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通信与安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无线通信与安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1星价 ¥32.5 (5.5折)
2星价¥32.5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768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2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302576846 ; 978-7-302-57684-6

本书特色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面向新一代无线通信的基础理论、网络架构、关键技术与无线安全理论方法,帮助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理解新型无线通信系统及其安全策略的设计和实践。面向日新月异的5G技术和更加长远的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无线安全是未来智能、复杂、高效网络构建的重要基石。这本融合著者在无线通信安全领域长期研究成果、兼具理论分析、前沿技术与实践案例的著作,可以作为通信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的一部良好参考书。 《无线通信与安全》这本书围绕新一代无线通信与安全的基础理论与新型关键技术组织内容并展开叙述,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内容丰富,突出了学科前沿成果。书中不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新一代无线通信与无线安全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还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博弈论、区块链、可见光通信等新兴技术的无线安全方法和研究进展。此外,书中提供了覆盖无线通信与安全领域的算法设计与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的、众多翔实的通信行业应用实例。相信无论是从事电子通信与网络安全行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还是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都会从书中获益。 ——宋健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IEEE会士

内容简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突发猛进的变革,人类已经进入5G时代,社会生产生活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等性能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广泛存在的复杂干扰、敌意攻击、数据泄露、隐私破坏等通信安全问题也成为了限制通信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瓶颈。为此,本书把握无线通信的*x技术发展趋势,针对无线通信与安全的技术难点,基于经典数字通信理论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无线安全理论,从无线信道、无线传输技术、抗衰落技术、多址接入技术、蜂窝技术、无线组网、无线抗干扰、无线认证、隐私保护等多方面,全面介绍无线通信与安全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基于机器学习、博弈论、区块链等新兴理论的无线安全方法与技术。本书不仅着力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介绍,还提供了翔实丰富的实际案例,覆盖无线通信与安全领域的理论研究、算法设计与工程实践等多个方面。 本书适合作为广大高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无线通信与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1.1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1.1.2无线通信基本概念与关键技术


1.1.3无线频谱


1.2无线通信的发展和标准化


1.2.1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1.2.2移动通信标准化进程


1.3无线攻击威胁与安全技术概述


1.3.1无线通信中的攻击与威胁


1.3.2无线通信安全的关键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2章无线信道


2.1自由空间信号传播


2.1.1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2.1.2传输损伤


2.2大尺度传播特性


2.2.1路径损耗


2.2.2射线追踪模型


2.2.3遮挡效应


2.3无线信道模型


2.3.1输入输出信道模型


2.3.2统计信道模型


2.4信道相干性


2.4.1多普勒拓展与相干时间


2.4.2多径衰落与相干带宽


2.5无线时变信道


2.5.1时变信道的确定性表征


2.5.2广义平稳非相干散射模型


2.5.3基扩张信道模型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无线传输技术


3.1基带传输技术


3.1.1数字信息的基带传输


3.1.2奈奎斯特准则


3.1.3频带利用率


3.1.4误符号率


3.1.5多进制传输


3.1.6信号检测与*优接收


3.2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3.2.1二进制数字调制


3.2.2多进制数字调制


3.2.3相干检测与非相干检测


3.3多载波传输


3.3.1单载波与多载波传输


3.3.2正交频分复用


3.3.3接收机同步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抗衰落与多天线技术


4.1分集和合并


4.1.1分集的效用和分集技术


4.1.2分集合并方法


4.2信道估计


4.2.1导频结构


4.2.2基于训练序列的信道估计


4.2.3基于DFT的信道估计


4.2.4时变信道估计


4.3均衡


4.4编码与交织


4.4.1差错控制编码


4.4.2交织与复合编码


4.5多天线技术


4.5.1MIMO信道模型


4.5.2多天线分集


4.5.3多天线复用


4.5.4预编码与波束成形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多址接入和无线网络


5.1无冲突多址接入


5.1.1频分多址


5.1.2时分多址


5.1.3码分多址


5.1.4正交频分多址


5.1.5空分多址


5.2随机接入


5.2.1ALOHA接入


5.2.2载波侦听多址接入


5.3无线组网技术


5.3.1无线自组织网


5.3.2中继


5.3.3双工技术


5.4新型无线网络


5.4.1SDN与NFV


5.4.2网络切片


5.4.3超密集组网


5.4.4D2D通信网络


5.4.5车联网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现代无线通信系统


6.1蜂窝技术与系统


6.1.1蜂窝网络架构


6.1.2频率复用技术


6.1.3干扰与功率控制


6.1.4资源分配


6.2移动通信系统与标准演进


6.2.12G系统


6.2.23G系统


6.2.34G系统


6.2.45G NR系统


6.3物联网系统


6.3.1NBIoT技术


6.3.2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和LTEM


6.3.3LoRa低功耗广域网


6.4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6.4.1蓝牙


6.4.2射频识别


6.4.3低速无线个域网与ZigBee技术


6.4.4UWB超宽带通信


6.5无线局域网系统


6.5.1无线局域网架构概述


6.5.2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


6.6无线传感网系统


6.6.1传感器节点与网络架构


6.6.2应用场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7章无线干扰对抗技术


7.1无线干扰类型与危害


7.2抗干扰博弈理论


7.2.1抗干扰博弈的基本定义


7.2.2抗干扰博弈的分类


7.3无线广播抗干扰技术


7.4无线抗干扰传输技术


7.5无线抗干扰中继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8章隐私保护技术


8.1无线传输的隐私保护


8.1.1反窃听方法


8.1.2中间人攻击的对抗方法


8.2基于加密的隐私保护技术


8.2.1基于同态加密的隐私保护


8.2.2基于属性加密的隐私保护


8.3基于友好干扰的隐私保护


8.4物联网隐私保护


8.4.1物联网环境下的隐私威胁


8.4.2物联网隐私保护研究方法与技术


8.5车联网位置隐私保护


8.5.1位置隐私保护技术


8.5.2基于差分隐私的位置扰动方案


8.5.3基于强化学习的车联网语义位置隐私保护算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9章无线认证技术


9.1电子欺骗与Sybil攻击


9.2基于密钥的认证技术


9.3物理层认证技术


9.4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线认证技术


9.4.1传统无线认证存在的问题


9.4.2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线认证研究现状


9.4.3基于机器学习的前沿无线认证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10章未来无线安全技术前沿


10.1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安全技术


10.1.1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线安全技术


10.1.2基于强化学习的无线安全技术


10.2基于区块链的无线安全技术


10.2.1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技术


10.2.2基于区块链的移动边缘计算技术


10.2.3基于区块链的车联网技术


10.2.4基于区块链的智能电网技术


10.3车联网通信安全技术


10.4可见光通信安全技术


10.4.1可见光通信安全威胁


10.4.2可见光通信隐私保护技术


10.4.3基于强化学习的可见光通信安全技术


10.5无人机通信安全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思聪: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助理教授。2012年、2017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通信、干扰抑制、压缩感知、机器学习。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起草通信国家标准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曾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网络技术研究部高级研究工程师。 肖亮: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IEEE ComSoc 大数据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从事网络安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方向的研究。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参与863项目。出版4部英文学术专著/章节,获得ICC等5个国际会议*佳论文奖, 中国通信学会青年科技奖,福建省自然科学奖和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担任IEEE Trans. Information Forensics & Security 和 IEEE Trans. on Communications等多个国际SCI期刊编委。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 等期刊客座编辑。美国Rutgers(新泽西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清华大学电子系硕士,南京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学士。作为访问学者,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和马里兰大学进行研究。曾任美国Rutgers大学无线信息网络实验室(WINLAB)助研,美国InterDigital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实习研究员,美国北卡州立大学ECE系助教,清华大学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