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澈的理性

包邮清澈的理性

¥34.2 (7.4折) ?
1星价 ¥34.2
2星价¥34.2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0062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10,326页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72006227 ; 978-7-5720-0622-7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三大部分: 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科学情怀。内容包括: 两种文化 ; 敬畏自然 ; 在“山顶”会合的科学与人文 ; 宗教和科学 ; 科学的不确定性等。

目录

科 学 人 文

斯 诺 两种文化

王梓坤 在“山顶”会合的科学与人文

杨叔子 走出“半个人”的时代

爱因斯坦 宗教和科学

爱因斯坦 科学和宗教

费恩曼 科学的不确定性

沈致远 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

杨振宁 创新与教育哲学

珍·古道尔 每个人的力量

亚瑟·叔本华 论独立思考

尼尔斯·玻尔 人类知识的统一性

帕格尔斯 宇宙密码

梁启超 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

沈致远 劝思篇

悉达多·穆克青 医生治病也治人

科 学 艺 术

李政道 寻求真理的普遍性

杨振宁 美与物理学

许渊冲 科学与艺术

吴冠中 比翼连理

刘巨德 心通天宇的艺术与科学

沈致远 从梦蝶到梦蛇

叶永烈 诗中有科学

宗白华 空间的美感

科 学 情 怀

爱因斯坦 探索的动机

爱因斯坦 我的世界观

丁肇中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乔治·萨顿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沈致远 天道崇简

奥尔多·利奥波特 一座鸽子的纪念碑

法布尔 生命诗篇

卡尔·萨根 给一年级小学生上课

劳伦·艾斯利 人类的冬天

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展开全部

节选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跟青年朋友们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重要的一部书就是《四书》(约公元前400年),《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来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的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学家王阳明(1472—1529),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从“格物”做起。他决定先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这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我想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淡就可以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深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是专门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的和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是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在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往往只靠很少数人的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书成绩很好,考试几乎都能得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出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