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口源

虹口源

1星价 ¥35.9 (4.6折)
2星价¥35.9 定价¥7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7096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208170964 ; 978-7-208-17096-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虹口一词*早作“洪口”,出现在宋代方志之中,意为吴淞江下游的泄洪口,其位置大约在今嘉兴路桥以东的水域,以今日虹口港河为其遗迹,这里作为明清上海县北部的村集,存在了数百年。 在上海*早开辟的马路中,**条以人名命名的马路,就是圣公会救主堂面前的文惠廉路(今塘沽路),而以文惠廉路与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围成的夹角,并在日后向西南方向拓展的空间,是虹口地区*早的近代城市空间。 笔者以此夹角及其周边文化范围,以近代虹口城市之源的名义,将其命名为“虹口源”,以塘沽路、东大名路所夹,西至吴淞路的范围内的建筑、空间、人物、事件,将成为本书重要的叙述对象。

内容简介

“爱上北外滩·关于虹口的记忆”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任主编,由《虹口港》《乍浦路》《虹口源》三本图书组成。虹口一词很早作“洪口”,出现在宋代方志之中,意为吴淞江下游的泄洪口,其位置大约在今嘉兴路桥以东的水域,以今日虹口港河为其遗迹,这里作为明清上海县北部的村集,存在了数百年。 在上海很早开辟的马路中,条以人名命名的马路,就是圣公会救主堂面前的文惠廉路(今塘沽路),而以文惠廉路与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围成的夹角,并在日后向西南方向拓展的空间,是虹口地区很早的近代城市空间。笔者以此夹角及其周边文化范围,以近代虹口城市之源的名义,将其命名为“虹口源”,以塘沽路、东大名路所夹,西至吴淞路的范围内的建筑、空间、人物、事件,将成为本书重要的叙述对象。

目录

序北外滩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征

李天纲1

“虹口源”之成立:近代中国城市化中的北外滩

王启元1

慈善家唐廷桂

陈晓平17

同仁医院:上海近代西医教育的发端

魏洲阳34

虹口之子颜福庆

钱益民49

从欧亚学校到汉璧礼公学

刘冰61

西童公学

陆雯75

南浔路圣芳济学堂的“东”与“西”

陈嘉仁86

音乐VS. 建筑:从“圣芳济”走出的叶肇昌

张晓依109

虹口的日本人

陈祖恩120

爱因斯坦*先讲述相对论的地方

景智宇133

村松梢风在虹口

徐静波140


展开全部

节选

“虹口源”之成立:近代中国城市化中的北外滩 王启元 通俗近代史界有句话大意是:“一部近代史,半部是上海”,仿佛这里既是发生历史的场所,又是被叙事的对象。当然,上海城市空间绝非演绎近代史的静止的“容器”或“平台”(此处借用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名言),且自身拥有时空上多重因缘;正是其多元的城市发展脉络,注定了今天上海大都市多彩的精神与空间线索。 城市源点 作为现代城市(modern city)的上海,严格意义上始于五口通商、上海开埠;之前的松沪府县乡保、“东南壮县”的历史,只能算作1843年开始的“近代上海”的前史。上海开埠后的1845年10月,苏松太道的宫慕久与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了**次《土地章程》,划定上海县城外北郊的租界“外滩”,这里诞生了包括日后英领馆、各大洋行在内的近代建筑群,并由“外滩源”逐渐扩大成日后面积巨大的英租界及公共租界。“重返江南三耶稣会士”之一的南格禄(Claudius Gotteland)则在 1842 年 7 月,于胜明阁老徐光启的葬地附近筹建新式学堂、教堂,把徐家汇建成“(上海县)西乡一大市”(民国《上海乡土志》)。“外滩源”与“徐家汇源”作为城市历史程碑式的空间,今天也已成为上海重要的城市景观。严格意义上,相似的例子不在少数,如法租界发源地的法国领事馆与公馆马路,无疑是法租界外滩的“源点”;而伦敦会经营的“麦家圈”,亦可视作一处独立的城市源点。近代城市多元共生的特质,同样适用于苏州河北岸。今天北外滩发展的浪潮下,曾经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拼图:沪北空间,重新得到世人的重视。 明清以来,松江府上海县与北面苏州府嘉定县及所析宝山县,以吴淞江古道“旧江”为界。明代中叶吴淞江潭子湾以东,改走新濬宋家港河段(今市区潭子湾以下的苏州河),“旧江”与苏州河下游至新濬黄浦江间,隔断了一片属上海县的狭长土地,为县二十三及二十五保,两保以虹口港为界。“虹口港”因吴淞旧江泄洪口得名,开埠后,略晚于英国人来华的一些美国人发现虹口港水陆交通便利,可待开发。*初虽然有“美租界”之名,但既未划定界限,也没签订租约,文惠廉牧 师(William Jones Boone,1811—1864) 在虹口*初的经营,竟然处在一种中国特色的“灰色空间”中开始的。真正*终划定美租界区域,要到文惠廉去世前一年 的 1863 年 6 月 25 日, 美 驻 沪 领 事 熙 华 德(George Frederick Seward,1840—1910),与继任上海道台黄芳议定美租界划界章程。同年,美租界与南岸英租界合并 成为“公共租界”。美国圣公会牧师文惠廉不仅是虹口近代化历程中 *重要的人物,还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他 1845 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抵达上海之前的近 10 年间,还曾去过东南亚的荷属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中国的澳门、厦门鼓浪屿多地传教。初到上海的文惠廉先在上海县城内活动,在获得租地权利后,文惠廉来到苏州河以北,建起**座近代建筑:虹口救主堂(Church of Our Savior),及包含住宅、学堂等多重生活设施的传教大院。文惠廉极重视教育,抵沪不久就在上海县城东王家码头附近开办了一所男童学校“大美圣公会学堂”。1851 年(咸丰元年)初到虹口后,文惠廉不仅把男校迁来此处,又在附近创设上海*早女校之一的“文纪女校”,这两所学校后加入著名的圣约翰大学与圣玛丽女校之中。沪北近代城市,正是沿着救主堂为中心的街区向外发展。救主堂北一条东西向马路文监师路(Boone Road,音译为蓬路,今塘沽路),被以文惠廉的名字命名,与教堂同时建成于 1848 年,东起自“虹口路”、后改百老汇路(今大名路),沿着苏州河北一直修到了老闸以西。而堂东南的百老汇路,筑成于十余年后的 1864 年,沿着黄浦江,西达外白渡桥(Garden Bridge of Shanghai)的前身“威尔斯桥”,东至汇山码头附近。这一带很快建起上海*早的码头船厂“老船坞”(Dewsnap Dock),以及上海*早的医馆之一、新式学堂,并出现上海*早的集中领事馆区;中国*早的火车站、*早用上电路灯的街区, 同样出现在文监师路与百老汇路上。19 世纪末虹口的城市化,甚至可以视作整个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缩影;而文惠廉的救主堂所在的空间,无疑是近代虹口乃至沪北的源点,今塘沽路与大名路相交的街区,即为历史与空间上的“虹口源”

作者简介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利徐学社主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朱维铮教授,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史,获博士学位。著有专著:《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增订徐光启年谱》、《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等。 王启元,浙江鄞县人,寄籍虹口,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复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虹口区档案馆副馆长(挂职)。主要研究领域:明清文学史、宗教史、上海地方史等。曾出版《保釐云间:上海历史上的神祇、信仰与空间》(合著)一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