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与传播为中心

中国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与传播为中心

1星价 ¥53.7 (6.1折)
2星价¥53.7 定价¥8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20941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2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20209410 ; 978-7-5202-0941-0

本书特色

作为优选通行的流行文化媒介和大众文化产品,电影具有在不动声色间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巨大潜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生产都从未放弃对各自国族风貌的呈现与表达。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亦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从自发到自觉,从民间到政府,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从主旋律题材到商业类型,如今,在优选传播的浪潮下,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样貌已蔚为壮观,色彩丰富。有鉴于此,本研究从“自塑”“他塑”与“合塑”的视角出发,立体考察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建构的艺术演进与观念革新,并在话语分析和质化访谈中寻求关于传播效果的科学性认知。

内容简介

作为优选通行的流行文化媒介和大众文化产品,电影具有在不动声色间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巨大潜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生产都从未放弃对各自国族风貌的呈现与表达。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亦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从自发到自觉,从民间到政府,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从主旋律题材到商业类型,如今,在优选传播的浪潮下,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样貌已蔚为壮观,色彩丰富。有鉴于此,本研究从“自塑”“他塑”与“合塑”的视角出发,立体考察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对国家形象建构的艺术演进与观念革新,并在话语分析和质化访谈中寻求关于传播效果的科学性认知。

目录

序 电影、国家与文化研究的创新 / 1绪 论 / 1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 3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14三、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 15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15五、研究思路方法 / 17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形象研究综述 / □1节 国家形象的概念认知 / □4一、国家形象的概念辨析与内涵挖掘 / □4二、国家形象的要素与特征 / □9三、国家形象战略的功能与意义 / 36第二节 从政治逻辑到文化逻辑:建构国家形象的当下选择 / 43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形象的变迁 / 44二、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当下选择 / 55三、从政治逻辑到文化逻辑:基于跨国受众认知的传播通路 / 59第三节 中国崛起语境下大国形象的媒介建构现状考察 / 64一、传媒全球化与“一超多强”的媒介版图 / 65二、中国国家影像的建构与传播现状概说 / 71三、□□□□语境下中国影视的文化安全 / 76第二章 中国电影中国家形象呈现的历史演进 / 81节 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国家形象多元表达的可能与可行 / 84一、本质主义分析策略的历史局限性 / 84二、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与现实可行性 / 86第二节 早期中国电影中的国家形象 / 91一、吊诡的海外传播动因与古典中国形象的商业化建构(19□0 ~ 1931) / 91二、乱世□□影像中的国族形象的塑造(1931 ~ 1945) / 96三、解放战争时期电影生产的南北呼应与乱世众生相的视听书写(1945 ~ 1949) / 101第三节 “第五代”电影与民俗中国、传统中国形象 / 106一、乡土中国、民俗中国与奇观中国:第五代影人早期作品中的国家形象表述及其跨文化认同 / 108二、皈依、激变与认同:新世纪以来第五代影人古装题材电影创作中的传统中国形象重构 / 114第四节 “第六代”电影与边缘式“都市中国”形象 / 1□4一、都市中的他者形象 / 1□6二、都市里的边缘人物形象 / 134第五节 “网生代”导演群体与后现代青年中国形象 / 148一、从文艺作者到产品经理——“网生代”导演群体的文化转型 / 149二、“青年中国”的影像书写与当代青年文化认同 / 159第三章 符号、人物、故事——电影元素与国家形象塑造 / 169节 中国元素与中国形象 / 17□一、中国元素——作为表意实践的文化基因 / 173二、风从中国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与跨文化指认 / 176三、从中国元素到中国精神的距离——中国元素的滥用与表意症候 / 181四、以中国元素驱动中国精神——中国电影走向文化自觉的现实选择 / 185第二节 人物塑造与中国形象 / 188一、他山之石: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与中国人 / 190二、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与中国人物形象建构 / 194第三节 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 / □13一、中国故事的力量之源 / □15二、普世技法与中国□□故事的书写与传播 / □19三、新主题、新方向:社会转型期里新中国故事的话语构造 / □□3四、僵化历史与理念固化:讲述中国故事的两个误区 / □□7第四章 主流、商业、艺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三分法”及其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 □31节 新主流电影对国家形象的积极建构及其传播策略考察 / □34一、从主旋律电影到新主流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转向 / □35二、政治性、普世性、商业性:新主流电影的三重标签 / □44三、硬形象与软表达:新主流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建构路径 / □5□第二节 商业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全息化书写 / □56一、都市电影的中的异域想象与自我指认 / □57二、影视书写与新闻建构比对中的中国□□海外安全 / □66第三节 艺术电影对国家形象的深层挖掘与另类表达 / □77一、诗意的纪实——艺术电影的国家形象观 / □79二、边缘中求索——艺术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另类表达 / □81第五章 误读、禁忌、认同——欧美观众对中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读解 / □83节 北美、欧洲市场对中国电影的接受现状及其文化逻辑 / □86一、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的接受逻辑与“破镜”意识形态突围 / □87二、欧洲多元文化主义冲突与中国电影传播的文化表情 / 304三、西方民众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认知话语的质化研究 / 31□第二节 国际电影节展——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交流捷径 / 3□4一、新世纪以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的中国身影 / 3□6二、从世界与中国到世界的中国: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海外获奖中的身份自述 / 336三、文化协商与文化折扣:中国电影海外获奖的尴尬与困境 / 339第六章 分歧、妥协、共识——中西方知识界的想象与解码 / 343节 软实力的彰显、无意识的民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国内学者的思想阐释 / 346一、软实力的彰显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宏观阐述 / 347二、有意识的商业化与无意识的民俗性 / 353三、现代化的自设抑或“自我东方化”的观念危机 / 357第二节 猎奇、恐惧与去政治化——西方学者的认知流变 / 360一、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361二、西方影视学者对中国电影中国家形象读解的文本分析 / 364三、当下美英知识界对中国电影中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基于“对话理论”的质化观察 / 368结 语 / 387参考文献 / 391后记 / 39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战迪,文学博士,传播学博士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曾先后获得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奖新人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理论奖二等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理论奖一等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一、二等奖等奖项。近年来在《文艺研究》《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等CSSCI非常不错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研究方向:媒体文化、影视传播。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