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4093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86页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17409304 ; 978-7-5174-0930-4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回顾廉政公署创立、运作的社会背景及香港腐败法律制度 ; 其二, 以法律和社会学的视角阐述腐败预防机制成功运作的各种因素, 包括政治意愿、组织能力、法律执行、市民心态等各个方面, 均进行了分析 ; 其三, 从管理学、社会学结合的角度, 讨论了社会治理与反腐败、腐败预防之间的关系, 其中以专门形式讨论了腐败预防与社会良善治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后一章对专门反腐败机构的运作的限制和能力边界进行了探讨。

目录

序章 第1章 概念、路径和制度 概念 反腐路径 反贪机构模式 成功要素 **部分 殖民统治时期的腐败与反腐败 第2章 早期的腐败:1842—1973年 反腐败的*初尝试 《防止贿赂条例》 葛柏事件 廉政公署的创立 第3章 危机与挑战:廉政公署成立初期 部分特赦及其后果 争取民意支持 非法佣金引发争议 资金与分区办事处 第二部分 反腐败的成功要素 第4章 政治意愿 政府的承诺 政治意愿的体现 第5章 组织保证 廉政公署的结构和功能 工作人员的招聘与选拔 责任与忠诚 第6章 法治为本 依法治腐 对“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的处理 强化和完善法治 第7章 腐败认知和反腐宣传 社会认知的重要性 对腐败的认知 对廉政公署的认知 第8章 良性循环 能力 效能 信任 制度化 第三部分 反腐败与社会治理 第9章 走向善治 反腐败与善治 反腐败与经济发展 反腐败与建构社会信任 第10章 面对挑战 选举舞弊 跨境腐败 官商串谋 第11章 比较视角 反贪机构的困境 香港模式的适用性 注释 参考书目 译者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澳)施易安(Ian Scott),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兼职教授,在该校执教多年。曾执教于香港大学,担任政治及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后任教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香港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道德、廉政治理和腐败问题等,发表专著多部及大量学术论文。同时也担任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公婷,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教授、复旦大学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及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聘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廉政建设、公共治理和政府制度。在政治学与公共行政学的中外期刊上发表百余篇论文。曾多次主持香港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的研究课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