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

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

1星价 ¥48.3 (7.0折)
2星价¥48.3 定价¥6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2526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8
  • 出版时间:2015-01-01
  • 条形码:9787301252611 ; 978-7-301-25261-1

本书特色

★《文化记忆》无疑应当被列入今年面世的思想丰富的著作,作者的见解让读者耳目一新。 ——库尔特·罗伊曼,《法兰克福汇报》 ★这是一本立论不落俗套、论述层层深入,结论让人深思的必读书。 ——克里斯蒂安·迈尔 ★扬·阿斯曼跨越其专业埃及学的界限,对古代文化进行了纲要性的解读。不仅如此,书中深邃的剖析和令人信服的论证对我们正确理解当下自身的处境将大有裨益。 ——阿尔贝特·冯·西恩丁格,《南德意志报》 ★该书深刻阐述了记忆.身份和文化延续性之间的关系。阿斯曼认为,传统应当被视为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正典和经典的确立是传统得以延续的先决条件。 ——戈尔丁·琼克,《元神》

内容简介

记忆问题是历史研究中的新领域,丛书中已经收入一本讨论社会记忆问题的文集,本书之论题为文化记忆。本书的译介将会促进国内史学界对记忆问题的深入研究。两位作者是夫妻,都以研究文化记忆问题而闻名。应丛书主编之约,两人从两本专著中选取部分章节,合编为一书。原著分别为Jan Assmann的Das kulturelle Gedaechtnis.(Munich: C.H. Beck, 2nd Edition 1997)和Aleida Assmann的Erinnerungsraeume.(Munich: C.H. Beck, 3rd Edition 2006)。

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
前言
导论
**部分 理论基础
**章 回忆文化
绪言
一 对“过去”的社会性建构:莫里斯·哈布瓦赫
二 集体回忆的形式——交往记忆和文化记忆
三 文化记忆的类型:“热”回忆和“冷”回忆
第二章 书写文化
一 从仪式一致性到文本一致性
——卡农:如何界定此概念
第三章 文化认同和政治想象
一 认同、意识和反思性
二 民族的产生作为对集体认同的基本结构的升级

第二部分 个案研究
绪言
第四章 埃及
一 埃及书写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 充当“法则”的王朝后期神庙
第五章 以色列与宗教的发明
一 作为抵抗手段的宗教
二 起到回忆作用的宗教:《申命记》作为文化记忆术的范例
第六章 法律精神促成历史的诞生
一 表现为惩罚与拯救的历史
二 以意志神学为标志的历史被神学化:从“超凡的事件”到“超凡的历史”
第七章 希腊与思维的规训
一 希腊与书写文化的结果
二 荷马与希腊民族的形成
三 接合性:希腊的书写文化与思想进化

结语 文化记忆理论概述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内容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 这一点的正确性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无需对此再作强调。今天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相比较而言,人类的这种“原始本能”在某些社会或者文化中发展得更为充分?①此外,这种人类拥有的本能或者说意愿——假定人类真的拥有这些——在某些社会中,不光是远没有被发展起来,甚至是出现了完全与之相悖的行为。因此,我怀疑这所谓的历史感是否真的存在,并认为文化记忆这个概念显得更为谨慎和合适一些。和尼采一样,我的出发点是,人类的记忆在自然状态下的*根本形式是遗忘而非回忆,而回忆、对过去本身及对其产生的研究和梳理的兴趣,才是需要被阐释的问题。我认为,与其谈论一种特殊的意愿或者本能,不如在具体情况中探寻为何人们会着手去关心自身过去。首先,我可以确定的是,相比较而言,对过去的兴趣起初并未表现为一种对“历史”的特殊兴趣,它首先是普遍而具体表现为对论证合法性、证明正当性、达成和解、做出改变等的兴趣,而且其发挥作用的框架可以用回忆、传承和认同来圈定。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考察历史回忆的镇静作用或者刺激作用,或者说,这其中那些起到阻碍作用的成分和起到激发作用的成分。古埃及文化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例子,因为我们在那里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过去以无与伦比的壮观姿态出现在人们眼前,他们拥有详尽的编年史和法老名单,然而,他们却几乎从未真正着手去研究过去。2.“冷”的和“热”的类型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要回溯到列维斯特劳斯及其对“冷社会”和“热社会”的区分,肖特也曾探讨过这一问题。列维一斯特劳斯认为,冷社会追求的是“可以借助于自身的社会机构,用一种近乎自动的方式,将历史因素对社会平稳和连续性可能产生的影响消解掉”。①他在别处提到这个问题时,谈到了一种“智慧”。“冷”社会“似乎获得或保有了一种特殊的智慧,每种试图通过进入历史来获取些什么,并以此改变社会结构的尝试,都会遭到这种智慧令人绝望的抵抗”。而与此相反,“热”社会的特点是“永不知足地追求改变”,它将自己的历史内化,从而使其成为发展的动力。但是,相对于“无历史性”和“缺失的历史意识”来说,“冷”不光是另一个词语或比喻,列维一斯特劳斯所说的“冷”不是指缺乏什么,而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工作,它同时拥有一种特殊“智慧”和专门“机构”。冷并不是文化的零起点,冷是被生产出来的。它涉及的不光是这个问题:社会在何种范围内、以何种方式创立了一种历史意识,它同时还涉及另一个问题:社会在何种范围内、以何种方式、借助于哪些社会机构和社会机制,实现了“冻结”变迁的目的。“冷”文化并非遗忘了那些“热”文化回忆着的内容,而是生活在另外一种回忆中,为了这种回忆,“冷”文化有意不进入历史之中,而“冷”回忆恰好服务于此。 ……

作者简介

  扬·阿斯曼(Jan Assmann),国际知名埃及学专家,现为德国海德堡科学院院士,兼任德国考古研究所、德国历史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研究员。从1970年代起组织有关记忆问题的跨学科研究,开创“文化记忆”理论,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