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国荣著作集(增订版):哲学的视域

杨国荣著作集(增订版):哲学的视域

1星价 ¥62.9 (7.0折)
2星价¥62.9 定价¥8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126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76012699 ; 978-7-5760-1269-9

本书特色

杨国荣著作集新增订版,共17种,**批8种于2021年5月—7月出版,第二批共9种,拟于2021年12月出版。全书目为: 道论 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 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 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 认识与价值 政治、伦理及其他 哲学的视域 哲学:思向何方 历史中的哲学 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 再思儒学 孟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的思想世界 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哲学 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的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

内容简介

对世界和人自身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视域。“视域”既渗入了多样的观点,又蕴含了考察问题的不同角度,后者具体表现为经验与超验、技与道等分野。以智慧的追寻为指向,哲学的沉思一方面以世界之“在”与人的存在为对象,从而具有普遍的品格,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对性与天道的个性化追问。作为对世界较为一贯、稳定的看法,视域不仅包括认识论意义上对世界的理解,而且也涉及价值观意义上对待世界的态度。

目录

引言
哲学的二重品格
问题与方法
人的完成及其多重向度——哲学视域中的教育
价值观念的内涵
以人观之与以物观之——生态问题的哲学意蕴
形而上学及其他——对若干哲学问题的回应
人与世界:基于“事”的考察
作为哲学的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问题及其衍化
认同与承认
道与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中的人性问题
中国哲学中的理性观念
历史中的诸子之学
中国思想史中的“公正”观念
形上原理与价值原则——《老子》哲学中的道与自然
宋明理学的内在论题及其哲学意蕴
分析哲学与中国哲学
现象学:哲学进路及其意义
附录
进路与视域——对相关问题的回应
后形上学时代的形上之思——杨国荣教授访谈
2021年版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杨国荣著作集(增订版):哲学的视域》:  近代以来,关于形而上学的批评不绝于耳,在此背景下重提形而上学,似乎有些不合时宜。这里涉及如何理解形而上学的意义问题。形而上学的意义,与存在本身的本原性难以分离。从哲学的层面去考察、理解世界,无论以本体论为进路,还是以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等为视域,都无法离开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存在是我们理解这一世界的前提性规定。从哲学史看,存在的这种本原性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就已明显体现出来,黑格尔的逻辑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本体论,而其中首先讨论的便是存在论。换言之,对黑格尔而言,从哲学的层面考察世界的逻辑出发点,就是存在。他的这一安排有其理论意义,而非仅仅是思辨的构造。从理解世界的角度来看,存在问题确实无法回避,后者同时也规定了形而上学的必要性。  形而上学不同于经验科学,无法以实证的方式把握,既然如此,它到底是否具有可理解性?这是形而上学经常遇到的质疑之一。关于以上问题,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首先,从认知一理解这一层面上说,一定的看法、言说、观念只要不包含逻辑矛盾,便都是可以思议的,这是形式逻辑层面意义所以可能的条件。在这一层面上,只要形而上学的论说不包含逻辑上的矛盾,它便至少具有认知一理解之维的意义。换言之,在可思议这一意义上,形而上学是可理解、有意义的。同时,从“具体的形上学”这一角度来看,与肯定道和器统一相联系,这种具体形态的形而上学也具有可理解性。这里的道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并不是思辨的构造或设定,而是与器或经验世界彼此沟通。如果说,前面主要是在形式的层面、从不违反逻辑矛盾这一意义上说的,那么,这里则把经验世界引入进来,并由此肯定:从道器统一这一角度来看,形而上学也具有可理解性。以上所说的可理解性,主要侧重于认知一理解这一意义上。进而言之,从目的和价值的层面来理解形而上学,同样可以看到形而上学所包含的内在意义,后者具体地展现于成己与成物的历史过程。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已可看到某些形而上学的观念。宽泛而言,每一个没有经过实证主义洗礼的个体,都自发地带有某种形而上学观念,这样的形而上学观念可以看作是以常识的形态表达对世界的相互关联性和具体性的理解,这种观念尽管是在未经反思的前提下形成的,但对人的日常生活仍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与形而上学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涉及超验的存在。具体来说,即宗教之域的终极存在(如上帝)是否有意义。关于宗教之域的终极存在应如何看待,有必要在这里简略地提一下。对于这类超验的存在,可以从实体性与功能性这两个角度去理解。作为实体性概念的超验对象(如上帝)更多地涉及形而上领域的存在问题,作为功能性概念的超验存在(包括上帝这样的概念)所涉及的问题则是:它对社会与个体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对实体性层面的超验对象的讨论,很容易引入思辨或抽象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对这类概念的批评,与之也有关系。对于作为实体概念的超验对象,我们确实没有充分的根据来判定它的存在。然而,宗教之域的超验对象作为功能性的概念,对建构社会生活以及个体的精神世界,却有其不同层面的意义。历史地看,通过各种宗教组织,作为功能性概念的超验存在对人的社会生活、政治运行、个体日常交往曾形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同时,它对个体的精神慰藉、精神生活的安顿所具有的作用,在历史上曾不断地显示,在今天也依然在呈现,这一层面的意义同样毋庸否认。  ……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人文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出版学术著作近20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 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ISCP)会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