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四版)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四版)

1星价 ¥41.3 (7.0折)
2星价¥41.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58639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9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030586391 ; 978-7-03-058639-1

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四版)》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吸取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构建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且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将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第四版)》共20章,其中理论6章,主要包括体育的概述、功能与价值,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体育保健与营养的基本内容、方法,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体育测量评价的指标、标准与方法,体育竞赛的种类与方法;技术教学指导14章,主要简述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健美、体育舞蹈、游泳、武术、跆拳道、休闲体育等项目的教学主要技术、竞赛规则与裁判知识。

目录

目录
**章 高等学校体育 1
**节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1
第二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 2
第三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制度、法规 6
第四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 8
第五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11
第二章 体育与健康 14
**节 体育与健康的概念 14
第二节 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 16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生理健康 20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21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23
第三章 体育健身原则与方法 26
**节 体育健身原理 26
第二节 体育健身原则 27
第三节 体育健身内容与方法 29
第四节 运动处方(体育锻炼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32
第四章 体育锻炼卫生保健与自我监督 42
**节 体育锻炼卫生与医务监督 42
第二节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理 44
第三节 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急救处理 46
第四节 常见运动性疾病及损伤 51
第五章 健康测量与评价 53
**节 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53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63
第三节 行为健康的测量与评价 67
第四节 社会适应的测量与评价 70
第六章 体育竞赛 72
**节 体育竞赛概述 72
第二节 体育竞赛的组织 75
第三节 田径竞赛的组织 78
第四节 球类竞赛的组织 86
第七章 田径 88
**节 田径运动概述 88
第二节 跑类项目 89
第三节 跳跃项目 99
第四节 投掷项目 108
第五节 田径基本竞赛规则 112
第八章 篮球 114
**节 篮球运动概述 114
第二节 篮球基本技术 115
第三节 篮球基本战术 126
第四节 篮球基本竞赛规则 136
第九章 排球 143
**节 排球运动概述 143
第二节 排球基本技术 144
第三节 排球基本战术 152
第四节 排球基本竞赛规则 153
第十章 足球 161
**节 足球运动概述 161
第二节 足球基本技术 162
第三节 足球基本战术 168
第四节 足球基本竞赛规则 170
第十一章 网球 178
**节 网球运动概述 178
第二节 网球基本技术 181
第三节 网球基本战术 185
第四节 网球竞赛规则 185
第十二章 羽毛球 191
**节 羽毛球运动概述 191
第二节 羽毛球基本技术 192
第三节 羽毛球基本战术 200
第四节 羽毛球竞赛规则 201
第十三章 乒乓球 205
**节 乒乓球运动概述 205
第二节 乒乓球基本技术 207
第三节 乒乓球基本战术 214
第四节 乒乓球基本竞赛规则 216
第十四章 健美操 221
**节 健美操运动概述 221
第二节 健美操基本动作 222
第三节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 226
第四节 健美操基本竞赛规则 230
第十五章 健美 233
**节 健美运动概述 233
第二节 健美基本要素与标准 234
第三节 主要肌肉群锻炼方法 236
第四节 健美竞赛规则 246
第十六章 体育舞蹈 251
**节 体育舞蹈概述 251
第二节 体育舞蹈的基础知识 254
第三节 体育舞蹈竞赛规则 261
第十七章 游泳 262
**节 游泳运动概述 262
第二节 游泳基本技术的学练方法 263
第三节 游泳的卫生与安全救护 277
第十八章 武术 279
**节 武术概述 279
第二节 武术的基本功与基础练习 281
第三节 武术技术 286
第十九章 跆拳道 314
**节 跆拳道运动概述 314
第二节 跆拳道基本技术及练习手段 316
第三节 跆拳道基本竞赛规则 321
第二十章 休闲体育 327
**节 轮滑 327
第二节 高尔夫 332
第三节 定向运动 337
第四节 台球 347
第五节 保龄球 354
参考文献 360
展开全部

节选

**章高等学校体育 本章导读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大任务。进入21 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昌盛,迫切需要一大批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有创新意识和拼搏精神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应了解体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并实现高等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 **节 我国高等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高校体育担负着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它不仅是国民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更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因此,高校体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事业。 一、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教育学说,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高等学校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高级专门人才、科学技术文化的参加者必须具备健康的身心,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献身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这一重大使命。因此,充分认识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坚决纠正忽视体育的种种倾向,不仅要从理论上,更应从实践中准确地理解并认真处理好德、智、体三者的辩证关系,把高校体育与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紧紧相连,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完成高校体育的各项任务。 二、发展高校体育事业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发展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校体育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些差距,如我国大学生各年龄组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各项指标均低于日本。又如身体素质,我国大学生除男生立定跳远(爆发力)的水平略高外,其他所有的指标均低于日本和加拿大。对我国青少年体质的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肺活量呈下降趋势。此外,我国大学生中的常见病,如视力不良、神经衰弱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有的已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加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同时,也必须十分重视高校体育与健康,努力改善高校体育条件,进一步搞好高校体育工作,促使高校体育的各项任务全面完成。这是我国高校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高校体育是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源泉。随着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以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已成为必然。而大学生在体能与智能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优势,有条件也有能力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普通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提高运动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完善和推动高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坚持终身体育、成为社会体育骨干的需要,这有利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高校体育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健康、文明、和谐的课余文化生活,以满足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体育活动能够使大学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其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内容可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和欣赏,因此,高校体育不仅丰富了大学的生课余文化生活,还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体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和欣赏,可以发展大学生体能,促进智能发展;可以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以及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和进取精神;可以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大学校园中的体育活动,不仅是占领思想阵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文明地生活,而且是防止和纠正不良生活习性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体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关系到大学生的体能、智能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大学生的大学阶段学习,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关系到我国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全民族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因而发展体育是高校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二节 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 一、高校体育的目的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我国大学体育的培养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进身心健康;形成体育生活方式和科学的体育素养,使之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了达到大学体育的目的,应努力完成以下基本任务。 (一)增强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高等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时代所赋予学校体育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是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学校提出的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根本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是21 世纪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但是,1979 年、1985年、1991 年和1995 年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对全国大、中、小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与健康关系密切的反映心肺功能水平的耐力素质、呼吸功能(肺活量)普遍下降,以及营养不良、心理素质不强,特殊体形、抗挫折能力差、神经衰弱甚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呈现增长趋势等。这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强学生体质、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历史赋予高等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高等学校体育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体育运动国际宪章》中明确指出,“体育是全面教育体制内的一种必要的终身教育因素”“必须有一项全球性的、民主化的终身教育制度来保证体育活动和运动实践得以贯彻每个人的一生”。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 朗格朗在其《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阶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也就变成了‘插曲’。”因此,大学体育不仅仅是在校期间的阶段性教育活动,而是要使学生在学校所受的体育教育受益终身,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效果不容乐观。有关调查资料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总体比较淡薄,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很低,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不注意锻炼身体。体育与健康意识尚未形成,体育还未能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人都因工作、环境、生活等因素,逐渐与体育“绝缘”,由此导致了社会上知识分子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死亡的平均年龄大大降低,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虽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知识分子的体育意识淡薄、健康与保健意识差。 因此,高校要重视学生的体育与健身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并养成健身习惯,并在体育教材的内容、形式、手段和要求上与体育教育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同时,高校还要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和保养身体的方法,学会开运动处方,科学地进行锻炼以提高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 大学的培养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品质优良,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具备强健体魄的全面建设人才。因此,大学教育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高等学校体育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竞赛交流等特殊的教育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塑造学生的强健体魄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革命传统及遵纪守法、社会公德教育。在体育实践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尊师爱友、团结协作、礼贤互让、豁达大度的道德品质。 在培养人的道德与意志品质方面,体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显著作用。体育主要是以自身练习为手段,通过身心的参与来实现的。在运动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大自然清新的空气、阳光和美景,同时也要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等考验;从事各项运动,既能体验运动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出现肌肉酸痛、身心疲乏等反应;为了提高运动水平,要进行艰苦的体能与技术训练,并克服种种困难;参加比赛时,又要全力以赴,协同配合,*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各种能力,使智、艺、技、勇在激烈的对抗中得到发挥和锻炼。因此,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在知、情、意、行诸方面都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自觉确立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使自己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其中,也包括体育人才的培养。高等学校大力发展体育,反过来体育又促进学校的发展。高等学校是培养“智能型”体育尖子*肥沃的土壤。高校应该拥有自身的高水平运动队(员),并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能参与世界竞技体育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校长田昌霖博士认为,对发展学校*有影响力的是学生运动队。大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乃是学校整体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高校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依靠高校特有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建设好运动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是高校体育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高等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我国高校体育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使高校体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已势在必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各种各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这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已经进入新的时期,并促使高校体育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为了全面完成高校体育的各项任务,实现高校体育的目标,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认真贯彻,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努力达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摆正高校体育的位置 体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摆正它应有的位置。实践证明:只要高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端正,位置摆对,体育活动就能广泛开展,校园就能生机勃勃,大学生就能身心健康地学习和生活。由于陈旧落后的传统观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