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8522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44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20185226 ; 978-7-5201-8522-6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 本书由美国科普作家、科学记者,曾担任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资深作家的克里斯托弗·万杰克撰写
★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领域首席科学家、原国家高技术(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组组长袁建平教授专文推荐
★ 本书系统回答了人类在月球、火星、小行星、木卫四、土卫六……这些星球上定居,将要面临的挑战和可能性
★ 《每日电讯报》2020年度推荐图书
阿波罗11号登月50多年后,为什么太空中人类的身影还如此之少?我们会到达火星吗?人类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殖民太阳系并前往其他恒星? 本书将直面这些问题。
本书对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里斯托弗·万杰克认为,考虑到潜在的科学和商业宝藏,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将重返月球并探索火星,这一点毫无疑问。其中私人企业已经发挥了作用,并从人类的太空活动中获利。万杰克认为,这可以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是地球科学、商业和休闲活动的自然延伸。他设想在近地轨道上建造旅馆,在月球上采矿、发展旅游和科学探索。他还建议在火星上缓慢而稳定地建设科学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够允许生育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那么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定居点。
对奇迹的渴望会带领我们走很远,但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则需要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筹划。万杰克向我们介绍了那些规划者,他们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为现实。
内容简介
阿波罗11号登月50多年后,为什么太空中人类的身影还如此之少?我们会到达火星吗?人类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殖民太阳系并前往其他恒星? 本书将直面这些问题。
本书对离开地球的安全界限、实际挑战或合理动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克里斯托弗·万杰克认为,考虑到潜在的科学和商业宝藏,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将重返月球并探索火星,这一点毫无疑问。其中私人企业已经发挥了作用,并从人类的太空活动中获利。万杰克认为,这可以是一个可持续的项目,是地球科学、商业和休闲活动的自然延伸。他设想在近地轨道上建造旅馆,在月球上采矿、发展旅游和科学探索。他还建议在火星上缓慢而稳定地建设科学基地。如果火星的重力能够允许生育和儿童的健康成长,那么人类将在火星上建立定居点。
对奇迹的渴望会带领我们走很远,但如果我们真的想在新世界定居,则需要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筹划。万杰克向我们介绍了那些规划者,他们正在努力使太空生活成为现实。
目录
1 -生活在地球 Living on Earth /019
2 -倒计时前的检查 Checkup before Countdown/067
3-生活在轨道 Living in Orbit/104
4 -生活在月球 Living on the Moon/159
5 -生活在小行星 Living on Asteroids/214
6 -生活在火星 Living on Mars/234
7 -生活在内外太阳系及无垠宇宙 Living in the Inner and Outer Solar System and Beyond/326
后记 欢迎回家/370
注释/374
扩展资料/396
致谢/399
图片版权/401
索引/403
节选
相关资料
◆《太空居民》是一部集科学知识普及与学术研究于一体的作品。它是一部科普图书,因为书中融入了大量的航天及宇宙太空知识,即便是中学生也能发现感兴趣的内容,从中汲取知识
和营养;它又是一部学术著作,因为它对人类为什么以及如何进入太空的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论证,值得专业人士认真研读。
——沈荣骏 航天工程管理与测控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宇宙那么大,不想去看看?地球上的风景已经容纳不下今日地球人的眼界了。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对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太空旅居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不久的将来,也许你就会成为太空旅行者中的一员!
——袁建平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中央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领域首席科学家 原国家高技术(863)航天航空领域专家组组长
◆《太空居民》系统地分析和预测了人类征服太空面临的挑战。虽然太空环境一定会比地球更恶劣,但人类仍然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从进入太空,飞向月球,登陆火星,到*终成为宇宙公民。因为我们是智人的后代!
——郑永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卡尔·萨根奖获得者
◆本书先总结了人类已有的载人航天经验,还立志高远,设想了登陆小行星、火星乃至进入更远宇宙的太空生活细节。如果你渴望离开地球摇篮成为太空居民,不管你去哪里,它都能成为你口袋里的太空生活指南。希望人类的载人航天技术突破,能允许你我在有生之年用上它!
——毛新愿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下一站火星》作者
◆我们的太阳系是新的未来趋势吗?在本书中,您将了解一系列障碍,这些障碍使探索太空比探索大海或天空更加艰巨。然而,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我们似乎已经准备好迎接挑战。
——大卫·布林 天体物理学家、《末日邮差》作者
◆如果今年发生的事让你想彻底放弃这颗星球,此书则是对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发起的挑战,也是令人愉快的调查……这本书应该送给所有未来的太空居民。
——《每日电讯报》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万杰克(Christopher Wanjek),科普作家、科学记者,曾担任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资深作家,报道宇宙的结构与演化。先后为《华盛顿邮报》《史密森尼杂志》《天空与望远镜》《天文学》《水星》和《生命科学》等报刊撰稿500余篇。已出版有《这才是医学》《工作中的食物》等作品,其著作已被翻译成近10种语言。
译者:李平,高级工程师、情报工程学学士、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长期从事航天类科技期刊编辑、航天领域科技信息研究、文献资料翻译以及国内外航天技术发展史研究工作,曾参与《阿波罗是如何飞到月球的》《阿波罗计划——权威原始资料》等译著的翻译和审校。
审校:王加为,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为航天工程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和学术翻译工作,主要涉足领域有国防采购、文学评论和语言学。主要译著有《文学论著》《文化与权利》《表达与意义》等。
郑子轩,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应用科学与工程、飞行器设计等。在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Acta Astronautica等权威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并出版有英文专著Autonomous Mission Planning for Multiple Satellite Systems。
-
数字电子技术
¥36.8¥43.8 -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上.下册)-第四版
¥260.0¥388.0 -
进步简史
¥11.7¥30.0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案例研究
¥94.7¥128.0 -
自然灾害情景态势推演规则与风险评估方法
¥49.1¥78.0 -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与实践
¥132.7¥168.0 -
矿山安全工程
¥51.3¥59.0 -
变电二次安装工实用技术
¥88.3¥128.0 -
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技术
¥125.6¥159.0 -
作战无人机系统和全球作战无人机
¥141.4¥186.0 -
核动力设备静密封技术
¥211.7¥268.0 -
东北环境史专题研究
¥62.4¥80.0 -
快速认识世界汽车标志与车名
¥32.4¥49.9 -
基于机器学习理论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
¥52.3¥78.0 -
智能汽车电子与软件:开发方法、系统集成、流程体系与项目管理
¥70.9¥109.0 -
《二手纯电动乘用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实施与细则(修订版)
¥36.0¥45.0 -
储能产业政策与典型项目案例解析
¥77.4¥98.0 -
智能金属矿山
¥42.6¥49.0 -
华夏衣裳 汉服制作实例教程
¥104.3¥149.0 -
机械加工基础入门 第3版
¥38.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