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430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122043054 ; 978-7-122-04305-4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实验研究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内容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全书分四部分共十六章,包括基础微生物实验部分、微生物生态学实验部分、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实验部分、污染物微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部分。基础微生物实验部分介绍了显微技术、微生物制片和染色技术、培养基制作和消毒灭菌、微生物接种和培养技术及分离和鉴定技术、菌种保藏技术等;微生物生态学实验部分介绍了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技术、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多样性的研究方法等;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实验部分介绍了土壤、水体、空气中微生物的监测方法,微生物毒理学监测方法等;污染物微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部分介绍了废水处理中微生物的测定、废水处理中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性能的研究、固体废物处理及废物的资源化方法技术等。本书是从事环境微生物教学、科研及工程人员的推荐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生物、环境等相关专业的微生物实验教材。
目录
**部分 基础微生物实验方法与技术
**章 显微技术
**节 常用显微镜的构造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general microscope)
二、暗视野显微镜(暗场显微镜)(dark-field microscope)
三、相差显微镜(phase microscope)
四、荧光显微镜(Flurecenee Microscope)
五、电子显微镜
第二节 常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相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 微生物制片及染色技术
**节 微生物的制片方法
一、压滴标本制作无菌操作制片
二、悬滴标本制作
三、涂片法
四、插片法
五、搭片法
六、玻璃纸法
七、压片法(也称印片法)
八、透明薄膜培养法
九、单细胞菌块
十、其他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染色技术及形态观察
一、染色基本原理及染料种类的选择
实验2.1 细菌单染色法及形态的观察
实验2.2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实验2.3 细菌鞭毛染色及运动的观察
实验2.4 细菌芽孢、荚膜的染色及观察
实验2.5 放线菌活体染色及形态观察
实验2.6 霉菌的活体染色及形态观察
第三章 灭菌与除菌
**节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一、热灭菌
二、过滤除菌
三、紫外线杀菌
四、化学药剂消毒与杀菌
第二节 各类培养基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各类培养基的灭菌法
二、培养基灭菌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培养基的配制
**节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一、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二、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三、控制pH值条件
第二节 培养基的种类及配置过程
一、培养基的种类
二、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实验4.1 常用培养基的配置
第五章 微生物接种与培养技术
**节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实验5.1 微生物的各种接种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一、微生物培养的一般问题
二、好气性微生物培养法
三、厌气性微生物培养法
实验5.2 用厌氧袋法培养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
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离及鉴定技术
**节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方法
一、稀释混合倒平板法
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三、平板划线分离法
实验6.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技术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技术
一、生长测定
二、繁殖测定
三、群体生长规律——生长曲线测定
实验6.2 微生物菌体大小的测定方法
实验6.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实验6.4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第七章 菌种保藏技术
实验7.1 菌种的保藏方法
第二部分 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八章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影响
**节 营养和氧气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8.1 营养元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2 氧和C02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第二节 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8.3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4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5 氢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6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第九章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9.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
实验9.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测定
实验9.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
实验9.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硫的测定
第十章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节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10.1 PCR扩增技术与方法
实验lO.2 微生物总DNA中的16SrDNA PCR扩增技术
实验10.3 凝胶中DNA的回收、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第二节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实验10.4 Biolog分析方法
实验10.5 PLFA分析方法
实验10.6 PCR-DGGE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
第十一章 水中微生物监测
**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一、采样
二、样品保存
第二节 水体中微生物数量的监测
实验11.1 水中细菌总数的监测
实验11.2 水中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的监测
实验11.3 水中粪链球菌的监测
实验11.4 水中病毒的监测
实验11.5 水体沉积物中的H2S产生菌的测定
实验11.6 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有关的微生物监测
实验11.7 应用PCR与基因DNA分子探针监测污染水体大肠杆菌
实验11.8 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的监测(叶绿素a法)
实验11.9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第十二章 土壤中微生物的监测
**节 土样的采集及保
**章 显微技术
**节 常用显微镜的构造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general microscope)
二、暗视野显微镜(暗场显微镜)(dark-field microscope)
三、相差显微镜(phase microscope)
四、荧光显微镜(Flurecenee Microscope)
五、电子显微镜
第二节 常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暗视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相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 微生物制片及染色技术
**节 微生物的制片方法
一、压滴标本制作无菌操作制片
二、悬滴标本制作
三、涂片法
四、插片法
五、搭片法
六、玻璃纸法
七、压片法(也称印片法)
八、透明薄膜培养法
九、单细胞菌块
十、其他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染色技术及形态观察
一、染色基本原理及染料种类的选择
实验2.1 细菌单染色法及形态的观察
实验2.2 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实验2.3 细菌鞭毛染色及运动的观察
实验2.4 细菌芽孢、荚膜的染色及观察
实验2.5 放线菌活体染色及形态观察
实验2.6 霉菌的活体染色及形态观察
第三章 灭菌与除菌
**节 实验室常用灭菌方法
一、热灭菌
二、过滤除菌
三、紫外线杀菌
四、化学药剂消毒与杀菌
第二节 各类培养基常采用的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各类培养基的灭菌法
二、培养基灭菌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培养基的配制
**节 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一、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二、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三、控制pH值条件
第二节 培养基的种类及配置过程
一、培养基的种类
二、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实验4.1 常用培养基的配置
第五章 微生物接种与培养技术
**节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实验5.1 微生物的各种接种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
一、微生物培养的一般问题
二、好气性微生物培养法
三、厌气性微生物培养法
实验5.2 用厌氧袋法培养丙酮丁醇梭状芽孢杆菌
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离及鉴定技术
**节 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方法
一、稀释混合倒平板法
二、稀释涂布平板法
三、平板划线分离法
实验6.1 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技术
第二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技术
一、生长测定
二、繁殖测定
三、群体生长规律——生长曲线测定
实验6.2 微生物菌体大小的测定方法
实验6.3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实验6.4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第七章 菌种保藏技术
实验7.1 菌种的保藏方法
第二部分 环境微生物生态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第八章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与死亡的影响
**节 营养和氧气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8.1 营养元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2 氧和C02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第二节 物理和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实验8.3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4 渗透压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5 氢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8.6 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第九章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9.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
实验9.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测定
实验9.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
实验9.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硫的测定
第十章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节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10.1 PCR扩增技术与方法
实验lO.2 微生物总DNA中的16SrDNA PCR扩增技术
实验10.3 凝胶中DNA的回收、测序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第二节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实验10.4 Biolog分析方法
实验10.5 PLFA分析方法
实验10.6 PCR-DGGE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技术
第十一章 水中微生物监测
**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一、采样
二、样品保存
第二节 水体中微生物数量的监测
实验11.1 水中细菌总数的监测
实验11.2 水中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的监测
实验11.3 水中粪链球菌的监测
实验11.4 水中病毒的监测
实验11.5 水体沉积物中的H2S产生菌的测定
实验11.6 循环水冷却系统中有关的微生物监测
实验11.7 应用PCR与基因DNA分子探针监测污染水体大肠杆菌
实验11.8 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的监测(叶绿素a法)
实验11.9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
第十二章 土壤中微生物的监测
**节 土样的采集及保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6.8¥72.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18.6¥58.0 -
嗨印刷工艺(Vol1烫印)(精)
¥147.4¥268.0 -
测井井控技术手册(第二版)
¥68.0¥80.0 -
装配化工字组合梁设计
¥88.0¥160.0 -
高速线材轧机装备技术
¥33.3¥98.0 -
汽车风云人物
¥17.0¥50.0 -
品牌鞋靴产品策划-从创意到产品
¥26.5¥42.0 -
冶金建设工程
¥19.3¥35.0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手册-(含光盘)
¥61.6¥78.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13.3¥39.0 -
长江航运文化
¥16.6¥46.0 -
棒料高速剪切机
¥6.8¥20.0 -
炼钢厂设计原理
¥16.0¥29.0 -
冶金企业废弃生产设备设施处理与利用
¥12.2¥36.0 -
毛皮加工及质量鉴定
¥1.7¥6.0 -
轧钢机械知识问答
¥21.0¥30.0 -
转炉炼钢实训
¥15.9¥30.0 -
实用高炉炼铁技术
¥16.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