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视听语言——视听元素与场面调度案例分析

电影视听语言——视听元素与场面调度案例分析

1星价 ¥48.3 (7.0折)
2星价¥48.3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224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2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301322444 ; 978-7-301-32244-4

本书特色

本教材既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和研究使用,也适合影视艺术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从视听元素与场面调度等方面入手探究视听语言,以众多经典电影以及当代电影案例结构全书,通过深入细致的案例分析,尝试沟通不同年代、地区的影片,建立纵向或横向的比较,由此强化学习者对视听语言相关知识点、术语、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习者的“视听思维”“形式思维”。 本教材是作者多年高校教学实践的积淀和提炼。作为一部立体化教材,本教材为学习者提供了使用便捷的在线案例资源,还为师生准备了成套的课件资料,让使用教材的师生能够立体化地开展教学活动。 本教材既适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教学和研究使用,也适合影视艺术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目  录
导论  视听元素,场面调度,视听语言 ………………………………………………… 1
  一、 场面调度: 视听元素的设计 ……………………………………………………… 3
  案例1: 无间道 与 无间行者 天台场景比较
    导演对景别的运用: 镜头设计与节奏控制 ………………………………………… 3
  二、 技术演进与媒介发展: 视听语言的电影史渊源及媒介成因 …………………… 5
  案例2: 无间道 天台场景与 火车大劫案 片尾景别切换比较
  镜头调度的力量: 景别反差的节奏作用 …………………………………………… 6
  三、 形式、 风格与文化: 理解影片的三个层次 ……………………………………… 7
  四、 类型化的视听语言: 视听形式的类型化 ………………………………………… 8
  案例3: 无间道 电梯中枪片段与 雏菊 广场中枪片段比较
  技术主义: 形成套路的视听形式技巧 ……………………………………………… 8
五、 影像与故事的取舍: 从 “视听形式” 的角度理解影片………………………… 11
视听元素分析: 影像
**章  画面的构图: 形式分析与意义阐释 …………………………………………… 13
 **节  构图的叙事功能: 形式与意义的因果关系 ………………………………… 15
  案例1: 投名状 庞青云进宫场景
  拉片分析: 从构图形式到意义阐释 ………………………………………………… 16
第二节  构图的叙事功能: 场面调度与节奏改变 …………………………………… 19
  案例2: 雁南飞 桥边男女对话场景
  构图与节奏的动态演变: 场面调度与形式设计 …………………………………… 20
  案例3: 公民凯恩 小木屋对话场景
  “透视三角形” 构图: 更复杂的多人关系调度及变化…………………………… 24
第三节  构图的隐喻功能: 形式技巧及文化象征 …………………………………… 27
  案例4: 断背山 恩尼斯殴打流氓场景
  男性身份认同与个体自由困境: 构图对 “男性英雄” 形象的建构……………… 27
  案例5: 两个只能活一个 __________金城武、李若彤换衣片段
  倾斜构图: 特殊的人物状态与文化心态 …………………………………………… 30
第二章  景别与拍摄角度: 叙事及节奏控制 …………………………………………… 31
**节  镜头的叙事功能: 人物出场时的形象塑造 ………………………………… 35
  案例1: 这个杀手不太冷 里昂出场、“胖子” 出场、警官史丹菲尔出场
“犹抱琵琶半遮面”: 人物出场 “**印象” 的镜头设计 ……………………… 35
  案例2: 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出场与 这个杀手不太冷 里昂出场的比较
  以特写处理人物出场: 制造悬念与细节刻画 ……………………………………… 39
第二节  镜头的叙事功能: 建构人物关系 …………………………………………… 41
  案例3: 间谍之桥 走廊对话场景, 黑社会2: 以和为贵 捉放吉米场景、吉米得到龙头棍场景
  俯仰之间: 高下立判的人物关系 …………………………………………………… 41
  案例4: 投名状 庞青云进宫拜见太后场景
   “不见” 太后的深意: 与权力中心的疏离………………………………………… 47
第三节  镜头的叙事功能: 组合结构与逻辑关系 …………………………………… 49
  案例5: 偷心 开场男女街头相遇场景、 我的父亲母亲 树林中招娣偷看老师场景、 迷魂记 跟踪场景
 “互相看” 与 “单向看”: “视点镜头” 的景别组接规律 ……………………… 49
  案例6: 加里波底 短跑比赛场景
  竞争关系的镜头设计: 以短跑比赛为例 …………………………………………… 58
第四节  镜头的节奏功能: 景别与拍摄角度变化作为控制节奏的变量 …………… 62
  案例7: 偷心 的顶拍镜头、 雁南飞 的顶拍镜头、 满城尽带黄金甲 的大仰拍镜头的比较
  从视觉节奏到心理节奏: 用于制造节奏突变的特殊拍摄角度 …………………… 62
  案例8: 投名状 这个杀手不太冷 老无所依 白日焰火 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顶拍镜头比较
   “妖魔化” 视角: 顶拍对另类人物状态的塑造…………………………………… 65
  案例9: 巴顿将军 开场演讲场景
   “拼图游戏”: 多种景别的组合及其对节奏的控制 ……………………………… 70
第三章  焦距与景深: 技术手段与叙事目的 …………………………………………… 75
 **节  长焦镜头的成像效果与应用: 取舍空间并强调主体 ……………………… 76
  案例1: 我的父亲母亲 树林中招娣偷看老师场景
   “我的眼里只有你”: 长焦镜头的主观效果及实际应用 ………………………… 76
  案例2: 春逝 分手场景
   “渐行渐远渐无书”: 小景深效果对空间的取舍 ………………………………… 77
第二节  短焦镜头的成像效果与应用: 空间呈现与人物造型 ……………………… 80
  案例3: 堕落天使 路边店场景
   咫尺天涯: 短焦镜头对现代都市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塑造 ………………………… 80
  案例4: 布达佩斯大饭店 这个杀手不太冷 视觉风格比较
  “卡通化” 的反常视觉效果: 短焦镜头与个性化风格…………………………… 82
第三节  变焦镜头的应用: 变焦距推拉镜头效果及其速度差异 …………………… 83
  案例5: 毕业生 本恩追求伊莱恩段落
  景别变化与速度控制: 变焦镜头的叙事、 抒情功能及主观引导性 ……………… 83
  案例6: 闪灵 中快速变焦的运用
  快速变焦形成的急推效果: 强调细节、 制造节奏 ………………………………… 86
第四章  光线与色彩: 造型手段及叙事意义 …………………………………………… 88
第五章 运动长镜头: 时空连贯性及文化内涵………………………………………… 103
视听元素分析: 声音
第六章  声音进入电影: 新的媒介及叙事手段……………………………………… 134
剪辑: 镜头及视听元素的组合
第七章  节奏与结构: 从表意单元到叙事段落……………………………………… 152
第八章  连贯性原则: 叙事电影的时空连贯性问题 ………………………………… 220
场面调度: 特定时空中的视听元素设计
第九章  人物对话场景: 戏剧化电影的主体 ………………………………………… 244
第十章  人物行动场景: 人物行动设计与叙事 ……………………………………… 268
第十一章  场景空间: 被忽略的 “主角” ………………………………………… 295
第十二章  蒙太奇及隐喻: 镜头的象征性 …………………………………………… 32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骏,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电影学博士。主讲“视听语言”“电影场面调度”“港台电影研究”“百部电影导读”等课程。数次获浙江传媒学院“教学十佳”奖,广受学生好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