昌市向荣小学/278
**节 在儿童的心田里作诗/279
第二节 种下诗和梦想的种子/282
第三节 让诗意涓涓细流入心田/284
第四节 谱写童年的美好诗篇/293

后记/312
展开全部

节选

后记 近年来,国家层面的课程政策不断出台。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次正式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的“五育并举”,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这些课程教学改革政策如何落地?学校到底应如何整合性地推进课程改革?如何将核心素养切实地融入到课程变革场域中,以充分展现其教育性意蕴?基于以上考量,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进行课程深度变革就成了我们的选择。 2018年,南昌市东湖区教科体局推出提升课程品质项目,标志着具有“东湖味”的区域课程变革的政策设计与深度实施拉开序幕。我们以“*美好的愿景与*切近的行动”为指导思想,根据“迈向3.0课程”改革方案,围绕“品质课程”,率先进行了有关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变革的实践探索。基于“回到课程现场去”的思想,我们通过“走进田野”的研究方法厘清了文化和课程的关系,并运用“首要课程原理”对本校的课程发展现状与文化建设格局进行充分论证与学理研判,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热情参与到项目实践当中。 经过3年的探索,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每一所学校都有了自己的教育哲学(包含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愿景、育人目标、教育信条等),每一所学校都研制了自己的整体课程规划(包含课程情境、课程哲学、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每一所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稳定的学校文化品牌,如城北学校的“煜文化”和“满天星”课程,让孩子们在这里遇见*闪亮的自己;阳明学校的“致良知文化”和“致良知”课程,让孩子们在这里致良知,得秀气,秉精要;滨江学校的“尚水文化”和“润之韵”课程,让生命充满爱与智慧;青桥学校的“启悟文化”和“立交桥”课程,让孩子们“纵情学海启心智,陶冶性灵悟生长”;右营街小学的“新生态文化”和“新生态”课程,把绿色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灵;育新学校的“尚品文化”和“尚品”课程,让孩子们向有品位的人生迈进;爱国路小学的“微笑文化”和“SMILE”课程,让每一个微笑都灿烂;向荣小学的“诗蕴文化”和“涓流式”课程,在孩子们的心田里作诗……这些个性、丰富而多元的文化定位和课程品牌不仅传递和表达了现代教育课程的价值观,充分彰显了办学特色,同时也为学校课程发展与内涵提升奠定基础,*终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品质课程”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 学校的课程变革绝不能离开文化场域而独立成篇,应当高度注重文化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课程变革与学校文化建设之间的深度共鸣和积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永葆青春,充满活力,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当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在课程变革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课程行为,逐渐提升自己的课程能力和文化反思力,久久为功,为东湖区课程改革不懈努力! 在《学校文化与课程变革》成书之际,衷心感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教授品质课程联盟团队的悉心指导;感谢为本书提供研究实例的八所学校,它们为本书的研究内容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根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与探索!这份成果也许并不完美,却见证了我们的成长! 舒小红 2020年7月10日

作者简介

杨四根,笔名杨四耕,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原理专业毕业,获教育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