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黄明哲正解《庄子》

黄明哲正解《庄子》

1星价 ¥23.4 (6.5折)
2星价¥23.4 定价¥36.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22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5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101152258 ; 978-7-101-15225-8

内容简介

庄子的思想,自来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归宿之一。庄子首倡天人合一、万物共生,从价值上超脱了名利喧嚣的单一取向,为后人开创出多元共存、自得自在的文化意境。在社会内卷、观念割裂的今天,人们呼唤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选家园,庄子的思想,与当代社会具有某种内在的呼应关系,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深刻的疗愈作用和精神启迪意义。本书内容包括《庄子?内篇》七篇。为了凸显读者立场,每一篇均包括:1.导言,提示主题思想;2.划分板块,提示阅读逻辑;3.正文解读,完整解读。4.结语,联系现代人生,拓展和提升主题。内七篇涵盖了庄子的完整思想体系,也展现了庄子寓言的独特魅力。其中,《逍遥游》主要讲述小知、大知、至知三重境界,展开“逍遥”的主题。《齐物论》以人籁、地籁、天籁三重境界为引,分析人类认知的误区,提出“天地共生,万物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养生主》以庖丁解牛为载体,讲述“以无有入有间”“游刃有余”的解构矛盾的行为方式。《人间世》探讨与权力的相处之道,提出“虚己待物”的乱世存身之理。《德充符》通过几位残障人士的话语,提出忘情忘形、内心与道相通的人生价值。《大宗师》讲述以自然为师,以存亡一体、与造化为友的人生态度。《应帝王》,则承继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讲“顺物自然”、不言之教的为政主张。

目录

前言1

**节 生命的三重境界

第二节 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三节 无极之境,傲慢来自眼界局限

第四节 追寻姑射神人,尧寻找逍遥之境

第五节 大器不用,乘之悠游于江湖

第六节 庄子透露了古道术的秘密

第七节 天人合一,我们需要修复认知的Bug

第八节 坐忘之道:人籁、地籁、天籁的提出

第九节 大智慧与小心机,谁更幸福

第十节 生命是一场流变,真我何在

第十一节 抱住成心,何谈真理

第十二节 道枢环中,跳出“彼此”“是非”的窠臼

第十三节 万物本来一体,何须“白马非马”

第十四节 自然本来完整,局限在于人的认知

第十五节 平常心是道,成败只是演化的过程

第十六节 得失一体两面,成长是一场蜕变

第十七节 以艺入道,先要超脱门户之见

第十八节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第十九节 人间立言的八种方式

第二十节 不讲武德,还是谦虚自守

第二十一节 个性天成,不可强制求同

第二十二节 趋吉避凶,何如清静纯一

第二十三节 天道眼光,在万物协同中实现成长

第二十四节 庄周梦蝶,平行世界中的多维人生

第二十五节 生生不息,提升人生境界的五种修为

第二十六节 生活需处变不惊,处世需顺变应时

第二十七节 中道养生,打通生命运作的双循环

第二十八节 庖丁解牛,专业精神带来游刃有余

第二十九节 众生平等,自我接纳才有健全生命

第三十节 薪尽火传,生命是一种精神传承

第三十一节 把生命从粽子还原成种子

第三十二节 处世的难点,是如何与权力打交道

第三十三节 劝谏他人,先要看清自己

第三十四节 直人快语,为何常常孤立无援

第三十五节 意见领袖,为何招来打压排挤

第三十六节 外圆内方,是影响领导者的正确姿势吗

第三十七节 心斋,扫除自己对社会的固有认知

第三十八节 虚室生白,心境如何影响人生的运道

第三十九节 左右为难,为何还要安之若命

第四十节乘 物游心,高管不要代入老板角色

第四十一节 家族传承,顾问何必螳臂当车

第四十二节 神树自晦,生存与角色扮演的故事

第四十三节 树成材则被伐,祸福之间的换位思考

第四十四节 楚狂人对孔子的忠告:认真你就输了

第四十五节 警惕成功学,创造流畅的人生体验

第四十六节 忘形忘情,精神饱满的自在人生

第四十七节 不言之教,洞察世间变迁的枢纽

第四十八节 鉴之于水,人生不必处处争先

第四十九节 以道相交,朋友间*可贵的是什么

第五十节天 刑难解,人们为何如此迷恋人设

第五十一节 全德之人,坦荡是*珍贵的人品

第五十二节 忘情就是*好的养生

第五十三节 洞察生活的语境,做回真实的自己

第五十四节 以道为师,在流变中传承生命

第五十五节 天人之际,人类认知的两大层面

第五十六节 然来去,真知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第五十七节 真人爱道,抛开是非善恶的干扰

第五十八节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五十九节 大道有情有信,得道的境界无为无形

第六十节 自然法脉,为何真心袒露才是悟道

第六十一节 死生一体,解开生命的倒悬窘境

第六十二节 造化洪炉,众生只是待炼的金属吗

第六十三节 小人君子,君子小人

第六十四节 生死两忘,尊重生命本然的历程

第六十五节 离形去知,与造化同游

第六十六节 开放认知,自然是终极的导师

第六十七节 感悟天道是治世的前提

第六十八节 心物如一,圣人与百姓一体

第六十九节 明王之治,顺万物之自然

第七十节 九渊玄牝,神巫不能测度之道境

第七十一节 用心若镜,胜物而不伤

第七十二节 兴衰存亡,端看体制的智慧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三十三节 劝谏他人,先要看清自己 《人间世》这一篇的故事主角大都是孔子,庄子借孔子的口来谈人应该如何在社会上行走。 本节是**个故事,颜回问于孔子。颜回赤手空拳,想去劝说卫国的暴君,临行前来向孔子告别,于是师生俩展开了一场长时间的对话。 颜回是孔子著名的弟子,元代以后尊他为“复圣”。颜回的德性特别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然颜回生活得非常贫困,但是他始终在追求知识和真理,一直跟着孔子学习,而且过得很快乐。 孔子经常夸奖颜回,称他“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是他看起来有点木讷,但其实非常聪明。他是能够举一反十的人,比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还要机敏。 颜回拜孔子为师,刚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弄不清楚他是聪明还是笨。差不多一年之后,孔子才回过味,然后学生们也回过味:原来他是这么聪明的一个人! 颜回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他觉得越是思考老师的言论,越是觉得老师高大;越是深入去分析老师的言论,越是觉得深不可测;想想老师好像在前面,再看看好像又在后面。这似乎表明,他并没有抓住老师的主要思路。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请行”,意思是要告别,想去一个地方,来问老师行不行。 孔子就问,你想去哪里?“奚之”的“之”通“至”,即去哪里。颜回说,我想去卫国。 孔子问:你为什么去卫国呢? 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刚刚继位,正值壮年,身强气盛,刚愎自用。“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卫君完全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随意地处理国家的事务,却从来不会省察自己的过错。他经常役使老百姓,老百姓满城满城的人死去,数量就像湖边长的野草一样,人命简直如草芥一般! 颜回继续说,我曾经听夫子说过,“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如果看见一个国家治理得很好,应该离开她;如果看见一个国家杂乱无章,就应该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去帮助治理这个国家。所谓“医门多疾”,良医门前患者多。我听了夫子您的教导,觉得特别有道理,想以身作则来做这个事。或许我去了之后能够劝说卫君,帮助卫国恢复正常,让老百姓过上正常生活。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孔子的回答很直接:“嘻!你这是去找牢坐吗?” “若殆往而刑耳”,“若”就是你,“殆”就是似乎、恐怕。你恐怕是去找牢坐吧!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行道之人内心不能够繁杂,不能有私心杂念。颜回你觉得卫国国君是错的,前去劝诫的念头已经像野草一样疯长,斩也斩不断了。但行道之人内心不能这样,因为这会使得各种各样的私心杂念都冒出头来。 “多则扰,扰则忧”,颜回你每天都在这个问题上泥足深陷,无法自拔。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古代那些真正明了大道的人,他们首先把自己调整好了,然后再去帮助别人。 “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颜回你现在满心焦急的样子,能去做良医吗?治病救人的大夫,如果满心着急地去做手术,是会出问题的。 上面这一段,孔子批评了颜回——火急火燎的心态并不是行道之人该有的样子。颜回刚刚甚至还搬出孔子自己讲的话,“治国去之,乱国就之”,想让老师也无话可说。但是作为老师,孔子还是实打实地驳回了颜回的话:你现在心态不行。 接着,孔子继续深入分析。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德之所荡”,意思是德性摇荡。人一旦有一个不能放下的目标,就会迷失本性,失去判断力。听说股票高手都会警告他的学生们,人如果突然有了“梭哈”的想法,就千万不要做交易了。原因就是,一旦人有了全赌进去的想法,说明已经利令智昏了。 “知之所为”,意思是人想用自己的智谋有所作为的时候。孔子问,迷失本性,智计百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德荡乎名”,如果一个人德性上出现摇荡,在那个时代,主要是为求名。还以梭哈的想法为例,梭哈其实并不能保证利益*大化,只是自己证明给自己看——我能做到!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名”。 “知出乎争”,人一旦想用智慧来办事情,也就是心计上来的时候,实际是在想争夺利益。 “名也者,相轧也”,这个世界,求名的人在一块必然是相互倾轧的,这里的道理就像是水涨船高、你高我低。所以,求名的游戏是个零和博弈。 “知也者,争之器也”,心计是大家都拿在手上去争夺利益的工具。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这两者都是凶器,颜回你现在拿着这两个凶器去劝说一个暴君,想要让他改变主意,并不是在行道啊! 虽然目的可能是好的,但如果你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不道”的,又如何用这个“不道”去规劝另外一个“不道”呢?根本做不到! 颜回与孔子的对话,这一节刚开了个头。这段对话很长,寓意很深,而且对现实的职场也非常有参考意义,有些地方可能触及痛点。 颜回一介书生,突然要找一个君王,去劝谏甚至教化人家,这是件极其冒失与唐突的事情。这就像老虎没有招你惹你,你却突然想着要去训虎,而且还要搞联欢演出!这种事情,戏码上都少见。 颜回有大义的立场,很容易让大众感情上倒向他。所以,如果孔子不把这件事点穿了,我们可能根本不会去想,颜回他自身的德性是不是稳固,能力是不是匹配。 这就有点儿像初入职场的人,业绩没啥亮点,意见却很尖锐,这种习惯多少带点儿自我催眠,觉得“我比他们高明,而且我还比他们更高尚”。 诚然,哪个地方问题都是一大堆。但实事求是地讲,与其在没有真正了解的情况下评头论足,不如回过头来,着力搞好自身的修为。 第三十四节 直人快语,为何常常孤立无援 上一节的故事里,我们着实为颜回捏了一把汗。如果他临行前不去见孔子,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为什么颜回临行前要去见孔子呢?笔者认为可能有几重考虑: 其一,尊师重道。孔子的学生出仕,大多要与孔子告别,这是礼节性的。颜回对孔子的感情很深,临行前去告别,仪式上会更隆重一些。 其二,寻求支持。颜回一介书生,如果没有孔夫子的光环加持,基本上没有入世的切入点。孔夫子有不少学生在各国做高官,像子贡甚至在鲁国、卫国做到相国的高位,所以颜回要想迅速接近君王,这些同学的资源是很有效的路径。 其三,寻求认同和表扬。颜回去见孔子的时候,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种求表扬的心态,在学习中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但同时也说明,颜回的学问尚未自成一家。孔夫子正是看明白这一点,才直接点醒他的。 孔夫子对颜回的点醒,在**节中,是“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想帮助别人,首先自己的修为要彻底通透。自己的内心修为没有笃定,就想去纠正别人的德性,结果恐怕不一定好。 那么,如果自己的修为不通透,但人设比较招人同情,比如说,只是简简单单一个老实人、厚道人,去提一些尖锐意见,效果会怎么样?会不会比较容易得到谅解、取得一定的成效?这一节,孔夫子就要回答这个问题。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炫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其有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如果一个人德性特别深厚,信用特别好,那么他一般不会有太高的人气。因此,想依靠厚道、老实来达成劝诫君王的目的,对不起,此路不通,因为没有人气支持。 “名闻不争,未达人心”,如果人不去争功名利禄,那么他的很多想法也不会被大家了解。孔子这句话意味很深:指望依靠美德来办这个事也不可能,因为如果真正按照美德的标准来行事的话,不会得到人心大势。一个普通、没有名位的人,无法得到普遍性力量的支持。 “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炫暴人之前者”,颜回这样一个有德性,但没有人气支持、也没名望的人,去跟一个统治者、一个暴君去说仁义,而且要用仁义去规范他,结果会是什么样?你颜回有什么资格这么做?不是孔子批评你没资格,而是暴君认为你没资格。 而且你还告诉暴君你这么有美德,用你的美德去呛声他的恶行,他在你面前感到特别难受。“是以人恶其有美也”,这个美德就是你颜回的错,因为你是在恶心别人。 “命之曰菑人”,统治者会认为你是个“菑人”,即不吉利的人。 “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让别人觉得不吉利、恶心的人,“人必反菑之”,别人就要给你带来灾难。不具备条件却硬要表现,统治者就会找你麻烦。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接着,孔子再说一重理由。 如果卫君“悦贤而恶不肖”,他有自知之明,喜欢贤人而不喜欢佞臣,还需要你到他面前标新立异吗?需要你这么一个民间的普通书生到他面前去说他治国错了吗?他周围自然会有很多贤达、有适当身份和名望的人帮助他。 “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孔子名声大,君王请孔子讲课,即使有几句难听的话,君王也得耐着性子听一听。现在,你颜回没有受到邀请,主动跑上门去教训人家,相当于专门去踢人家的场子,人家必然要找人来跟你斗,或者挑你的毛病,这叫做“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碰到这种情况,颜回你的目光会闪烁不定,神色却强作平稳,嘴里不断地说着各种掩饰自己的话,别扭得连容貌都变形了,心里还一直着急要怎么样说服卫君。 *后的结果就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只能助长卫君的暴虐。他会杀了你,“顺始无穷”,从此开了他杀好人的先例,好多坏事也会接踵而至、一发不可收拾。 “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所以即使你的劝谏很深刻,如果得不到暴君的信任,结局也必定很难看。 对话到了这里,孔夫子直接指出来,人们在感情上,会倾向于名人的看法。一个老实厚道的人设,突然跳出来提尖锐意见,很容易被反向定位,*后孤立无援。 职场上也是这样,有些人会莫名其妙地说自己很直、讲义气,然后不分场合、不分情况地发表意见,完全不顾别人的脸面。这些人是不是真的直男?我们没法分辨真假,但较劲的状态,大家看得一清二楚。 面对上位者,糊里糊涂地头铁地顶上去,上位者稍稍还击,就可以把他打懵。这种情绪发作的劝谏,是毫无用处的。那种糊涂和慌乱,只会让上位者品尝到痛打头铁小白憨憨的爽脆劲儿,更加看不起普通人,更加刚愎自用。 第三十五节 意见领袖,为何招来打压排挤 这一节庄子说的是关于意见领袖的问题。所谓意见领袖,就是那些善于刺激大众心理的痛点、能够影响大众看法、把握话语权的人。在古代,主要是一些以道德扬名的人。 前面,孔子分析了一件让人汗毛倒竖的人之常情:在是非争执中,德与名可能都是凶器,如果理解了这件事,也就理解了人情世故本质的一面。 孔子给出了一个两难判断: 一方面,如果你的德性是真实的,就很难出名。一个无名小卒,突然拿着道德准则去要求上级,很容易被认为是出了幺蛾子。另一方面,万一你出名了,实际上也就具备了竞争名位的力量,这时候,上位者确实会表现出尊重;但同时,你的言行也会对他的政策构成压力。而你不在其位,不一定清楚地知道邦国的真实处境,所以你的意见,很可能只是从理想主义出发。同时因为具有道德上的影响力,很多人都会支持你,这就会给上位者的实际决策构成障碍。 这个时候,你的存在,就成了上位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以德与名,不管它本身是不是好,是不是真的,在社会关系当中,都可以变成竞争杀敌的利器。手握利器,杀心自起。你可能没有这个想法,但别人不得不防范到这一点。这是一个悖论,但这种情况时时刻刻都发生着,这就是很多时候上下关系变得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德与名的威胁,上位者通常要放大招。这一节,就是讲放大招的悲剧。且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庄子讲了两个典故。**个是“桀杀关龙逄”。夏桀是夏朝*后一个皇帝,关龙逄是夏桀的大臣。关龙逄非常忠于夏桀,忠于国家。夏桀耽于享乐,据说他盖了一个酒池子,里面可以泛舟行船。 一次,关龙逄拿了一份地图去找夏桀,告诉他,现在国家各地都在暴乱,情况很糟糕。夏桀本来正在欢乐,突然被指摘,心里非常不高兴,所以没有搭理他。然而关龙逄就一直等,杵在那里不动。夏桀问他什么意思,难道是准备把皇宫当成自己的家吗?关龙逄不回答,就被夏桀投入大牢,*后死于牢中。 第二个典故是“纣杀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叔叔,也是当时的首席执政官。纣王不理政务,成天耽于淫乐,于是比干去劝他,连劝了三天。纣王是一个暴脾气的人,忍了三天,*后跟他叔叔进行了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纣王说不过叔叔,恼羞成怒,干脆蛮不讲理地胁迫比干说,你不是认为自己特别聪明、是圣贤吗?传说聪明的人心有七窍,咱们挖出来看看。 辩论到这个地步,二人的矛盾已经到了没法调和的程度。*后纣王祭出杀招——因为臣子要挑战自己,所以就把臣子处死。 庄子不动声色地说了两个充满杀机的故事。 “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这里的“人”是君王。整句话的意思是,这些名人大臣都是在修自己的德性,用非常谦卑的姿态去获得民心。这种事情本身就为君王所忌——大臣得了人心,君王算什么呢? 大臣得了好的名声,君王杀他,可能都会让他得更大的名声,甚至到了杀都不好杀的地步,心里更是难受! “以下拂其上者也”,有名声的大臣会携着民心去改变君王,强迫君王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君王看到大臣有这样的德性,只好把他排挤掉。“杀”是一个极端的行为,很多时候这种人是被默默地排挤掉的。 “是好名者也”,孔子评论关龙逄和比干,都是好名的人。他们并不是想造反,而是想要话语权。名的本质是话语权——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要站在道德高点,夺得话语权。 庄子接着举例子。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尧攻打三苗、禹攻打有扈的时候,国家内部空虚,像遭受了灾害,老百姓死伤无数;但他们还坚持打仗,这是为什么呢?无非是为求实利、求好处、求利益。 “其求实无已”,他们追求实际利益没有尽头、没有满足。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是皆求名实者也”,关龙逄、比干是求名,尧、禹这两位圣王是求实。 “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名实这两大诱惑,连圣王、圣贤都不能避免,何况你颜回?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虽然这样说,但你肯定有你的理由和方案,你不妨跟我说说。 孔夫子实际上点出了颜回对社会的多重误判: **层误判,以为自己是为别人好的,别人就会接受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别人对事情有自己的判断,我们的判断未必高于当事人的判断。 第二层误判,以为自己讲大义,别人就会尊重自己的意见。实际上,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大义的意识,他们只看着眼前的利益。而且我们自己所说的大义,也可能是一种空洞、难以落实的理想和教条。 第三层误判,是潜意识里,把说服别人当成自己的成功,甚至认定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试想,如果上位者人格有问题,这么做无疑是自取死路;如果上位者人格修养很好,这么做不是欺之以方吗? 所谓触及灵魂容易,触及利益难。这里孔子的看法是一种深刻的洞察:有些人真心地推崇德与名;有些人用德与名来实现自己的存在感;有些人,尤其是上位者,他要追求的是他认为的邦国利益*大化。个人的道德追求,与君王心中的邦国实际利益狭路相逢,可商量的余地其实不大。 那么,颜回究竟明白了没有呢? 第三十六节 外圆内方,是影响领导者的正确姿势吗 这一节的主题,是要讨论外圆内方的正人君子,究竟能不能感化人格缺陷型领导、能不能给自己加分。 前面孔子已经分析了,一个人预设自己是正确的,莫名其妙地到处要教导人,本身就是非常令人厌烦的。书生意气,到处指点江山可以;但竟然头铁地、冒冒失失地去劝谏君王,简直就是送上门去找不痛快。至于用美德和名气这两项武器武装自己的办法,孔子也不看好,因为这是在与君王争夺话语权,会引发深层次的忌惮和排挤。 听到这里,颜回还不服气,他提出了两个方案,总体上,就是外圆内方、不急不躁,用传统经典来说话,感动君王走上正道。这些方案,基本上是一个君子能做的让步的极限了,也足可见颜回的苦心。 那么,孔子是怎么评价这些方案的呢?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 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颜回说:我有个方案,去了之后“端而虚”,即态度特别端正和谦卑,并且“勉而一”,即非常专心地只管好自己这么一点点事,可不可以? 孔子说:不可以,不可能,你这是在装! “夫以阳”,“阳”,假装之意。其实你内心是“孔扬”的,你内心实际非常着急,所以如果做伪装的话,就会“采色不定”,在君王面前的表现会很不稳定。因为你内心是有想法的,而且这个想法非常坚强,所以你是伪装不了的,连常人都能看得出来,更不要说君王了。 “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于其心”,如果你做得好,顺着君王的想法和感觉去做,然后求得君王的包容,或许可以让他能偶尔听从你一两句话。这有什么效果呢?可能连枕边风都不如。 ...

作者简介

黄明哲,哲学博士,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红学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特约专家。二十余年来,潜心于国学研究,在道家、佛家、茶文化等方面有独到观点与真实体验。在京城金融界人士与创业人群中长年举办《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系列讲座,具有较大影响。著有《黄明哲正〈解道德经〉》《茶谱·煮泉小品》《中国佛家》《民俗神韵》《皇家园林》《梦想与尘世——20世纪美国文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