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管理与应急法治十讲

应急管理与应急法治十讲

1星价 ¥39.2 (7.0折)
2星价¥39.2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6153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21615319 ; 978-7-5216-1531-9

本书特色

应急管理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突出特点,特别是管理学问题和法律问题在其中高度融合,应急管理中的绝大多数政策都牵涉法律问题。本书很好地回应和契合了“应急管理领域中很多重要的体制机制设计和法律制度上的规定,呈现出‘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一特点,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共治”“法律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等内容,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可以为科学有效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

内容简介

应急管理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突出特点,特别是管理学问题和法律问题在其中高度融合,应急管理中的绝大多数政策都牵涉法律问题。本书很好地回应和契合了“应急管理领域中很多重要的体制机制设计和法律制度上的规定,呈现出‘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一特点,阐述了“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共治”“法律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等内容,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可以为科学有效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

目录

**讲??应急管理中的基本概念

一、风险、危机、灾害、突发事件

二、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灾害管理、应急管理

三、单灾种应急管理和综合应急管理

(一)“单灾种—单部门”的应急管理

(二)“多灾种—多部门”的综合应急管理

(三)应急管理实体部门之下的综合应急管理新探索

第二讲??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一、科学精准识别风险

(一)风险的类型

(二)风险的级别

二、完善风险评估机制

(一)推行脆弱性评估机制

(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

四、合理运用政府风险管理的政策工具

第三讲??应急预案体系及其管理

一、应急预案的性质和体系构成

(一)应急预案的性质和我国应急预案的功能演变

(二)应急预案的体系和内容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环节

(二)应急预案编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三、应急预案的管理

(一)应急预案的审批、备案和公布

(二)应急预案的演练

(三)应急预案的修订

四、应急预案体系优化的方向

第四讲??应急管理中的社会共治

一、突发事件与群体脆弱性

(一)灾害脆弱性的概念

(二)脆弱性和韧性的关系

(三)脆弱性与风险(灾害)的关系

(四)群体脆弱性出现的原因

二、灾害群体脆弱性的社会治理

(一)树立正确的灾害社会管理价值导向

(二)回应应急管理全周期内的社会需要

三、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应急管理

(一)社会组织的应急管理功能

(二)我国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应急合作模式

(三)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困境和挑战

(四)建构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急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的路径

第五讲??激发和创新我国应急管理制度优势

一、应急管理体制及其变革

(一)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二)应急管理部门的理想功能

(三)应急管理部门与横向部门间关系的调整

(四)应急管理纵向政府间关系的调整

二、应急管理机制及其功能

三、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网格化

(一)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网格化的缘起

(二)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网格化的特点

(三)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网格化的优化路径

四、以联防联控为基础的应急管理协同体制

第六讲??法律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一、法律在应急体系中的地位

二、法律在应急管理中的两重作用

(一)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法则的法律

(二)作为应急状态下公权、私权平衡器的法律

三、应急法的基本特征

(一)应急法同时具有规范性和工具性

(二)应急法同时具有刚性和弹性

(三)应急法同时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

(四)应急法既有“粗”的一面也有“细”的一面

第七讲??应急管理中的基本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功能

二、应急管理基本法律原则的特殊性

三、应急法治原则

四、权力优先原则

五、人权保障原则

六、比例原则

七、信息公开原则

第八讲??我国应急法制的体系框架

一、我国应急法制体系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

二、我国应急法制体系的主要框架

(一)宪法上的紧急权等制度

(二)应急管理基本法

(三)应急管理单行法

(四)应急管理相关法

(五)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

三、我国应急法制的发展和完善

(一)制定《紧急状态法》的问题

(二)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问题

(三)制定《自然灾害防治法》的问题

(四)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的问题

第九讲??应急管理中的责任机制

一、党纪处分和政务处分

二、领导干部问责制

三、行政责任

四、刑事责任

五、民事责任

六、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

(一)行政赔偿责任和行政补偿责任

(二)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在应急管理中的界限

(三)应急管理中行政补偿责任及其标准的确定

第十讲??常见应急管理术语的法律内涵

一、应急准备和应急保障

二、预测、预报和预警

三、应急处置、应急救援和应急响应

四、应急状态和紧急状态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鸿潮,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主任,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国家应急管理政策法规标准智库专家、国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指导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集中力量战胜重大突发事件的制度优势及其法治化研究”首席专家。在《中国法学》《中国行政管理》等CSSCI、EI和CSCD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公共应急管理机制的法治化》《中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研究》。曾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起草研究工作,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规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陶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华南理工大学地方风险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CSSCI集刊《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编辑部主任。在《Disasters》《Social Science Quarterly》《中国行政管理》等SSCI和CSSCI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灾害管理的政治:理论建构与中国经验》《基于脆弱性视角的灾害管理整合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