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魂拷问与诗化意象:王晓鹰导演艺术研究

灵魂拷问与诗化意象:王晓鹰导演艺术研究

1星价 ¥108.9 (5.5折)
2星价¥108.9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40506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8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104050681 ; 978-7-104-05068-1

本书特色

王晓鹰作为中国戏剧导演,经历了中国新时期以来戏剧的各个重要发展阶段,是一个经验与理性相得益彰、实践与理论良性循环、纯粹与跨界并行不悖的艺术家。导演话剧、歌剧、黄梅戏、越剧、舞剧、京剧、昆剧、音乐剧等剧种的剧目。 他的两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一部谈“假定性”问题,聚焦的是舞台创造的前提性和立足点;一部把“假定性”作为创造前提去谈演出呈现的美学结果——“诗化意象”。 本书诠释他所提出的舞台艺术理论,他获得的观念和建立的理论信心,通过实践经验来总结。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理论,阐述了现实题材的戏剧创作的重要性。 本书的出版*为有效地指导专业学生创作实践,为学生和相关爱好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学习素材。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文章主要是王晓鹰20多年的艺术创作作品的研究,分为研讨专论、剧目评说、早期关注、学生论文四部分,部分收录了几十篇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王晓鹰导演艺术的评价和研究性文章。第二部分收录了几十篇对王晓鹰执导的一些有名剧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第三部分是对王晓鹰早期作品的一些分析。第四部分则是一些学生关于王晓鹰作品的研究论文。四个部分充分研究了王晓鹰不同时期的导演风格和艺术特点。

目录

一 研讨专论
新世纪杰出导演研讨会
——王晓鹰:创造诗化的舞台意象
开场白
话剧,*后的诱惑
王晓鹰导演艺术的特色
王晓鹰导演艺术的主张与追求
让经典剧目成为主流
“高高托起‘人’”的舞台表现手段
王晓鹰——活跃在戏剧舞台上的多产导演
成败兴衰“戏剧观
新时期戏剧史上的王晓鹰
王晓鹰的意义
意象与表现
关注灵魂与追求诗化意象(略)
新时期戏剧史上的王晓鹰
王晓鹰的价值与意义
王晓鹰的导演价值
面对王晓鹰 面向戏剧的未来
拷问与“灼伤”灵魂的戏剧
——“王晓鹰导演作品展演月”研讨会
拷问与“灼伤”灵魂的戏剧
艺术全面成熟有望成为大家(略)
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戏剧
是什么使我们心灵颤栗
精彩纷呈王晓鹰
思想是话剧的灵魂与力量
“极端性”下面的坚守
王晓鹰的两大功绩
关注和拷问灵魂的戏剧
——王晓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序
王晓鹰的忧思与哲思
——《戏剧思考——王晓鹰戏剧文集》序
艺术全面成熟有望成为大家
——从“王晓鹰导演作品展示月”说开去
假定性·戏剧时空·舞台意象与王晓鹰
王晓鹰印象:艺术探索与中国话语
……
二 剧目评说
三 早期关注
四 学生论文

王晓鹰:与人生对赌
附二
王晓鹰简历
王晓鹰主要导演作品创作年表
代后记
心存感激
——在“新世纪杰出导演”研讨会上的致谢辞
展开全部

节选

  《灵魂拷问与诗化意象:王晓鹰导演艺术研究》:  王晓鹰的导演艺术素以“表现”著称。他认定戏剧的假定性本质,不用求真的生活幻觉去掩盖、削弱其假定性,而是运用、强化假定性去超越生活表层的真实,以求更强烈、更充分、更浓郁,因而也更鲜明地传达作品的哲理与诗情。这般哲理诗情只有构成了情绪感染力和视听冲击力的感性形式,“表现”之美、假定性的魅力才能真正得以实现。《霸王歌行》可谓把“表现”运用到极致之作。戏中的霸王并非照着求真的历史人物去写,而是诗化了的霸王的幽灵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戏的结构时空穿越,角色人称置换,故事的叙述和演绎都很自由,每个结点都在着力表现霸王不恋权势,光明磊落,至情至性,维护尊严和超然物外的人性与人格之美。王晓鹰导演立足于这个戏的品性,以出奇制胜的形式和出乎观众想象和意料的艺术语汇,使戏的假定性和写意性几达极致。于是我们看到一人扮演13个角色,所有的道具都一览无遗地放在特制玻璃料筐里,连台阶、平台都远离真实感而用玻璃搭建,虞姬从演员到角色都以京剧青衣全扮,在多幅纸质条幅的悬挂和平展全铺的纸质台面上,多种血染的导演语汇不仅触目惊心,而且鲜明而又强烈地诠释和表现着虞姬和霸王要从血的争斗中走出,去过宁静生活的向往……还没有一出戏让我感到王晓鹰对假定性、表现性运用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地步。  我还从《深度灼伤》中看到了王晓鹰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的拓展。从文本看,这是一出以写实风貌出现,政治批判性很强的戏。王晓鹰从他的戏剧理念出发,着力于揭示在非常政治背景和政治事件中人的生命状态和人性、人格的变异。这出戏需要纪实风格的演出。王晓鹰对这出戏的基调采用生活流风格。戏的主人公是斯大林时期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他居住的那幢豪宅原本属于旧俄上层人士。政权易帜,屋主换位。曾经的贵族则抚今追昔,在矜持和彬彬有礼的外表下百感交集。时间长了,故态复萌,曾经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出现了。在这有点感伤的怀旧情调下和不失文明的应酬中,王晓鹰让我们看到隐含在生活流之下的政治、思想、情感的差异、对立和冲突。有时公然辩论,更多的是靠细节处理、神情、眼神、形体、调度来表现。在表面的平稳下将军的胜利者姿态,他对他们的鄙视、格格不入乃至于反感和敌视,传达得清晰分明。有的处理可以看成合乎生活逻辑的表现性艺术语汇。如在不乏温馨的生活氛围中,至少三次大声传来大喇叭的广播,让人想起身处集体农庄的情景。我理会这是导演有意打破表面的平静,制造出不和谐,产生间离效果。  戏的危机、转折所形成的高潮处具有巨大无比的能量,哲理性的思辨和不可抗拒的情感冲击力喷薄而出。剧中所有的人都逆位而转:功高爵显,无限忠诚,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将军成为冤案牺牲品,来抓他的恰恰是当年他送去当细作抓白俄军官的人,老宅原主人的学生。将军的妻子似乎已经归顺了丈夫,当父亲的学生、自己的初恋对象再现身边时她旧情复燃,把愤怒的怨言抛向丈夫。待她看清昔日恋人、这个双重变节分子卑劣的人性和凶恶面目之后,已经追悔莫及。对人性的变异,除那个孩子外,戏里一千人等无一例外。对有些次要人物和细节处理,王晓鹰也悉心相待。如有点喜剧色彩的送货司机,误找误撞,见证了将军被抓时刻。在初见将军和得知他倒霉,瞬间两副面孔。将军在被捕前穿上了将军服,所有人,从岳母到用人都无比敬仰地向他行军礼。转瞬间,将军被捕,不知所措。这讽刺性场面,是导演的人性批判态度。在命运倒置覆盖到对立双方的每个人,把人性的变异刻画得那么意味深长,这个戏和王晓鹰的导演处理,令人难以忘怀。  ……

作者简介

  沈梅,编审,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专业。先后任中国戏剧出版社副社长,文化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社长。曾策划组稿、责编、终审书稿千余部。  参与责编的《中国京剧史》(上中下)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首届“全国优秀艺术类图书奖·一等奖”;《演员濮存昕》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类图书奖·三等奖”。  主要文章:《戏曲图书六十年发展述评》《也谈戏曲理论研究误区》《京剧表演的实物鉴证——京剧戏衣》《突显场上艺术的(中国京剧史)》《(牡丹亭)畔踏歌声》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