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自信: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自信: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星价 ¥33.6 (7.3折)
2星价¥33.6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73481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9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07348156 ; 978-7-5073-4815-6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和历史高度,对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为什么要坚定自信、自信的依据和内涵以及如何坚定自信展开多方面的分析研究,由此展示坚定自信的重要意义。

目录

绪论 坚定自信——夯实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础
一、自信是基于对目标信仰执著坚守的思想精神体现
二、坚定自信的基本范畴
三、我们为什么能够自信

**章 坚定自信_历史底蕴
一、五千年悠久中华文明的精神积淀
二、近代各阶层栉风沐雨的上下求索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传承

第二章 坚定自信——现实依据
一、新中国70多年建设创造惊人的发展奇迹
二、新军事变革下日益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国防
三、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第三章 坚定道路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道路决定命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
三、坚定道路自信的缘由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一以贯之

第四章 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
一、理论自信的依据
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百年历程
三、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第五章 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第六章 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来源
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七章 坚定政党自信: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中国共产党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创造了丰功伟绩
三、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把自己建设的更加坚强

第八章 坚定自信必将创造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一、坚定自信迎接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二、坚定自信必将迈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结语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坚定自信: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贯穿以救亡图存为重任的变革  中国被迫式开启近代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开启带有太强的被迫式色彩,即中国并未以内部经济因素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主动式地进入到中国近代发展的探索进程中。近代以来的世界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欧洲迅速从落后、愚昧、黑暗中觉醒,开启了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更迭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而当世界资本主义悄然发展的时候,当西方的工业革命蓬勃进行的时候,我国却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自信中。于是中国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使曾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世界发展的千年变局,而相比之下,中国在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不顾时局、盲目自信中被西方以坚船利炮轰开了厚重的历史国门。在1840年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等一次次战争的摧残下,中国不仅仅是失去了大量的金钱,而是失去了大片广袤的土地和关系经济利益的海关权,更可怕的是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逐渐由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世界局势和中国局势相互转变的局面下,中国社会的各阶层主动式地展开了不同层面的现代化探索。  中国近代各阶层开启主动式探索。当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下用“坚船利炮”的政策与中国对话时,启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整个过程从一开始就贯穿了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成为近代以来各阶层奋进的终极目标。尽管中国是在一次次被侵略中,逐渐陷入了民族危机中,开启了早期现代化历程,但是近代各个阶层还是主动式地开启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的各种探索,试图通过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这几次政治变革运动来实现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之路。由于体制的限制,发动者的阶级局限性以及实现方法的软弱无力,使得这些改革的启动意义和结果都如同昙花一现,淹没在中国和世界交织发展的时代洪流中。还有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尝试资产阶级改良方案。更有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彻底的革命方式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式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由于近代各阶层都无法避免其历史局限性,探索的结果都失败了,但是他们在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积累的历史经验,逐渐转化为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营养,为后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  (二)观照以时代发展为目标的探索  探索进程具有历史延续性。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是一个量变积累引起质变飞越的历史进程,每一次探索都是在前一次探索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历史延续性。这种历史延续性体现在:1841年,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林则徐在被贬的途中遇到了魏源,为了使自己开启国人启蒙的思想扩展开来,他将《四洲志》及其他资料悉数相送,托其撰写一部系统介绍外部世界的著述。在此基础之上。魏源独立撰写了《筹海篇》,并借鉴其他研究文本,写成了《海国图志》。而主张自强和求富的洋务派,其建立大规模生产枪炮的机器制造局以及大型兵工厂,鼓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建立纺织制造局等等民用工业,这些措施都是将此前林则徐、魏源的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发展民用工业的核心思想主张落实到实践之中的重要举措。这也使得*初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器物层面效仿西方转变为推动中国近代军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近代化的关键步骤。尽管洋务运动在修复封建帝制秩序目标下进行了局部变革,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近代“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是却孕育了改良维新思想的到来。因此,维新运动中提出的经济方面的主张,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铁路矿务局和提倡创办实业,注重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发展,教育方面的主张注重建立学堂、培养人才等等,基本上是延续洋务运动的诸多成就和改革思路。后来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更是延续了维新运动中,提出来的“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等政治改革的主张,以彻底的革命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其实是指出中国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体制下,应该有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更迭的支撑。  变革进程具有时代拓展性。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进程,不是简单的复制和填充,不是对一次次现代化探索的沿袭和重复,是在变化的中国社会存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充实和更新,具有时代更迭的拓展性。首先,各个阶层在早期现代化基本构架的拓展性体现在:林则徐*初的想法是学习西方和了解对手;到魏源的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发展民用工业,即军事和经济的“两位一体”的支撑;到洋务运动中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兴办新式学堂等,即军事、经济、教育的“三位一体”;再到维新运动中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西方军事技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创办京师大学堂等,即: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的“四位一体”;辛亥革命的拓展性在于消除了对于维新运动中虽触及政治制度本身,却将建立政治制度变为泡影的遗憾,真正地摧毁了中国封建落后的政治体制。而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不管是前期的“民主”与“科学”,还是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是在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建立、军事实力增长、经济迅速发展、教育迅猛成长基础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思想文化的“五位一体”。其次,其内容的拓展性在于:林则徐的主要思路是“师夷长技”;魏源将其深化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将其深人为在“师夷制夷、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增强中国军事实力的自强和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求富。同时,从积蓄自身力量的角度,开启了新式学堂和选派留学生的人才培养之路。  ……

作者简介

赵晓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美玲,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