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建筑论的住宅设计与实践

开放建筑论的住宅设计与实践

1星价 ¥51.0 (7.5折)
2星价¥51.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6272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6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112262724 ; 978-7-112-26272-4

本书特色

本书以集合住宅为研究对象,系统介绍了SI住宅体系的相关概念界定、形成与发展,特别是以10个经典实例全面阐述了SI住宅体系的核心价值、通用体系及集成技术应用。全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绪论:SI住宅的理论研究。第1章至第3章:住宅的实践案例解析。其中实例解析包括:对SI住宅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日本(6个实例);与SI住宅体系一脉相承的开放建筑的发源地——荷兰(1个实例);以及SI住宅目前在我国的本土化技术应用与实践推广(3个实例)。全书较为系统地对**外SI住宅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作了全景式的呈现。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内容简介

关于开放建筑论 “开放建筑”一词的定义包含了一系列与环境建设相关、各不相同却又彼此关联的构想: 1.主张明确划分建设环境决策层级的确切范围,即“支撑体”和“填充体”等内容指代的含义;城市设计和建筑学也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决策层级。 2.主张住户或居住者以及专业人士在环境转变方面可以共同做出设计决策。 3.主张设计应由多方参与完成;这些参与者中有不同专业的人士(即没有任何一方可以单独作出全部决策)。 4.主张技术系统间采用标准接口,可以实现以一个系统替换另一个可发挥同样功能的系统,就像替换可由不同公司供应、安装在特定建筑主体中的不同内装系统那样。 5.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必须对这种变化做出回应。 6.主张建设环境是发展中的产物,开放建筑论强调一种伴随环境逐步发生转变的设计过程。 关于本书 开放建筑论始自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哈布瑞肯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在荷兰提出的支撑体学说及其方法论,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在国际建筑界引起巨大反响,在国际上被广泛传播、深入实践。 《Residential Open Building》(英文版)被视为开放建筑论的必读经典,知名学者斯蒂芬·肯德尔教授以反思和开放的态度驾驭自己的渊博学识与深刻洞见,在世界范围内融汇东西方开放建筑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优秀成果,写就这部*ju代表性和前沿性的学术著作。该书于2000年由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旗下的Routledge出版公司出版发行,自面世以来不断再版,并出版了多个语言版本。二十余年后的今天,该书中文版终于出版面世了。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开放建筑论相关研究的起源、发展与特征,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开放建筑的设计与营造;基于开放建筑论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建筑部品的发展演变,以及面向高质量可持续环境建设的*xin动态和前沿趋势;全面地归纳了当代广义开放建筑论的相关思潮与流派、设计对策与解决手法,以及建造技术等;多角度、多层面地精选了世界范围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作品,为广大建筑师、工程师、建筑专业学生以及建设开发、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全产业链同仁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认识开放建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可持续建筑和当代集成建造技术实践的全景视野和多维参照。

目录

中文版序/斯蒂芬·肯德尔 中文版译者序/刘东卫 什么是开放建筑论的住宅设计与实践 致谢 **部分 开放建筑论的住宅设计与实践入门 第1章 导论 1.1 开放建筑论运动 1.2 走向开放建筑论 1.3 开放建筑论的实施方法 第2章 开放建筑的形成 2.1 荷兰 2.2 日本 第3章 开放建筑的发展历程 3.1 从本土建筑到开放建筑 3.2 从大规模集合住宅到开放建筑 3.3 开放建筑概念的核心 3.4 开放建筑的定义 3.5 开放建筑的策略 3.6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近年来已建成的开放建筑项目 第4章 案例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建成的开放建筑项目年表 第三部分 方法与部品 第5章 技术概述 5.1 网络化住宅建筑的变化 5.2 开放建筑项目比较研究 第6章 层级化的方法和系统 6.1 肌理层级(城市范畴) 6.2 支撑体层级(建筑范畴) 6.3 填充体层级 第7章 填充体系统、部品及实施组织 7.1 各国的案例 7.2 芬兰填充体系统的开发 7.3 中国填充体系统的开发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经济及其他方面 第8章 开放建筑经济学 8.1 基本经济原理 8.2 筑波方式 8.3 购买-租赁的概念 第9章 开放建筑的相关趋势 9.1 组织范围的趋势 9.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概要与总结 第10章 各国的开放建筑活动 10.1 荷兰 10.2 日本 10.3 其他国家和地区 第11章 开放建筑的未来 11.1 全球趋势 11.2 构建未来 11.3 结论 附录 附录A 各国已建成开放建筑项目 附录B SAR的肌理方法 附录C 国际建筑与建设研究创新理事会(CIB) 术语解释 索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斯蒂芬·肯德尔(Stephen H. Kendall):美国鲍尔州立大学住宅未来研究所(Housing Futures Institute)所长。 乔纳森·泰彻(Jonathan Teicher):美国建筑师学会营造社区部门负责人。 译者简介: 刘东卫: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审译者简介: 周静敏: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