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录

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录

1星价 ¥28.0 (7.0折)
2星价¥28.0 定价¥4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48955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4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34895593 ; 978-7-5348-9559-3

内容简介

《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录》以中国禅宗初创期的祖师禅法思想为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部分“正编”,是对菩提达摩、慧可、僧璨禅法语录的校刊,收录了菩提达摩《二入四行论》、慧可与向居士的信、僧璨的《信心铭》。第二部分“附编一”,是达摩、慧可、僧璨相关传记资料的校刊,将中国佛教史书及碑铭中所在*有影响的达摩、慧可、僧璨传记汇集载录,如《续高僧传》《楞伽师资记》《传法宝纪》《历代法宝记》《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中的相关内容等。第三部分“附编二”,是关于达摩、慧可、僧璨生平事迹与禅法思想的研究论文,包括《达摩的思想》《二祖慧可邺城行迹考》《三祖僧璨生平事迹及其禅法思想》等,是作者zui xin学术研究的成果体现。本书全面地反映了初创期的禅宗思想。

目录

菩提达摩四行论/

二祖慧可与向居士信/

三祖僧璨信心铭/

附编一/

一、菩提达摩传记/

二、二祖慧可传记/

三、三祖僧璨传记及碑铭/

附编二/

达摩《二入四行论》的思想/

《宝林传》中二祖慧可传记研究/

二祖慧可邺城行迹考/

三祖僧璨生平事迹及禅法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本编将中国佛教史书及碑铭中所载几种*有影响的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的传记汇集载录,然后加以校刊。皆以唐道宣《续高僧传》、净觉《楞伽师资记》、杜朏《传法宝纪》、刘澄《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中所载神会《师资血脉传》、《历代法宝记》,南唐静、筠二禅德《祖堂集》,宋道原《景德传灯录》为主。除了这些资料之外,如果有碑文的将另行列出。 每篇传记所据版本以一种为主,加以分段、标点,后边用括号()注明出处;正文中括号【】内的字是原书的夹注;凡对个别字句有修正者,皆在“校记”中加以说明;如将异体字改为规范字及改正明显的错别字,不再出注。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本编所使用的主要资料: 1唐·道宣《续高僧传》 或称《唐高僧传》,三十卷,道宣(596~667)所撰,是继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之后所编撰的僧传体史书,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等十科。初稿是从南朝梁代初叶开始,到唐贞观十九年(645)止,后陆续又有增补,达四十卷,共有正传498人,附见229人。本传在取材、地域上都相当广泛,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唐·净觉《楞伽师资记》 《楞伽师资记》是对《楞伽经》的译者南朝宋求那跋陀罗和提倡以《楞伽经》心性思想指导坐禅修行的菩提达摩及其后继弟子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等人的简历和禅法的集录。因此,此书的内容不仅为传记,更包含许多禅宗思想,为初期禅宗史研究之基础资料。此书久佚,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日学者从敦煌文献中陆续发现它的多种残本,经过多人的研究,逐渐拼凑成一个基本完整的本子。 目前主要有以下校本:(1)金久经据敦煌文献S2054、S4272、P3436所校刊的《校刊唐写本楞伽师资记》,1831年由北京待曙堂出版,收入他的《姜园丛书》之内;(2)日本矢吹庆辉据敦煌文献S2054,参金久经校本重加校刊,载于《大正藏》第85册之中;(3)篠原寿雄《楞伽师资记校注》,载于1954年出版的《内野台岭先生追悼论文集》,简称“篠原寿雄本”;(4)柳田圣山利用以往成果并参照P4564抄本,重校《楞伽师资记》,收入他编撰的《初期的禅史Ⅰ》之中,1971年由筑摩书房出版(以下简称柳田本)。 3唐·杜朏《传法宝纪》 《传法宝纪》一卷,杜朏撰。为中国初期禅宗史传之一,所记述的人物,依次为菩提达摩、惠可(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法如、神秀。其所撰的时间当于开元四年(716)至开元二十年(732)之间,流传不久就在社会上湮没无闻,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从敦煌文献中被发现。 现主要有以下校本:(1)日本矢吹庆辉据敦煌文献P2634本校,内容仅存序和《达摩》章的一部分,1932年被收编于《大正藏》第85册之中;(2)神田喜一郎据P3559写本校,内容完整,1943年收在白石虎月编的《续禅宗编年史》的附录中发表;(3)柳田圣山据P3559本重校,收入1967年由法藏馆出版的《初期禅宗史书的研究》后的《资料的校注》之中,1971年对全文重新校订注释并译成日文,收在由筑摩书房出版的《初期的禅史Ⅰ》之中(以下简称柳田本);(4)杨曾文校本是以柳田校本为底本,用敦煌文书P2634、P3559重新校订,收载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敦煌新本六祖坛经》及2001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附编之中。 4唐·神会《师资血脉传》 六祖惠能弟子神会(684~758)于开元二十年(732)在滑台大云寺与北宗僧人崇远进行辩论,说是要“为天下学道者辨其是非,为天下学道者定其宗旨”,批评北宗“师承是傍,法门是渐”。独孤沛所撰《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及刘澄所集《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皆记述了这次辩论。《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后面记载:“远法师问曰:‘禅师口称达摩宗旨,未审禅门有相传付嘱,以为是说?’答曰:‘从上以来,具有相传付嘱。’又问曰:‘复经今几代?’答曰:‘经今六代。请为说六代大德是谁,并叙传授所由。’”此后记述禅宗所奉六代祖师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的传记。独孤沛在《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的序中记述编撰此论的缘由,其中说:“后有《师资血脉传》一卷,亦在世流行。”可以认为,前述六代祖师传记就是所谓《师资血脉传》,作者应是神会。 神会《师资血脉传》载于唐刘澄所集《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而此又收录于杨曾文编校的《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中。《神会和尚禅话录》是目前学界常用的校录本。 唐刘澄所集《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也见载于铃木大拙与公田连太郎合作校订的《敦煌出土菏泽神会禅师语录》(《铃木大拙全集》第三卷,岩波书店,1968年),以及1968年台湾胡适纪念馆重新刊行出版的胡适《神会和尚遗集》中。 5《历代法宝记》 又作《师资众脉传》《定是非摧邪显正破坏一切心传》《*上乘顿悟法门》,一卷,唐佚名撰。但从全书的内容和后面所附门人儒者孙寰所写的《大唐保唐寺和上传顿悟大乘禅门门人写真赞文并序》来推测,此书当于唐代宗大历九年(774)成都保唐寺无住和尚(714~774)圆寂不久,由其门人所编撰,宣传以保唐寺为中心的禅系为正统的禅宗史书。 《历代法宝记》在敦煌文献中有首尾完整的写本共有13种,分别是:S516、S1611、S1776V、S5916、S11014、P2125、P3717、P3727V、日本石井光雄旧藏本(目前下落不明)、俄藏261(m,1514)、德国柏林藏Ch3934r、津艺103V、津艺304V。日本《大正藏》第51册所收的此本是以S516写本为底本,用P2125写本校对的本子。此后矢吹庆辉的《鸣沙余韵》(岩波书店,1930年)和《鸣沙余韵解说》(岩波书店,1933年)分别收有此写本的影印本及介绍文章。1935年朝鲜学者金久经又据《大正藏》第51册所收本并参照S516、P2125两种写本加以校订,收在沈阳出版的《姜园丛书》和《禅宗全书》**册之中(以下简称金九本)。柳田圣山以错漏较少的P2125为底本,参校其他各本重加校订,并译为日文,编为《禅的语录3:初期的禅史Ⅱ——历代法宝记》出版(1976年筑摩书房初版,1984年有第三次印本,下简称柳田校本)。 大陆学者荣新江也有校定《历代法宝记》,收载于《敦煌本禅宗灯史残卷拾遗》,刊登在《周绍良先生欣开九帙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2年)中。 2002年荣新江对石井光雄积翠轩文库旧藏《历代法宝记》“略出本”作了校录,题名为《有关敦煌本〈历代法宝记〉的新资料——积翠轩文库旧藏“略出本”校录》。见载于《戒幢佛学》第2卷(岳麓书社,2002年)。 6南唐·静、筠二禅德《祖堂集》 《祖堂集》是现存*早的禅宗史书,全书二十卷,五代南唐保大十年(952)由泉州招庆寺的静、筠二位禅僧编撰。内容上继承编于唐贞元十七年(801)的史书《宝林传》的祖统世系,从过去七佛,至禅宗所奉初祖大迦叶……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第三十二祖弘忍,第三十三祖惠能,以及从惠能弟子青原行思至第八代属于雪峰义存法系的禅师,从惠能另一弟子南岳怀让至第七代属于临济义玄法系的禅师或居士246人的传记。 《祖堂集》在中国久佚,1912年日本学者关野贞、小野玄妙等人对韩国南部庆尚道陕川郡伽耶山海印寺所藏高丽版《大藏经》版本进行调查时,始自其藏外版中发现高丽高宗三十二年(1245)开雕的《祖堂集》二十卷的完整版本。二战后,日本花园大学复印《祖堂集》的普及本。1972年,柳田圣山又在日本出版该书之影印本。台湾《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1994年12月编撰的《佛光大藏经·禅藏·史传部》中,也有收载根据花园大学图书馆藏高丽覆刻本影印的校刊版《祖堂集》。近年中国出版的校刊本有:吴福祥、顾之川点校本(岳麓书社,1996年),张华点校的简体字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7宋·道原《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原称《佛祖同参集》,法眼宗禅僧道原编撰。“景德”取自宋真宗的年号,一般以景德元年(1004)作为《景德传灯录》的编撰年代,然而实际以后又有修补。道原按照禅宗派系编录传法语句,从过去七佛、西土二十八祖、东土六祖(菩提达摩为西土二十八祖兼东土初祖)、曹溪慧能(即惠能)下一世南岳与青原、青原下十一世(法眼文益下三世),共五十二世1701人,上奉朝廷。真宗诏翰林学士左司谏知制诰杨亿等人加以刊定,勒成三十卷,大中祥符四年(1011)诏编入藏。 本书问世以来,在宋、元、明各代流传颇广,在佛教内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引出了禅宗一系列的灯录著述,如《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等,为禅宗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而且为宋代及以后有关学术思想史的撰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式。 《景德传灯录》明本《大正藏》收载于第51册,1945年刊《普慧藏》本、《中华大藏经》、《佛光大藏经·禅藏》中也有收载。 8宋·赞宁《宋高僧传》 《宋高僧传》又称《大宋高僧传》,凡三十卷,宋代赞宁(919~1002)撰。本书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纂,继唐代道宣《续高僧传》之后,集录由唐太宗贞观年(627~649)中至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止,凡三百余年间之高僧传记。因于左街天寿寺编修完成,故又称天寿史。原书之序谓正传533人,附见130人。实则正传531人,附见125人。内容依准《梁高僧传》之体例分为十科,即译经32人(附见12人),卷一至卷三,共三卷;义解72人(附见22人),卷四至卷七,共四卷;习禅103人(附见29人),卷八至卷十三,共六卷;明律58人(附见10人),卷十四至卷十六,共三卷;护法18人(附见1人),卷十七,一卷;感通89人(附见23人),卷十八至卷二十二,共五卷;遗身22人(附见2人),卷二十三,一卷;读诵42人(附见8人),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共两卷;兴福50人(附见6人),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共三卷;杂科45人(附见12人),卷二十九至卷三十,共两卷。其中,习禅篇所占篇幅和所收录僧数皆占全书的五分之一,禅宗历代祖师,除云门宗创立者云门文偃外,于禅宗各派重要人物皆有专传,为研究唐、宋禅宗之重要资料。 本书作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部重要僧传,自宋之后,几乎各种重要的藏经都予以刊载,金陵刻经处也有单刻本,称《高僧传三集》(以下简称金陵刻经处本),《禅宗全书》第29册有收载;中华书局于1987年出版了由范祥雍点校的铅印本,1997年10月又进行了第四次再版。

作者简介

法缘,闽南佛学院讲师兼教研室主任,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师从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杨曾文,并曾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进修。在各杂志、学报上曾发表过论文数十篇之多,如《道信、弘忍及其东山法门》 《坛经中的不二思想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慧能的顿悟学说》《 虚云老和尚在云南》《 21 世纪佛教教育之展望 》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