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动机与人格
读者评分
4.9分

动机与人格

豆瓣8.9分推荐!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于其中融合了自己的美学思想。

1星价 ¥16.8 (3.7折)
2星价¥16.8 定价¥4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078715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78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48078715 ; 978-7-5480-7871-5

内容简介

  马斯洛*初撰写《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只是想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并没打算挑战现行理论,更没打算标新立异创立一套对立的理论,而只是想通过对更高层次人性的探索来扩展我们对人格的理解(*初马斯洛想给这《动机与人格(32开平装)》命名为人性的高标准)。然而,随后的工作让他发现这是一种新的、具普遍意义的、综合性的人生哲学。这种新的“人本主义”世界观似乎为任何一个,或者说每一个人类知识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等),为每一种行业(如法律界、政界、医学界等),以及每一种社会组织(如家庭、教育机构、宗教团体等)提供了全新的思考方式,而且是更有希望、更鼓舞人心的思考方式。马斯洛在对《动机与人格(32开平装)》进行修订时,他更相信这是一个更普适的世界观、更丰富的人生观。他把这个理论融入在此书中所呈现的心理学思想之中。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因为它将使人、社会、自然以及哲学等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形象。《动机与人格(32开平装)》根据马斯洛《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修订版原文全本翻译,可读性强。

目录

序言

致谢

**章 从心理学角度理解科学研究

第二章 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中心论和方法中心论

第三章 动机理论引言

第四章 人类的动机理论

第五章 心理学理论中基本需求的满足感所扮演的角色

第六章 基本需求的类本能性质

第七章 高层次需求与低层次需求

第八章 精神病致病机理以及威胁理论

第九章 破坏性是类本能的吗?

第十章 行为的表达属性

第十一章 自我实现的人:一项对健康心理的研究

第十二章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第十三章 个体认知及一般认知

第十四章 无动机以及无目的反应

第十五章 心理治疗学、健康与动机

第十六章 正常与健康,以及价值观

附录1 积极心理学所带来的问题

附录2 整体论动态心理学、有机体理论,以及综合征动态心理学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动机与人格》:在婴儿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对各类身体不适的直接反应。有时候,这些病痛本身似乎具有直接的威胁性,似乎让孩子感到不安全。比如说,呕吐、腹痛,或者其他剧烈的疼痛似乎都会让孩子改变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在这种痛苦的时刻,在那个孩子看来,整个世界突然变了,一下子从阳光灿烂变成暗无天日,比方说,成了一个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地方。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所有原来稳定的一切,一下子都变得不稳定了。所以一个因为吃了变质食物而生病的孩子,可能在一两天里都会恐惧缠身,噩梦连连,而且还会要求得到在他生病以前从未要求过的额外保护和安慰。近来的一些关于外科手术对儿童的心理影响的相关著作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见参考文献270)。儿童对安全感的需求,还有另一个表现,即,他希望日常例行活动规律不会被中断,或者希望有某种固定的节奏。他想要的似乎是一个可预测的、有法可循的、有秩序的世界。比如,父母亲做的事有不公正、不公平,或者是不一致的情况,似乎都会使孩子感到焦虑,并产生不安全感。这样的感受可能并不完全是由于不公正的事情本身,或者因为不公正的事所造成的疼痛,而是因为受到这样的对待会让孩子产生这个世界看起来不可靠、不安全或不可预测的危险。年幼的孩子似乎生活在一个系统中会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至少是具有固定不变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有某种程序、某种例行活动规律,一些能预料的东西,不仅是现在,而且会延续到未来。儿童心理学家、教师以及心理治疗师发现,有限度的许可,而不是不受限制的许可可能对儿童的成长更有利,而且可能也正是儿童更需要的。可能我们这样说更准确,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有组织的、结构化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缺乏组织性和结构性的世界。父母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以及正常家庭的组织结构都是没有争议的。家庭成员的争吵、肢体冲突、分居、离婚或死亡可能尤其令孩子感到恐惧。同样的,父母对孩子大发脾气,或者做出惩罚的威胁、骂他、粗声大气地跟他说话、粗暴地对待他,或者实际进行体罚,这一切有时会让孩子惊恐万状,胆战心惊;因此我们必须假定,这些给孩子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皮肉之苦。虽然在某些孩子身上,这种恐惧可能也代表害怕失去父母的爱,但遭到父母完全厌弃的孩子也会产生这样的恐惧。他们依恋令人憎恶的父母似乎更多纯粹是因为要得到安全感和保护,而并非是希望得到爱。一般的孩子在面对全新的、不熟悉的、陌生的、不可控的刺激或情境时,常常会做出遭遇危险或恐惧时的反应,比如说,走丢了,或者甚至是短时间与父母分离,面对新面孔、新环境,或者新任务,看到陌生的、不熟悉的或不可控的事物,面对疾病或死亡。尤其是在这类情况下,孩子慌乱地抓紧父母,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了父母作为保护者的角色(这与父母所扮演的食物提供者和爱的给予者的角色迥然不同)。通过此类以及类似的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的儿童,以及我们社会中普通的成年人,虽然没有孩子那么明显,但都普遍更喜欢一个安全有序、可预测、有法可循、有组织的世界,一个可控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会发生意料之外的、无法控制的、混乱不堪或其他危险的事情;在这个世界里,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有强大的父母或者其他保护者能使他们免受伤害。在儿童身上很容易发生这些反应,从某个方面来看正说明了,在我们的社会中,儿童的感受是多么不安全(或者说他们是在一个糟糕的世界里被抚养长大的)。在一个没有威胁的,洋溢着爱的家庭里被抚养长大的孩子通常不会有我们所描述的那种反应。在这样的孩子身上,危险的反应往往源于连成年人也会认为是危险的事物或情境。在我们的文化中,健康和幸运的成年人,安全方面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和平稳定、平稳运行的良性社会,通常都会让其成员感到足够安全,不会受到野兽、极端气温、暴力袭击、谋杀、动乱、暴政等的侵害。因此,从非常现实的角度看,一个人身上的活跃动机里不再会有任何安全上的需求了。正如一个吃饱喝足的人不会觉得饿一样,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也不再会时时觉得危险环伺。如果我们想直接观察到这样的需求,我们就必须去看精神错乱的人,或者接近精神错乱的人,观察从经济和社会角度看的失败者,或者把目光投向发生社会动乱、革命,或者权威崩塌的社会。介于这两个极端情况之间的,我们可以认为,安全感需求的表达只会出现在这样一些现象中,例如,一般人都希望找一份能做一辈子的工作,并有保障,希望有个储蓄账户,有各种类型的保险(如医疗保险、牙医保险、失业保险、伤残保险、养老保险等)。其他更宽泛地试图在世界上寻求安全感和稳定性的例子还体现在,非常常见的偏爱熟悉的而不是不熟悉的事物,或者说偏爱已知的而不是未知的事物。那种想用某种宗教或世界观把宇宙,以及宇宙里的人统一为一个令人满意的、和谐和有意义的整体的倾向等等,多多少少也是出于对安全感的需要。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一般科学和哲学也看作部分源于安全感的动机(我们稍后会看到科学、哲学或宗教的背后还存在其他动机)。要不然,安全感需求成为有机体活跃的和占主导的动机就只会在发生真正的危急时刻,比如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犯罪浪潮、社会的无政府状态、神经症、大脑损伤,权力机构的解体、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中等。我们社会中的一些神经症成年人,从许多方面来看,都很像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渴望安全的样子,虽然这种渴望在成年人身上的表现形式较为特殊。他们的反应往往好像是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面对让人难以抵御的威胁,未知的、心理上的危险。从他的行为来看,就好像一场浩劫会随时降临,也就是说,通常他的反应往往就像是在面对危机。他对安全感的需求的具体表达形式往往是寻找一个保护者,或者是寻找一个强者,可以让他依靠,或许就是像希特勒那样的“元首”。……

作者简介

  陈海滨,资深译者,生于1974年,祖籍上海。199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从事笔译20多年,其中担任财经新闻编译两年,某知名美资战略咨询公司专职笔译10多年,图书自由译者5年多。2018年成立翻译工作室。出版作品:《未完工的宇宙》《克隆版大脑》《回归之路》《旋木情缘》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