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95107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9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49510740 ; 978-7-5495-1074-0
本书特色
《广西历代诗歌》是“文化广西”丛书中的一种。 广西历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本书精选广西各朝代诗歌代表作品集结成册,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感受广西魅力、了解广西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化广西”丛书中的一种,收录广西先秦至清代诗歌代表作近65首,以时间为线索,串联广西诗歌发展的历史,对每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语言艺术、思想意境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评析,使普通大众能清晰地了解历代诗人名家在广西的创作情况,从而了解广西古代诗歌发展的历程和概况。广西历代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本书精选广西各朝代诗歌代表作品集结成册,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感受广西魅力、了解广西很好传统文化的窗口。
目录
先秦汉魏六朝:寻找遥远的诗神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越人歌》评析 2
我所思兮在桂林 ——张衡《四愁诗》评析 6
峨峨郛邑间 ——颜延之咏独秀峰残诗评析 9
唐代:邂逅岭南风物
逍遥楼上望乡关 ——宋之问《登逍遥楼》评析 14
桂林风景异 ——宋之问《始安秋日》评析 17
流移几客还 ——沈佺期《入鬼门关》评析 19
东北望春回 ——张说《钦州守岁》评析 22
心与清晖涤 ——张九龄《巡按自漓水南行》评析 24
桂林寒色在 ——王昌龄《送任五之桂林》评析 27
宜人独桂林 ——杜甫《寄杨五桂州谭》评析 30
高处更堪愁 ——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评析 33
灌阳滩冷上舟迟 ——戴叔伦《宿灌阳滩》评析 35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评析 38
解酒荔枝甘 ——王建《送严大夫赴桂州》评析 41
海天愁思正茫茫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评析 43
种柳柳江边 ——柳宗元《种柳戏题》评析 46
常叹春泉去不回 ——李渤《留别南溪》(其一)评析 48
偶脱嚣烦趣 ——元晦《越亭二十韵》评析 51
生度鬼门关 ——李德裕《谪崖州过北流鬼门关作》评析 54
江宽地共浮 ——李商隐《桂林》评析 57
家多事越巫 ——李商隐《异俗二首》评析 60
玉簪恩重独生愁 ——曹邺《碧浔宴上有怀知己》评析 63
桂林须产千株桂 ——曹邺《寄阳朔友人》评析 66
苍梧风暖瘴云开 ——曹唐《南游》评析 69
宋代:发现粤西美景
两峰拔地镇南夷 ——周渭《游兼山》评析 74
碧桃无主又千年 ——陶弼《思柳亭》评析 76
蛮封迤逦分 ——陶弼《南宁昆仑关》评析 79
独醉还独醒 ——苏轼《藤州江上夜起对月,赠邵道士》评析 82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苏轼《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评析 85
直与江月同清幽 ——秦观《月江楼》二首评析 89
平地苍玉忽嶒峨 ——黄庭坚《到桂州》评析 93
山鸟不知兴废恨 ——李纲《象州道中》二首评析 96
风烟自一方 ——李纲《容南道中》(其一)评析 99
意谐独有清风共,兴尽聊随落照还 ——孙觌《灵泉寺》评析 102
家国身世两相悲 ——吕本中《柳州开元寺夏雨》评析 104
一环清 石间流 ——张孝祥《入桂林歇滑石驿题碧玉泉》评析 106
云山米家画,水竹辋川庄 ——张孝祥《訾洲即事》评析 109
回看瘴岭已无忧 ——范成大《严关》评析 112
仰看河汉明,俯视群山苍 ——张栻《七月旦日晚登湘南楼》评析 115
桂林佳绝处,人道胜匡庐 ——戴复古《观静江山水呈陈鲁叟漕使》二首评析 118
芦花深处歌竹枝 ——刘志行《訾洲烟雨》评析 121
元明:踏遍故乡的山水
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 ——伯笃鲁丁《逍遥楼》评析 126
揽辔倦行役,徘徊思故园 ——蓝智《河池县险路》评析 129
天空月好自歌吟 ——吴廷举《梧州同心亭》评析 132
恍疑在图画 ——蒋冕《曩予家食时尝游城西之湘山寺作数小诗今书遗寺僧觉静》评析 135
莫陋夷方不可居 ——王守仁《南宁二首》(其一)评析 138
何处望长安 ——戴钦《兴安道中遣兴》评析 141
青山四时常不老 ——董传策《青山歌》评析 143
江似游龙曲向东 ——张鸣凤《游尧山玉皇阁》评析 147
夜色正苍苍 ——袁崇焕《藤江夜泛》评析 150
一樽清兴此行舟 ——王贵德《初发容江》评析 152
清代:留住美丽的记忆
白杨青草易黄昏 ——谢良琦《湘山春望》(其二)评析 156
漓源滥觞乃在此 ——查慎行《灵渠行》评析 158
他年如化鹤,何处觅前踪 ——谢济世《乾隆甲子归田重游龙隐岩,效待制体题石壁》(其一)评析 162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袁枚《独秀峰》评析 164
故人万里倍相亲 ——赵翼《横州晤庄似撰》评析 166
经过想见英雄气 ——赵翼《昆仑关咏古》评析 169
万叠盘涡满江沸 ——赵翼《过昭平峡》评析 171
春风随处好年华 ——邓建英《长洲春日道中》评析 174
歌罗城外疍人音 ——张鹏展《苍梧夜泊》评析 176
乡心悬隔斗门西 ——朱依真《全州》评析 179
上古何人善画山 ——阮元《清漓石壁图歌》评析 182
夜来且听渔人歌 ——郑献甫《舟经大藤峡感赋》评析 185
不信尘世无丹邱 ——朱琦《同竹轩宗老游隐山》评析 188
晚市人归笑语哗 ——龙启瑞《南郭晚归途中望独秀峰作》评析 191
后记 193
节选
逍遥楼上望乡关 ——宋之问《登逍遥楼》评析 登逍遥楼 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选自〔唐〕沈佺期、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 校注》,中华书局,2001 年 【评析】 在古代,桂林的逍遥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齐名。逍遥楼建在唐代桂州(今桂林)城的东城之上,置身于楼阁之中可以近观漓江之水,远眺彼岸群峰。“逍遥”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取义为“使人逍遥于山水之间”。历史上有记载的逍遥楼有三处,分别位于江苏南京、山西永济、广西桂林。南京和永济的逍遥楼已经随着时光的流逝,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而位于桂林的逍遥楼,凭借着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往来诗人的吟咏得以成为经典。 无论是羁旅异乡的贬谪群体,还是云游四海的迁客骚人,登临桂州逍遥楼,面对岭南的风景,免不了要吟诗作赋,以抒情怀。**个将逍遥楼写入诗中的是唐代诗人宋之问。景龙四年(710),宋之问被流放钦州,后又以赦改派桂州。太极元年(712),宋之问被赐死在桂州。他在桂州的短短两年,写过大量的诗歌,《登逍遥楼》便是当时所写,主要是借登楼抒发怀乡之感。 宋之问此诗起句直接以“望乡关”点明主题。故乡望不见,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周围的环境,看到漓江碧波荡漾。看似写景,实则暗暗抒发自己无声的乡愁。眼前绿水澄澈,烟云缭绕的美好景致并不能让他感到轻松高兴,他的一生一直追求名利,而今年迈,被贬谪岭南,恐没有出头之路,不免惆怅思乡,此时睹乐景则哀感益增。伴着楼中云雾,诗人的思绪随着悠悠江水,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他想起大雁飞不过衡阳的传说,写下了这两句诗。由于五岭和其他高山的阻挡,加之交通不便,岭南一直戴着神秘的面纱,在宋之问的认识里,传信的大雁是飞不到岭南的。这个想法在他的其他诗中得到了证明,如《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诗人认为鸿雁到了衡阳便不用继续南飞了,但是贬谪的人还要继续向南行役。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的《题大庾岭北驿》中“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这几首诗都是借“大雁不过五岭”,恐无法传递家书,展现出自己抛家别亲,远渡荒蛮之地的悲苦凄凉心境。 除宋之问之外,还有不少诗人在逍遥楼吟咏赋诗,宋代范成大、李彦弼、李曾伯,元代伯笃鲁丁、吴伯寅,明代欧大任、邓云霄等人都曾有诗篇留存。可惜的是,逍遥楼因战争等因素几近全毁,逐渐淡出百姓视野。2015 年桂林市在原址附近重建此楼,将唐宋建筑风格融于一体。在逍遥楼的旁边,有一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题写的“逍遥楼”石碑,这也是逍遥楼上唯一一件从古保留至今的文物。 自唐代诗人宋之问**次记录下当时逍遥楼的佳景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文人在逍遥楼上把酒言欢、眺望江景,写下了一首又一首关于桂林的诗篇,而逍遥楼便因此成为名楼。 (莫道才 张雅琪) 桂林须产千株桂 ——曹邺《寄阳朔友人》评析 寄阳朔友人 曹邺 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 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 ——选自〔唐〕曹邺著,梁超然、毛水清注《曹邺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 【评析】 曹邺青少年时期在阳朔度过,年少时勤奋好学,在经过乡试州考后,23 岁离开桂林前往长安求仕。他在长安应考十年,九次落第,*后以《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自荐,得到了中书舍人韦悫赏识。韦悫将其推荐给礼部侍郎裴休,因此曹邺如愿以偿中了进士,成为桂林历史上**位进士。入仕后,曹邺曾任天平节度使推官、太常博士、礼部主客员外郎、祠部郎中等职务,因为对官场黑暗的现实感到失望选择辞官南归,回到了故乡。曹邺在中进士后仍然不忘故乡阳朔,希望家乡的学子们能够勤奋学习,为家乡带来荣耀。在长安沉浮十年的曹邺深谙科考之路的艰辛,所以写这首诗《寄阳朔友人》来勉励家乡阳朔的学子。此诗或是作于曹邺中举之后,以诗告知故乡亲友“中举”这个好消息。 首句 “桂林须产千株桂,未解当天影日开”,意思是桂林就应该有千万株桂树。表面上看来是说桂林就应该有成千上万的桂树才不辜负桂林这个名字,但唐代人们常用“蟾宫折桂”来表示学子中举,此处也表达了曹邺对家乡无人中举的遗憾之意。“我到月中收得种,为君移向故园栽”,此句曹邺暗喻自己就如同这桂树种子一般,在阳朔生根发芽,很快阳朔会有更多的学子像他一样蟾宫折桂,光耀门楣。《寄阳朔友人》诗里寄托了曹邺对故乡学子能早日金榜题名、荣归故里的殷殷期盼。果然,在曹邺之后,桂林学子源源不断入京赶考并传来好消息,如赵观文和王世则等人先后考中状元,进士更是数不胜数。 曹邺是桂林历史上**位进士,也是阳朔的文化名人。阳朔有曹邺的文化遗存,其中*有名的当属曹邺读书岩。该岩洞位于阳朔县天鹅山,相传曹邺年少时常到这个岩洞里苦读。读书岩岩口的石壁上刻有“曹邺读书岩”五个大字,洞中仅有一张石桌与一张石凳,古朴又简单。读书岩见证了桂林历史上**个进士的成长,也见证了曹邺南归后“扫叶煎茶摘叶书”的闲适生活。后人们常来此处寻访历史、追忆古人,明代学者解缙曾有诗《题读书岩》:“阳朔县中城北寺,人传曹邺旧时居。年深寺废无人住,惟有石岩名读书。”此诗也被后人刻在读书岩外的岩壁上。除却读书岩,后人们也曾在读书岩旁边修建曹公祠与曹公书院,但是都因年久失修而不复存在,今天鹅山仅剩下读书岩与解缙所作的诗,但依然阻挡不了人们来此处凭吊、缅怀曹邺的热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曹邺如同一颗种子将中举的希望撒播在桂林这片土地之上,让桂林在唐及以后的朝代科举榜上占据一席之地。作为广西诗风的开创者,曹邺对广西在唐代文坛中占据一席之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激励着无数奋发的学子。 (李国萍 曹文怡) 两峰拔地镇南夷 ——周渭《游兼山》评析 游兼山 周渭 插空峭壁白云迷,独上高巅万象低。 一路接天连楚界,两峰拔地镇南夷。 泉飞石涧游魂冷,风卷松涛匹马嘶。 踏破层崖心未折,凤凰山后鹧鸪啼。 ——选自〔清〕陆履中等《恭城县志》,成文出版社,1968 年 【评析】 周渭,字得臣,广西恭城县人。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仅 17 岁的刘 继位,这位南汉的后主昏庸残暴,肆意征收苛捐杂税,官吏在乡间横征暴敛,整个岭南民不聊生。在这样的局势下,周渭辞别妻子,率领六百乡邻翻越大岭山,打算前往零陵(今湖南永州)避难。这首《游兼山》就是周渭在前往零陵的路途中,翻越兼山时所创作的诗歌。兼山,又名南山,因山顶分两峰,亦名兼山、银锭山,地处广西恭城县平安乡、三江乡交界处。 诗的**、二联描绘了兼山磅礴雄伟的气势。周渭登上兼山之后,俯瞰周围群山,体会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这时的森罗万象在他的眼中都变得很低矮了。兼山有两座高耸的山峰,要翻过兼山前往湖南,就必须从两座高峰之间的深壑穿越而过,地势十分险要。因此,这两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在周渭看来就如同扼守于此处的雄伟关隘,对岭南的交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诗的第三、四联则刻画了翻越兼山时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在翻越兼山时,眼前的景象除了幽咽的泉水和苍翠松柏,还有游荡于此的孤魂和无止尽的狂风,景象十分凶险。这是因为途经此处之人几乎都是为了逃难,而逃难之途必然是艰险万重的。然而周渭却没有为眼前凶险的景象而畏惧,他仍然怀抱着高昂的情志,雄心“未折”,唯有凤凰山旁啼叫的杜鹃唤起了他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这杜鹃的啼叫声仿佛是周渭今后命运的写照。满怀壮志的周渭离开恭城之后,接近 30 年都没能再次回乡,没能再见到滞留在恭城的妻儿。 周渭此行并不顺利,他和同行的六百位乡亲还没到达零陵,就在半途遇到了叛乱,无法继续前行,只好返回恭城。然而刚刚回到恭城,周渭一行人发现他们的房屋早已被当地官吏焚烧殆尽,他们只好逃往道州(今湖南道县)。众人在逃往道州的路上又遇到了山贼,只有周渭孤身一人得以脱身北上,到达了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周渭在开封府受到了皇帝赵匡胤的赏识,在多地担任要职,一直没有回到恭城。直到太平兴国二年(977),周渭被任命为广南诸州转运副使,才得以返乡,见到了分离近 30 年的妻子儿女,终被传为一段佳话。 (莫道才 肖悦) 经过想见英雄气 ——赵翼《昆仑关咏古》评析 昆仑关咏古 赵翼 酾酒军门正满壶,严关夜半已潜驱。 千秋部曲皆番落,一片山川尚阵图。 何必梁公为远祖,不妨季布是黥奴。 经过想见英雄气,古木灵风叫鹧鸪。 ——选自〔清〕赵翼著,李学颖、曹光甫校点《瓯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评析】 位于南宁市宾阳县和昆仑镇交界处的昆仑关,地势险要,是广西腹地的重要关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仁宗时,著名将领狄青曾在此平定战乱,恢复了该地区的和平稳定。赵翼到镇安任知府,途经昆仑关,有感于当年狄青的历史故事,结合自己的遭遇, 写下了这首《昆仑关咏古》。 昆仑关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关口,到了这里,也就很容易想到历史上的那些风云人物,那些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人物。赵翼的诗歌一开始并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而是从登关写起。先叙述自己登上昆仑关,昆仑关依然山河如旧。这个地方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英雄们的后人依然在这里驻扎耕耘,守护着这个岭外重地。由此诗人又想到了当年狄青夜袭昆仑关,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的情景。狄青立下如此战功,却没有居功自傲。他自始至终保持本性,不攀附权贵,不把自己和当年的狄仁杰连在一起,不依靠先贤的威名,很有气节。同时,他不隐瞒自己的出身,即使身为高官,也依然保持自己本色,并不因为自己身份的变化而将脸上的黥面掩盖,就像汉初的季布一样,虽然出身低微,但并不影响他们成为豪杰之士。这种英雄本色,令人钦佩。诗人经过这样一个富有英雄之气的地方,当然也就不由得想起英雄,感受到这种英雄之气。 诗歌虽然是因登上昆仑关而引发出的怀古之情,但是其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也是诗人自己豪迈情怀的体现,他也希望自己能在这种英雄气概的影响下,当好官,为广西的百姓谋福利。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在广西为官期间也确实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政绩卓著,为广西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先进的文化。 这首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用典贴切应景,恰到好处。昆仑关是当年狄青平定战乱的地方,到这个地方,自然会想到狄青。但是作者并不去描述狄青的丰功伟绩,而是关注其虽出身低微而始终保持本色,虽位显而不改初衷的特点。这种写法,开阔而又实在,既结合眼前之景,又不局限于眼前之景,可谓情动古今,思接千里,神与物游,既显示了才学,又展现了情怀。 (莫山洪)
作者简介
莫道才,1962年生。广西恭城县人。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现任广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及骈文史论。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2014年获广西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6年获广西特聘专家荣誉。出版《骈文通论》《骈文学探微》《八桂文化与文学研究论集》等多部著作。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24.0¥52.0 -
她们
¥15.0¥46.8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1.4¥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7.8¥26.0 -
山月记
¥14.8¥39.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4.4¥4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3.7¥29.8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西南联大文学课
¥32.1¥58.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31.9¥5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2.2¥28.0 -
战争与和平(上下)
¥32.8¥78.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 -
我与地坛
¥15.4¥28.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34.7¥68.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