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73089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117308991 ; 978-7-117-30899-1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医大师文丛》系列,丛书汇集诸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医论医话、医案精华,是他们几十年临证的心血凝聚,是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升华之物,其精辟之论、金石之言,弥足珍贵,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也是现代医史文献研究的珍贵资料。本套丛书的出版,必将进一步传承岐黄薪火,弘扬中医学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疑难杂症学验俱丰,见识独到,彰显了中医疑难杂症的特色与优势,历经多年积累,学术思想体系已经构建,病案十分丰富。
目录
**章 疑难杂病的概念
第二章 疑难杂病的临床特点
第三章 疑难杂病的病因特点
第四章 疑难杂病的病机要点
第五章 疑难杂病的辨治要点
第六章 疑难杂病的治疗策略
第七章 疑难杂病处方用药经验
下篇 各论
**章 甲型H1N1流感辨治经验
第二章 病毒感染性高热辨治经验
第三章 重型肝炎辨治经验
第四章 流行性出血热辨治经验
第五章 哮喘辨治经验
第六章 咳嗽辨治经验
第七章 失眠辨治经验
第八章 高血压辨治经验
第九章 冠心病辨治经验
第十章 高脂血症辨治经验
第十一章 动脉粥样硬化辨治经验
第十二章 心律失常辨治经验
第十三章 内伤头痛辨治经验
第十四章 中风辨治经验
第十五章 慢性腹泻辨治经验
第十六章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经验
第十七章 肠易激综合征辨治经验
第十八章 便秘辨治经验
第十九章 慢性乙型肝炎辨治经验
第二十章 肝硬化辨治经验
第二十一章 慢性肾衰竭辨治经验
第二十二章 内伤发热辨治经验
第二十三章 盗汗辨治经验
第二十四章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辨治经验
第二十五章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治经验
第二十六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辨治经验
第二十七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治经验
第二十八章 类风湿关节炎辨治经验
第二十九章 食管癌辨治经验
第三十章 颅内恶性肿瘤辨治经验
第三十一章 原发性肝癌辨治经验
第三十二章 支气管肺癌辨治经验
第三十三章 颤证辨治经验
第三十四章 多发性骨髓瘤辨治经验
第三十五章 恶性淋巴瘤辨治经验
鸣谢
节选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治疑难杂病方略(第2版)》: (七)瘀热相搏,不唯外感 20世纪70年代后期,周老曾对瘀血学说及活血化瘀治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温课,结合临床实践认识到必须根据中医理论,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针对形成瘀血的病理因素、血瘀的病变部位,采用具体的治法,才能彰显中医活血化瘀这一治则的优势,提高疗效。与此同时,周老又在临床体会到凉血化瘀法与瘀热相搏证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广泛涉及外感内伤多种急难病证,并从《伤寒论》的“瘀热”一词及“蓄血”证的论述,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的创立,《备急千金要方》所拟的犀角地黄汤治疗蓄血、瘀血,《温疫论》所言“血为热搏”,《温热论》提出的凉血散瘀法等,得到触悟和启发,将“瘀热相搏证”及凉血化瘀治法的应用,从临床引入科研,以“瘀热相搏”主证为基础,根据病证、病位、病理特点,分列若干子证,进行了理论、临床、实验及新药开发等较为系统的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在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的防治中瘀热水结证的提出,到后来在重症肝炎治疗中瘀热发黄证的发现、出血性病症治疗中瘀热血溢证——瘀热型血证的命名、高脂血症治疗中络热血瘀证的提出,以及后来治疗出血性中风中瘀热阻窍证的确立,显示了中医以“证候”为中心的研究特色,先后历时25年,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瘀热论学术思想。 周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在急性外感热病及某些内伤杂病(尤其是疑难病症)发展的一定阶段,许多患者同时兼具血热血瘀见证,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为探求其内在规律,周老通过复习有关文献,推求病理,并经临床验证和实验研究,明确提出瘀热相搏这一临床证候。指出它是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证候类别。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临床实践证明,用此理论指导处方用药,治疗多种疾病中的瘀热相搏证,如流行性出血热、伤寒、支气管扩张、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症、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临床疗效能获显著提高。 瘀热作为一种特殊的病理因素,除了具有瘀和热两种病理因素的致病特点外,尚具有自身的特性。在中医学有关理论中迄今只有零星的阐述,尚无系统专论。由于瘀热普遍存在于多种外感和内伤杂病过程中,尤其是急难重症的病程中。因此,周老认为有必要在总结历代医家有关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升华和发展瘀热学说,形成系统的瘀热理论。有鉴于此,几十年来,周老率领课题组成员从理论、临床和实验三方面对瘀热之中的五大常见证型——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瘀热发黄证、瘀热水结证和络热血瘀证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将这一研究的成果整理为《瘀热论》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1。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以凉血通瘀周老在前人有关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探索,首次在国内提出“瘀热阻窍”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并认为瘀热阻窍是风、火、痰、虚等多种病理因素的基础,从而平内风、外风之争,统主火、主痰、主虚诸说于一炉,使千百年来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更臻完善。在此基础上,周老提出凉血通瘀法是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法。该法不仅能清血分之热、散血中之瘀、折冲逆之势,可止妄行之血、息内动之风,并寓有上病下取、釜底抽薪、顺降气血之意。既不同于仅从局部病理变化着眼,径予见血止血的治法;也有别于当前过分强调瘀血,主张单一活血化瘀甚或破血逐瘀的观点。并研制成凉血通瘀注射液及凉血通瘀口服液配套制剂,分别对该制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凉血通瘀制剂由大黄、水牛角、生地、赤芍、三七、地龙等药组成。方以大黄、水牛角为君。大黄清热泻火、凉血祛瘀、通腑泄热,是历代治疗中风主药之一,河间“三化汤”中即有该品,《神农本草经》谓其能“下瘀血、血闭寒热……荡涤肠胃,推致致新”;水牛角有清热凉血之功。两药相合互补,更能加强凉血化瘀作用。生地为臣,滋阴清热,凉血宁血,更兼散瘀之功,是治疗营血热盛的代表药物,古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均含本品。《本草求真》谓“生地黄……凡吐血……蓄血,其证果因于热盛者,无不用此调治”,可见其效之佳。佐以三七活血祛瘀止血,地龙清热通络。诸药配合,共奏凉血化瘀,通腑泄热之功。临床和实验证明,该制剂有促进脑内血肿吸收、减轻脑水肿、改善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等多种作用。临床研究表明,凉血通瘀注射液和凉血通瘀口服液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制剂稳定,使用方便,无明显的毒副反应,具有高效、速效的特点,适应抢救危重病人的需要,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作者简介
陈四清,男,汉族,1967年出生,江苏射阳人。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医医案学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中医院院级名医。1991年南京中医学院(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1临床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南京中医药大学第1临床医院中医内科学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后备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后备学术带头人,长期致力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和中医药科普文化传播研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继承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嫡传弟子,前后跟随周仲瑛教授临证学习17年,擅长肝炎、肝硬化、肿瘤、皮肤病等疑难杂症的中医中药诊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全国首批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进行大型科普学术讲座30余场,主编的《新农村卫生保健》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中医药科普图书著作奖一等奖”。主持研究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及参编学术和科普专著49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荣获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医药科学普及金话筒奖。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等职。
-
黄帝内经鉴赏辞典(文通版)
¥9.2¥28.0 -
小儿推拿秘旨
¥4.0¥9.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11.9¥39.8 -
民间针灸三百方
¥2.3¥7.0 -
中医诊断全书
¥19.2¥59.0 -
本草纲目
¥27.4¥76.0 -
勾勒姆医生
¥20.7¥59.0 -
内外伤辨惑论-局方发挥
¥2.4¥5.0 -
直到最后一课 生与死的学习
¥26.5¥59.0 -
博济医院百年1835-1935
¥26.6¥70.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5.2¥38.0 -
脉因证治
¥4.8¥13.0 -
黄帝内经素问
¥22.5¥30.0 -
中医手诊图释
¥9.2¥28.0 -
黄帝内经
¥43.5¥68.0 -
神农本草经 本草三家合注
¥19.1¥58.0 -
针灸大成
¥29.2¥65.0 -
外科急救常识图解
¥1.7¥4.0 -
实用伤寒论方证解析
¥19.1¥58.0 -
千金方
¥9.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