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3034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16开
  • 页数:391
  • 出版时间:2021-08-08
  • 条形码:9787302303411 ; 978-7-302-30341-1

内容简介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主要介绍智能建筑中供配电系统的构成方法、系统计算、设备选择、系统保护、电能质量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体系。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强调理论与规范相呼应,理论与工程相结合,将理论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讲解,将工程化解到理论中,促进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应用知识体系。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结构紧凑,内容丰富,表述严谨,专业术语和符号均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实用性强。编写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章建议性的学习策略还能使读者便于了解知识重点。不仅可作为培养从事供配电系统设计、运行、维护和安装的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教材,还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特色: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以智能建筑中的电能分配与使用为总体框架,以工程观念组织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知识结构、内容和应用,将理论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构建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应用的知识体系。注重选取新技术、新产品内容,结合新的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进行编写,具有理论的系统性和应用的针对性。编写语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首先简述了供配电系统与电力系统的相互关系,以及在智能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系统地介绍了负荷计算方法、供配电系统方案的确定方法、短路电流的计算、电气设备选择、供配电系统线缆选择、高低压系统的保护方法、二次回路与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原理、雷电过电压的防护和电能质量等内容。每章都以内容梗概和学习策略起始,并配套各种类型的习题供教师和学生选择使用。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教学学时进行组合。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以作为从事供配电专业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用书和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简介 1.0 内容简介及学习策略 1.1 电力系统 1.1.1 电力系统的组成 1.1.2 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 1.2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1.2.1 额定电压的规定 1.2.2 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确定 1.2.3 传输容量与传输距离 1.3 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1.3.1 中性点接地系统 1.3.2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1.3.3 低压配电系统的形式 1.4 建筑供配电系统 1.4.1 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1.4.2 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压等级 1.4.3 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1.5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 1.5.1 智能建筑的定义及特征 1.5.2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 1.6 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习题 第2章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2.0 内容简介及学习策略 2.1 电力负荷 2.1.1 用电设备的工作制与负荷持续率 2.1.2 设备容量的确定 2.2 负荷曲线 2.2.1 日负荷曲线 2.2.2 年负荷曲线 2.2.3 计算负荷 2.3 三相负荷计算方法 2.3.1 需要系数法 2.3.2 二项式计算法 2.3.3 利用系数法 2.3.4 指标估算法 2.4 单相负荷计算方法 2.4.1 单相负荷接于相电压和线电压的等效三相负荷计算 2.4.2 单相负荷的等效三相负荷的简化计算 2.5 尖峰电流的计算 2.5.1 电动机顺序起动的尖峰电流计算 2.5.2 电动机同时起动的尖峰电流的计算 2.6 供配电系统的损耗计算 2.6.1 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计算 2.6.2 2压器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 2.7 无功功率补偿计算方法 2.7.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7.2 功率因数计算 2.7.3 功率因数的改善 2.7.4 并联电力电容器的补偿方法 2.8 负荷计算实例 2.8.1 工业建筑负荷计算示例 2.8.2 民用建筑负荷计算示例 习题 …… 第3章 建筑供配电一次系统的构成 第4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5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方法 第6章 供配电系统线缆的选择方法 第7章 高压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第8章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保护 第9章 配2电所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 第10章 供配电系统过电压与防雷保护 第11章 电能质量 附录A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江萍,辽宁师范大学学士毕业,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编写教材3部。【1】齐俊峰,江萍主编《建筑设备概论(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7 【2】江萍主编 《建筑电气数据选择指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8 【3】江萍参编.《电工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09。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