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卷

1星价 ¥76.8 (6.0折)
2星价¥76.8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23589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80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214235893 ; 978-7-214-23589-3

本书特色

本书依据翔实的史料,详细考察了原始与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宋元以及明清时期这六个历史阶段中国传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讨论各种哲学思想中的科学内容,各种哲学观念与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的关系,提出科学能够促进哲学、哲学也可以完善和启发科学,并指出一部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历史是理性逐渐战胜迷妄的历史,这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正确看待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大有助益。作者对于各历史阶段中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梳理清楚明晰,条理分明;表述简明严谨,有理有据。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科学史的研究者和学生来说,本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史料价值。

内容简介

本卷所考察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与知识的关系,这既包括知识对哲学的影响,也包括哲学对知识的影响,因此涉及哲学与科学共同使用的观念、概念及思维、方法,此外还涉及知识、理性与神秘主义的关系。叙述分六个时期:原始与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宋元、明清。在此期间,涉及自然、知识或科学的观念、概念与思想从无到有,然后蔚为大观,其中仅概念就包括:类、象、数、阴阳、五行、气、宜、因、地、时、天、天人、天象、天数、天道、道、中、和、象数、力命、故、理、穷理、格物、致知等等。这些概念普遍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但它们大多数正是在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录

导论

**章中国哲学思维与观念的上古知识源头

**节原始社会与三代时期的知识背景

第二节思维、观念的萌芽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一、 工具制作对于思维发生的意义

二、 经验思维的早期知识源头

三、 从早期神话传说看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四、 从早期占卜行为看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节“类”观念的产生及其知识源头

一、 人类早年普遍的“类”观念及其知识源头

二、 原始中国人的分辨活动与观念

三、 三代时期的分类活动与观念

第四节“阴阳”对立观念的知识源头

一、 万物对立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二、 早期中国“二分”对立观念的生成

三、 三代时期“二分”观念发展的知识背景

四、 “阴阳”语词和概念产生的知识背景

第五节“五行”图式观念的知识源头

一、 宇宙图式观念在史前思维中的普遍性

二、 早期中国“四方”图式观念的生成

三、 三代时期“四方”观念发展的知识背景

四、 “五行”语词和概念产生的知识背景

第六节自然“天人”观念的萌芽

一、 远古时期的宗教“天人”观

二、 远古时期自然“天人”观的萌芽

三、 三代的自然“天人”观

四、 西周时期的自然“天人”观及“时”、“宜”概念

第七节“象”、“数”观念及其知识背景

一、 早期“象”知识与观念

二、 早期“数”知识与观念

第八节“气”观念的知识背景

一、 由观念而语词的哲学判断

二、 由观念而语词的历史考察

三、 “气”概念的产生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背景

第二节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气”观念与概念

一、 “阴阳”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二、 “五行”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三、 “气”观念的发展与知识的关系

第三节春秋时期的自然之“天”、“天道”、“天人”观念与概念

一、 自然之“天”的产生

二、 “天人”

三、 “天象”与“天数”

四、 “天道”

第四节春秋时期的“类”、“象”、“数”观念与概念

一、 “类”知识与观念

二、 “象”知识与观念

三、 “数”知识与观念

第五节无神论观念及其意义

一、 无神论观念的萌芽

二、 自然知识对于无神论观念产生的作用

三、 无神论观念对于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意义

第六节道家思想中的科学问题

一、 对知识与智慧、技术与技艺的看法

二、 “道”与“自然”

三、 “道”与宇宙理论的提出

四、 养生思想的源头

五、 其他思想

第七节儒家、法家与知识的关系

一、 对待知识与技术的基本态度

二、 儒家思想中的一些知识内容

三、 法家思想中的一些知识内容

第八节名家及各种逻辑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一、 惠施“历物十事”的科学思想

二、 公孙龙的科学逻辑

三、 公孙龙的科学分析方法

四、 《墨经》与荀子在“类”或种属问题上的逻辑思想

第九节后期墨家思想中的科学内容

一、 早期墨家思想的知识倾向

二、 《墨经》的自然观

三、 《墨经》的数学思想

四、 《墨经》的力学思想

五、 《墨经》的光学思想

六、 关于墨家科学思想的评价

第十节阴阳五行家和《易传》与科学的关系

一、 阴阳五行家的世界图式

二、 《易传》的世界图式

三、 观念的模式化

第十一节《吕氏春秋》的科学思想与理论

一、 天文思想与宇宙理论

二、 养生思想

三、 农学理论

四、 其他思想和理论

第十二节中国传统概念体系的确立

一、 新的概念的补充

二、 原有概念的完善

三、 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概念系统的完全确立

第十三节中国传统方法样式的形成

一、 科学与哲学中经验传统的形成

二、 综合与分析方法

三、 以“类”为中心所形成的经验与逻辑方法

第十四节影响当时和后世的重要问题

第三章秦汉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节秦汉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阴阳”、“五行”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五行”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二、 “阴阳”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三、 “阴阳”观念与“五行”观念结合中的知识内容

四、 批评

五、 李约瑟对“阴阳”、“五行”观念与中国古代科学关系的看法

第三节“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顺应自然的“因”、“宜”观念

二、 《淮南子》中的“或使”说、“莫为”说及知识论证

三、 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理论即“或使”说的知识基础

四、 王充论证“莫为”说即驳斥天人感应说的知识基础

五、 人为观念的累积

第四节“气”观念和“类”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气”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二、 “律气”与“卦气”

三、 “比类”

四、 “同类相应”

五、 李约瑟关于古代知识活动中类比思维的看法

第五节其他观念与概念

一、 “常”与“变”

二、 “象”与“数”

三、 “道”与“理”

第六节天文学的发展及各种宇宙理论

一、 天文学的发展

二、 《淮南子》的宇宙起源与演化理论

三、 《易纬》等纬书中的宇宙生成理论

四、 论天三家

五、 张衡浑天说的宇宙理论

六、 张衡宇宙理论中的哲学问题

第七节数学的发展与数的观念

一、 《周髀算经》的数学观与数学思想

二、 《九章算术》的数学思想及哲学意义

三、 数的观念及其背景

四、 律数

五、 易数

六、 驳杂、神秘的思维特征及其巫术性质

第八节医学的发展与《黄帝内经》的整体观

一、 《黄帝内经》思想概说

二、 阴阳五行理论与整体观

三、 脏腑经络学说与整体观

四、 辨证施治思想与整体观

五、 对于《内经》整体观的评价

六、 《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科学思想

第九节王充的科学思想

一、 天文与地理思想

二、 对物理和生命现象的解释

三、 局限

第十节科学与思维方法

一、 观察方法

二、 归纳方法

三、 对检验与实验的重视

四、 形式逻辑方法的衰落

第十一节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节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天人”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魏晋时期哲学中的自然天道观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活动中的天人观

三、 道教对于“天人”和“力命”问题的看法

四、 天文知识领域在天人观问题上的冲突

五、 唐代以柳宗元、刘禹锡为代表的天人观

第三节“道”、“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道”与“自然”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理”概念的兴起

三、 隋唐时期“理”概念的发展

四、 由“道”而“理”的必然性

第四节“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与科学思想中的“气”概念

二、 隋唐时期哲学与科学思想中的“气”概念

三、 宗教思想中的“气”概念及其与知识的关系

四、 “变化”观念及其与“气”的关系

第五节葛洪的科学思想及哲学思想

一、 炼丹术思想

二、 医药学思想

三、 强调变化与重视人为

四、 实验与实测精神

五、 评价

第六节天文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占星术的关系

一、 天文学的发展及主要成就

二、 宇宙理论的发展变化

三、 “顺天以求合”与“为合以验天”的天文观的冲突

四、 天文学与占星术的复杂关系

第七节医学中的科学思想及其与鬼神迷信的关系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医学思想

二、 唐代孙思邈的医学思想

三、 对身体的关注与形神观念

四、 鬼神报应观念侵入医学

五、 “五运六气”学说

第八节其他学科中的科学思想

一、 杨泉的《物理论》

二、 农学中的科学思想

三、 数学中的科学思想

四、 地理学中的科学思想

五、 炼丹术及其相关思想

第九节科学与思维方法

一、 经验思维与方法

二、 逻辑思维与方法

三、 科学活动中的精细性思维

四、 科学活动中的实用性思维

第十节科学、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第五章宋元时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节宋元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张载思想中“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二、 理学思想中“气”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三、 知识活动中的“气”概念

第三节“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知识活动中的“理”概念

二、 北宋早期思想中“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三、 二程与朱熹等思想中“理”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四、 “穷理”说

五、 从知识或科学的角度看“理”概念的发展线索及其意义

第四节“格物”概念与知识的关系

一、 “格物”的语词渊源

二、 思想活动中的“格物”概念

三、 知识活动中的“格物”概念

四、 “格物”与“博物”

五、 关于“格物”概念及其对科学活动影响的评价

第五节其他观念与概念

一、 “阴阳五行”

二、 “象数”

三、 “天人”或“力命”

第六节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哲学思想

一、 沈括简介

二、 沈括科学思想的时代背景

三、 主要科学思想

四、 科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五、 科学方法

六、 科学精神

七、 沈括科学思想中的问题

第七节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一、 宋元时期天文学发展的一般概况

二、 沈括的“十二气历”

三、 北宋以张载为代表的宇宙天文思想

四、 南宋以朱熹为代表的宇宙天文思想

五、 潮汐及其他地学理论

六、 郭守敬与中国古代历法思想的巅峰

第八节农学与生物学的发展及相关思想

一、 宋元时期主要农学与生物学思想

二、 农学与生物学中的天人关系思想

三、 农学和生物学中的“理”与“格物”

第九节数学的发展与数学思想

一、 宋元时期主要数学思想

二、 宋元数学与象数学

三、 数学与理学

第十节医学的发展与医学思想

一、 宋元时期主要医学思想

二、 宋元医学与运气说

三、 医学与儒学

第十一节朱熹的科学思想

一、 朱熹科学思想的背景

二、 关于天文

三、 关于气象和地理

四、 对于朱熹科学思想的评价

第十二节科学与思维方法

一、 观察与考察

二、 实验

三、 推理

四、 具体、精细的思维方式与怀疑、批判的科学精神

第十三节全面和正确认识理学或儒学对于科学的态度以及对于科学的影响

第六章明清时期传统哲学与科学的终结

**节明清时期的知识背景与观念背景

第二节中国古代科学的终结

一、 农学、生物学思想

二、 医学思想

三、 其他传统知识及思想

四、 中国传统天文学与数学的困境

第三节中国古代哲学的终结

一、 王廷相与王夫之

二、 方以智的科学思想

三、 对蹈虚空谈学风的批判

四、 实学思潮的兴起

第四节传统概念体系的终结

一、 “天人”

二、 “气”

三、 “理”与“数”

四、 思想领域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五、 知识领域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第五节传统方法样式的终结

一、 实考

二、 实验

三、 实测与精细思维问题

第六节中西科学的接触与以明末徐光启为代表的先进思想

一、 利玛窦来华与西方科学的引入

二、 徐光启的生平简介

三、 徐光启对西学的认知

四、 “责实”与“求精”思想

五、 “会通”思想

六、 对徐光启的评价

七、 其他学者对西学的介绍与认知

第七节中西学的碰撞与清初知识界、思想界的反应

一、 西学东渐

二、 中西学的碰撞及政治风波

三、 知识界与思想界的反响

第八节中国古代学术的余音与近代科学的发端

一、 中国古代学术的余音

二、 中国近代科学的发端

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应题名《中国古代科学哲学——及其理性与神秘主义的关系》,限于本套哲学史丛书所限,改为现名。本书所考察和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与知识或科学的关系,这既包括知识或科学对哲学的影响,也包括哲学对知识或科学的影响,具体来说,它涉及科学活动中的哲学内容,也涉及哲学思考中的科学内容,还涉及哲学与科学共同使用的观念、概念以及思维、方法。当然,如书名的补充所示,本书也涉及知识、理性与神秘主义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古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古代知识或科学向度与哲学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它其实反映了中国哲学史研究在此认识上所存在的问题。冯契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上册的绪论部分就深刻地指出了这一点:“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论不占重要地位的人,大概都以为中国哲学‘重人生而轻自然,长于伦理而忽视逻辑’。就是说,与认识论不发达相联系,中国传统哲学不重视逻辑学与自然哲学的研究。在30年代,某些哲学史家就提出这样的看法:中国以往的哲学家,其兴趣为伦理的而非逻辑的,注意‘立德’、‘立功’,而不重视‘立言’,因此中国哲学在理论的阐明和论证方面,比之欧洲哲学和印度哲学大有逊色。据这些哲学史家说,中国哲学的这一弱点,是同中国文化的弱点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道德、文学、艺术方面确有突出成就,唯独在科学上缺乏贡献,因此影响到哲学,使得认识论、逻辑学和自然观成了中国哲学的薄弱环节。”这样一种看法或认识直接影响到中国哲学史的研究:绝大部分著作(尤其是通史类著作)对于哲学思考中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知识或科学活动中的哲学认识或关心同样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至今犹然。 而这样一种认识其实可能有着更深刻的根源。如在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中国或东方古代的科学及其思维就持有相当的偏见。李约瑟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一书中对莱维-布吕尔(即列维-布留尔)将中国古代科学知识与原始思维完全联系起来的做法提出极其严厉的批评,原因是莱维-布吕尔曾武断地对中国古代科学及其思维加以指责。

作者简介

吾淳,亦名吾敬东,1955年。哲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发生与范型问题研究,兼涉科学、伦理、宗教、艺术。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等CSSCI类刊物上发表论文约百篇。著作有《中国思维形态》《古代中国科学范型》《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中国社会的宗教传统》《中国哲学的起源》《中国哲学起源的知识线索》《重新审视轴心期》《文明范式:连续与突破》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