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著名企业家传记系列:彼得·彼得森传(精装)

世界著名企业家传记系列:彼得·彼得森传(精装)

1星价 ¥41.3 (7.0折)
2星价¥41.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6869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9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12686953 ; 978-7-5126-8695-3

本书特色

他自文化的夹缝中成长,一生成就横跨商界、政界; 27岁即升任全球著名4A广告公司麦肯公司副总裁; 34岁成为美国《财富》300强企业贝灵巧*年轻的总裁; 44岁时受尼克松邀请出任总统国际经济事务助理,后转任美国商务部长; 47岁担任雷曼兄弟的首席执行官,开始了辉煌的投资银行家生涯; 59岁与史蒂夫·施瓦茨曼以40万美元创建黑石,并将其发展为华尔街真正的私募之王。 于商界而言——他早早逃离“雷曼兄弟”的旋涡。 于政界而言——他于“水门事件”中岿然不动。 如此成就的一生却被他戏言为——“成功的运气”。

内容简介

  随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家不得不在瑟瑟寒风中,寻求企业的前进方向,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时代“黑天鹅”事件昵?《彼得·彼得森传(精装版)》通过对黑石缔造者彼得·彼得森生平经历及成长过程的追溯,让更多的人在了解这位横跨政界、商界传奇人物的同时,也从这位传奇人物的经历中体悟出永不言弃的精神。回顾彼得·彼得森一生的经历,他临危受命,救雷曼兄弟于破产危机之中,自己所创办的黑石集团更是于金融危机之中崛起。在这些危急关头,他是如何选择的?而这些选择对于当下的我们渡过难关也是大有裨益。

目录

**章 叛逆与挣扎:在文化夹缝中成长
希腊移民之子
难以取悦的父母
挣扎在两种文化之间
一触即发的冲突

第二章 独立的开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进入麻省理工学院
兄弟会的特殊经历
因抄袭被开除
西北大学的快乐生活
甜蜜与挫折

第三章 峥嵘初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职业生涯的**课
踏足市场调查行业
到芝加哥大学深造
**次接触政坛
投身广告业
27岁的广告公司副总裁

第四章 直面挑战:要么改变,要么消亡
离开麦肯
送上门的难得机遇
创新的力量
紧随而来的危机
冒险的营销试验
媒体的宠儿
在困境中寻找希望

第五章 踏上政坛:真正将信仰付诸实践
“好邻居”运动
改革洛克菲勒基金
入职白宫
总统欣然接受
华盛顿的“经济基辛格”
与亨利·基辛格的友谊

第六章 斗争与博弈:对手让他变得更强大
与约翰·康纳利的较量
商务部长的“三把火”
加入美方峰会代表团
激烈交锋
意料之外的“流放”

第七章 雷曼救星:忠于自己的内心,坚守底线
重返商界
华尔街的“白色骑士”
无法合伙的合伙人
清除背叛者
双重危机

第八章 创立黑石:永远选择长期利益
与雷曼分道扬镳/
59岁走上创业路
“如炼狱般的两年”
挖到**桶金
黑石的腾飞

第九章 突破与转变:勇敢打破边界
黄金时代
不作恶,只做善意收购
另类资产管理之路
黑石上市

第十章 投身慈善:努力做有价值的事
告别黑石
投资10亿美元成立慈善基金会
关注未来高于一切
斯人已逝,传奇永存

附录
彼得·彼得森大事年表
彼得·彼得森名言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彼得·彼得森传(精装版)》:在美国大学里,除了社团外,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学生组织——兄弟会。兄弟会是一个团结紧密的小圈子,因为兄弟会的会员资格是终身的,所以每一个新人入会都将会和所有要人成为“兄弟”。很多人觉得一旦成为兄弟会的一员,就能获得受益一生的人脉资源。在福布斯杂志评出的美国500强企业中,有1/4的高管在大学时都是兄弟会的成员,超过120家企业的CEO是某兄弟会的成员。花旗集团、AIG、摩根大通、高盛、通用汽车等众多知名企业的现任或前任CEO都加入了兄弟会。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和股神沃伦·巴菲特也都是兄弟会的成员。据统计,从兄弟会组织里还走出了48%的美国总统、42%的参议员、30%的众议员和40%的美国*高法院法官。在入学之前,彼得·彼得森也受邀加入兄弟会,来接站的克里斯正是西塔西兄弟会的一员。在他的帮助下,彼得·彼得森顺利做完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并且找到了一个临时的住所。不过,虽然克里斯非常好心,但他却未能说服他的兄弟会伙伴们接纳彼得·彼得森。加入西塔西兄弟会需要有显赫的背景或出众的能力,像彼得·彼得森这样来自内布拉斯加的“乡下人”自然被拒之门外。这时,一个叫作“菲谬三角洲”的兄弟会向彼得.彼得森抛出了橄榄枝。每个兄弟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新人要想成为正式会员,必须符合苛刻的入会标准,必须通过组织的一系列考验。这些考验带有大学年轻人特有的幼稚和鲁莽,如在碎玻璃上做俯卧撑、举着砖头背课文等。每个人的入会考验都不相同,大多是老会员们即兴想出来的。只有通过各种严苛而残酷的考验之后,新人才能赢得老会员的信任,与他们建立非常紧密的兄弟关系。彼得·彼得森在刚加入兄弟会时,也曾经历过一段屈辱的日子。兄弟会的成员们给他的考验总是层出不穷,比如,让他去偷波士顿喜来登酒店服务台的电话机,并且要在一小时内把它带回兄弟会会堂。对这样的考验,彼得·彼得森当然非常抗拒,但是如果他不去做或者做不到的话,就要接受25次的“摆好姿势”惩罚。“摆好姿势”惩罚是菲谬三角洲兄弟会的一种惩罚方式,如果新入会的会员没有完成任务或者不听指令,老会员就会命令他“摆好姿势”——脱掉裤子,弯下腰,然后用打了洞的戒尺责打他。受到惩罚的人不但要经受肉体上的疼痛,还要遭受老会员的辱骂,忍受精神的折磨。为了避免遭受这样的惩罚,彼得·彼得森只能选择接受考验。为了让这个任务变得更加有趣,兄弟会的兄弟们不让他带一分钱,彼得·彼得森只能步行来到波士顿喜来登酒店。在酒店门口,彼得·彼得森犹豫了很久,*终,对严酷惩罚的畏惧还是驱使他来到了酒店的服务台。怀着忐忑的心情,他与服务台的服务员攀谈了起来。他撒了一个谎,说他的大家庭要来波士顿探望他,他想知道酒店有哪些房间可以选择。服务员耐心地为他介绍酒店的房型,彼得·彼得森假装认真地倾听着。接着,他又让服务员帮他去做很多事情,比如到酒店房间里查看挂画是什么样子的。趁着服务员离开的机会,彼得·彼得森赶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锉刀,在电话线上挫。而他的几个兄弟会伙伴们就坐在大堂的椅子上,嬉笑着看他挫电话线。经过好几次折腾,彼得·彼得森终于把电话线挫断,他抱起电话机,疯狂地跑出了酒店,他的伙伴们也跟着跑了出来,一边跑一边哈哈大笑。回到学校后,彼得·彼得森有些愧疚,他不知道那个好心的服务员该怎么向他的老板解释电话机是如何丢失的。他一度想把电话机还回去,却被兄弟会的伙伴们阻止了,因为那样无异于飞蛾扑火。兄弟会的考验接连不断,还有一次,他们明知道彼得·彼得森不抽烟,而且讨厌烟味,还把他反锁到一个储藏室里,逼迫他把一根雪茄抽完。在狭窄逼仄的储藏室里,彼得·彼得森感觉度过了一生*漫长的几个小时。后来,门终于开了,他冲了出来,双眼发红,气喘吁吁,还一直咳嗽。这次恶作剧给彼得·彼得森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使他一生都极其厌恶雪茄和香烟。不过,兄弟会也并非一无是处,兄弟会伙伴们对他的考验,在短期来看是令人痛苦的,但从长远来说,又是非常实用的,它提升了彼得,彼得森的忍耐力,磨炼了他的意志,让他变成了一个更加坚强的人。不仅如此,兄弟会成员的身份也让彼得·彼得森获得了结识不同背景和地位的人的机会,这些人脉从他的大学时代一直延续到职场。通过兄弟会,新世界向彼得·彼得森展示出了狂野而放荡的一面。在这里,他过着与少年时代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不再受到父亲的控制与家乡的拘束。如他所向往的那样,他真的过上了完全自由的生活。有时候他会想,父亲会怎么看待这些与希腊传统不一致、与卡尼生活方式完全相悖的生活?1944年6月5日,彼得·彼得森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也是在这段时间,他通过了菲谬三角洲兄弟会对他的考验,被接纳为这个组织的正式成员。在那之后,兄弟会的伙伴们对他的考验少了很多,他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他开始见识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光辉和学生们的机智。……

作者简介

  黄伟芳,知名财经作家,润商文化签约作家。长期致力于国内外知名企业发展史、精神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善于将企业家放在历史大背景中加以探索,从管理学角度记录并分析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为其勾勒出一个完整且鲜明的形象。主要作品有《董明珠传:独立女性奋斗范本》《华为正传》《我只做王雪红》等。    陈润,新生代企业史作家,财经作家,北京润商文化创办人兼CEO。  代表作有:《“全球商业史系列”(四卷本)》《分析产生影响协同创造价值:招商金融20年》《幸尔的故事: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与转型样本》《民族之光:陈光威传》等。  由他所创办的润商以企业品牌图书的策划、创作、出版、营销为主业,提供标杆研学、文化咨询、品牌传播、内刊专刊、知识付费、读书社群等多种服务,为招商局、华润、戴尔、美的、阿里巴巴、卓尔、用友、光威、三棵树、达梦、中环、华图等数十家标杆持续提供企业文化专项服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