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32637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303263714 ; 978-7-303-26371-4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认为,叙事基本存在三种不同类别:非虚构叙事、模仿虚构叙事、违反模仿实践与目的的非自然虚构叙事。在过去的75年中,每一类叙事学都忽视、摒除非自然叙事,试图构建起一种加以整合的普适叙事学,而这些叙事学几乎只包括非虚构叙事与模仿叙事。模仿理论原则上无法公正合理地处理反模仿的实践,它只能讲述故事的一半,而叙事学需要将两者包含在内。非自然叙事学的研究恰恰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获益:在理论层面上,它有益于一个真正全面的叙事学,而非仅仅适用于部分的叙事学的形成;在分析的层面上,它可以使人们关注与大量模仿文本相对的非自然叙事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布莱恩·理查森非自然叙事学研究著作中的集大成者。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个层次为非自然叙事研究的系统化,即厘清非自然理论概念,回溯非自然叙事历史,采用多理论视角进行具体文本的批评阐释,展现出对非自然叙事研究的深入思考。第二个层次为内容的全面性,即分别从纵向(跨时代)、横向(跨文化)和综合(跨文类与跨思潮)的角度进行非自然文本的广泛呈现。该书呈现了不同国家非自然叙事的历史,尤其关注非自然叙事出现的广泛性和自发性。文本阐释的对象既有古典的古希腊戏剧,也不乏后现代很特别的实验性作品,既从影响广泛的西方文学作品入手也研究了大量传统的东方文学作品,体现出兼顾不同区域的全面性,囊括不同文类的丰富性,以及采用不同理论进行阐释的灵活性。

目录

**部分 理论 **章 非自然叙事理论的定义、范式和问题 第二章 传统叙事理论的局限 第二部分 应用 第三章 非自然的故事诗学 第四章 当代叙事的虚构性边界测试 第三部分 历史 第五章 面向非自然叙事的历史 第六章 20世纪的非自然叙事 第四部分 意识形态 第七章 反抗的文学和非自然主义诗学 结语 方法论和非自然叙事:反模仿和叙事理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翻译对照表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美)布莱恩·理查森,美国马里兰大学英文系教授,非自然叙事学的首创者和奠基人。曾任国际叙事研究学会主席(2009—2012)、美国约瑟夫·康拉德协会主席(2012)。著有《不可能的故事:因果性和现代叙事的本质》《非自然叙述声音:现当代小说中的极端叙事》(获珀金斯叙述研究*佳图书奖)、《叙事理论:核心概念与批评性辨析》(合著),以及《非自然诗学》(合编)等。 译者:舒凌鸿,博士,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大学叙事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理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