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夏书系: 所遇美好皆教育

大夏书系: 所遇美好皆教育

1星价 ¥34.9 (7.0折)
2星价¥34.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163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76016338 ; 978-7-5760-1633-8

本书特色

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善美 唤醒生命的原动力 1.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校长唐文红全新力作。 2.作者从教30多年来的思想感悟和教育记录,文笔优美,充满爱和温暖。 3.四色印刷,小巧精致,给读者美好的阅读感受。 推荐文章: 每一个学生就是整个学校 教会孩子浪费时间 向建筑师学当校长

内容简介

《所遇美好皆教育》围绕“美好教育”的理念,结合一线多年的实践智慧,深入浅出地阐述教育是传承高贵、照亮生命的美好事业。本书分为三编:美好之思:教育何为;美好之行:看见孩子;美好之智:一起成长。既有作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心路历程;又有从校长的视角出发,阐释如何践行“每个孩子就是整个的学校”的办学理念;还从心理学的维度出发,敏锐地捕捉到一线教师和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并给予专业的帮助。

目录

001 序 教育可以如此美好
上编 美好之思:教育何为
003 教育何为
009 为与不为
018 何谓美好教育
021 教育,怎么让生命美好
028 个性、天性、人性
033 生命、生活、生趣
038 遵循常识,创造奇迹
044 每一个学生就是整个学校
047 爱,不要太满
052 天地容我“懒”
057 香港基础教育印象
中编 美好之行:看见孩子
065 “看见孩子”的三重境界
071 卓越的校长育“神”
079 管理者的“六脉神剑”
085 美好教育的创造者
090 自然的力量
094 教会孩子浪费时间
098 认真对待玩耍
105 春天来了,我们去春游吧
108 请记住学生的名字
111 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117 玉兰花开,优雅绽放
122 这个清晨,你笑起来真好看
下编 美好之智:一起成长
131 我们,一起成长
138 学校管理的三重境界
143 成语里的管理智慧
149 向建筑师学当校长
153 像设计师一样做校长
158 “五I”教学:看见生命成长
165 打通知识的“小房间”
171 少则得,多则惑
174 作业破冰,学生乐起来
181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188 学校,请多给教育仪式感
193 附录 美好之访
193 美好的教育是怎样的
206 友好校园,美好教育
展开全部

节选

教会孩子浪费时间 有一篇推文吸引了我的眼球——《中国人*缺的教育,是学会浪费时间》。文章说我们越是精确计算时间,越想每一分钟都有价值产出,就会越背离生活的美感与真实。 古人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珍惜时间,是站在宏观的角度认知时间,并没有把时间精确分割并计算单位时间的价值产出。时间跨度应该是一种空间概念,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比例分配,做时间的规划师,而不是被绑架者。 现实情况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包办了孩子的时间。学校有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家庭有家庭的作息时间表。孩子们被驱迫着做无休止的功课、接受课外辅导,没有一点儿玩耍的时间。没有休息的时间,没有游戏的时间,更没有偷懒和自由呼吸的时间,孩子好似上紧了发条的时钟,一刻不停地旋转着。学校和家庭制定的时间表贯穿着权利逻辑,是对人的肉体的操控,导致肉体丧失了精神和理性。教育时间设计中的*大弊端是“满”和“精细”,导致了机械化和碎片化的人生。我们呼吁把时间还给孩子,教会孩子浪费时间。 其实,浪费时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时间利用。约翰??列侬说:“所有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能算作浪费。”当孩子们把时间投入喜欢的事情上,他们收获的是兴趣、友谊、品质等综合能力。孩子每天花一两个小时打篮球,可强身健体,又可磨炼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孩子每天花时间画画,看似无用,实则是在构建自己的想象空间,培养审美能力,他的绘画经历将被运用在文学、音乐、建筑等学习体验中;瓢泼大雨时,室内根本无法上课,老师干脆停下来,让孩子们静坐听雨,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教学生要有从容的心境;带孩子去郊游,孩子们玩得开心,更关键的是触摸到了自然的节律,感受到了自然的生命活力,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这就是典型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把当下的时间放空,未来的时间才有发挥的可能。与其说是挥霍时间,不如说是增加了挥霍的附加值,真不希望把“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遗憾留给*需要挥霍时间的孩子。 因此,智慧的教师和家长懂得给时间做减法。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家长、老师恨不得一天有25个小时让孩子学习,尽管对学生的在校时间有明确规定,但课外辅导、兴趣班仍占去孩子大半的休息时间。但是不是学习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呢?对教育而言,应该对时间做减法。卢梭语重心长地告诫道:“*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对孩子时间的压榨,体现了教育的急功近利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心态,孩子被放在时间的“真空”里,怎会有空间的拓展,更不要奢求精神的独立和自由成长。这种畸形的成长过程会导致孩子的精神缺钙,这就是高学历的人缺乏生活能力和很难适应社会现实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父母经常会忘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儿童没有时间当儿童,少年没有心情做少年,成人没有空间为成人”,林清玄也如此警醒我们,“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没有时间当儿童,没有游戏、歌唱与笑闹,我们可以预见二十年后,我们的社会将会没有诗情、没有文学、没有音乐,也没有文明。”当一味给孩子做教育时间的加法,就是误用光阴,即使不远离智慧,也难做生活的强者。教育时间的此消彼长,绝不是用多和少去衡量,因为它决定了精神空间的宽广度。 常听到家长抱怨:“两个小时了,你才写了这么一点点。”对孩子来说,两个小时仅仅是一个概念,他的时间节律完全根据自己的认知去掌控,这也是孩子通过时间维度去认识事物,并建立起自己感知事物的思维和方式。所以,“有一种快是妈妈觉得很快”成为调侃语。时间是一种抽象的维度,孩子对时间的感知也是自我塑造的过程。写了两个小时不是磨蹭,而是他认知事物的节奏使然,记住的是“我写了什么”,而不是“我花了多长时间在写”。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连吃饭都用快餐来解决。人们拼命追赶时间,“忙”成为常态。“忙”,左面是心,右面是亡。人太忙,心就丢失了。所以,要想活得美,首先要懂得停下来,懂得浪费时间。浮士德在生命结束时说:“真美啊,你停下来吧。”李渔写过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怎么停下来?不妨多一点闲暇。学校(school)一词*早来自古希腊语,意思就是闲暇,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爱因斯坦说:“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多一些闲暇,就多一些创意的生发。自习课、社团课、趣味运动时间、快乐电影时间等,让学习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就是给孩子咀嚼时光、涵养智慧的机会。 教育闲暇就是要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没有闲暇,就没有自由发展,就没有对世界深刻而独到的感悟、体认和把握。兴之所至的自由阅读,超越功利的精神漫游,放下压力的沉思冥想,*有可能创生独到的思想……这些才是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的“教育”。 学校有灵性,教育有温情,师生有生气,首先要从时间上做文章。我们乐于挥霍的时间都在以另一种方式回报我们;给时间做减法,就是给精神成长的空间做加法;当我们放慢时间节奏,就收获了一路美好;教会孩子浪费时间,就是在教会孩子利用好时间。

作者简介

唐文红,深圳市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总校长,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首批科研专家。被授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地理教师、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倡导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首创并践行“美好教育”理念。科研成果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和参与10余项国家及省级课题研究并获奖。发表论文50余篇,曾出版教育论著《且行且思》。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