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刘先平大自然文学文集典藏(全15册)

刘先平大自然文学文集典藏(全15册)

1星价 ¥552.0 (4.6折)
2星价¥552.0 定价¥120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96715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92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39671550 ; 978-7-5396-7155-0

内容简介

  《呦呦鹿鸣》:  该书是一部长篇小说,写少年自然保护小组组员蓝泉、翠杉和发现踪迹的小叮当,在老师陈炳岐、动物学会派来的辅导员方玲、老猎人雷大爷的带领下,从打鹿队枪口下救出大花角,其间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关于的知识,心中埋下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种子。书中展示了世界的种种趣事、野生动物之间的残酷争斗,以及神奇的畲族传说和探险中遇到的无数惊险。故事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对话富有个性。行文中穿插了对自然环境和动物、植物的介绍,与主体故事结合紧密,语言活泼,符合青少年阅读层次。    《麋鹿找家》:  是一部中短篇作品集,包括《跟踪》《陇南杨树王》《麋鹿找家》等10篇。这些作品描写作者多年来在大自然中探险,探寻五彩斑斓的川,寻找第三纪孑遗植物——"活化石",寻访白头,奔波大丰、石首两处麋鹿保护区考察麋鹿等的奇闻、奇遇,记述了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这些作品张扬生命的阳刚之美,呼唤树立生态道德,呼吁人与自然环境、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学会敬畏自然、珍惜生命,自然美和人文美相得益彰。    《千鸟谷追踪》:  该书是一部探险小说,描写了几位小探险家,在护林员的带领下,追踪相思鸟,历尽艰险,神游鸟类世界的故事。其中充满了探险的乐趣和大自然种鸟类世界的美妙。他们追寻相思鸟的行踪,探索杜鹃产蛋的地点,研究相思鸟四处漂泊的原因,关注猛禽在高空结集的现象,观察鸟身猴面鹰的攻击方式,找寻鸟王身在何方……书中充满了鸟类世界的奇趣。通过对探险过程的细致观察和描写,再现了大自然绿色生态的重要性和美好,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绿水青山。    《走近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  该书是一部纪实文学,讲述了作者刘先平40年来跋涉在大自然中,连续两年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的历程。在作品中,作者和儿子刘君早在地貌多样的高原盆地中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探险奇遇,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父子守望普式原羚遭遇孤狼袭击;父母看着两只幼鹤手足相残却视而不见;雄麝在被猎人追逐的过程中自毁香囊跳崖自尽;带着幼崽进行生育大迁徙等。进而呼唤生态道德,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美丽的西沙群岛》:  这是一部纪实性的大自然文学作品,讲述了作者刘先平和老伴李老师在西沙群岛探险的故事。该书采用散文的笔调,展现了作者考察西沙群岛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时的经历,一方面描绘了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和动植物之美,如飞鱼、珊瑚、和砗磲等;另一方面描绘了西沙守岛官兵的心灵之美。这支世界上的“生态部队”热爱西沙、保卫西沙、建设西沙,自觉呵护着西沙的生态环境,创造了令人神往的美丽家园。作者通过对西沙群岛神秘海洋世界的描绘,寻找着人类生存的高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该作品曾荣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呦呦鹿鸣》
卷首语
序 呼唤生态道德
一 呦呦鹿鸣
二 花鹿失踪
三 蹄印消失的谜
四 赭石坡上
五 不卷尾巴的狗
六 青翠翠的山岗
七 从现场开始侦破
八 鼻子遭殃
九 白胡子鸟
十 白鹿情深
十一 白腹山怪
十二 山寨呼啸
十三 溢满奶浆的峡谷
十四 鹿角长在树上
十五 箭出行
十六 奇特的步链

《麋鹿找家》
卷首语
序 呼唤生态道德
金丝猴跟踪
蛇趣
——新安江上游考察
鹦鹉唤早
纵虎
陇南杨树王
初探白头叶猴
银杉王
寻访红艳艳的厚嘴唇
麋鹿找家
人生三步
后记我的三十年
——跋涉在大自然文学
附录 刘先平四十多年大自然考察、探险主要经历

《云海探奇》
《千鸟谷追踪》
《大熊猫传奇》
《山野寻趣》
《爱在山野》
《和黑叶猴对话》
《追踪雪豹》
《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
《美丽的西沙群岛》
《追梦珊瑚——献给为保护珊瑚而奋斗的科学家》
《一个人的绿龟岛》
《续梦大树杜鹃王——37年,三登高黎贡山》
《高黎贡由女神》
展开全部

节选

  “哎呀呀!这么一点大事也定不下来。别争了,干脆点,你们去上学,咱在这里看着,晚上再补课。”  “要是老虎、豹子来了,你咋办?”蓝泉问他。  这一下把翠杉和小叮当都问住了。别说他们都没猎枪,赤手空拳,又是孩子,就是老猎人单身碰到这些山林中的霸王,也不愿轻易下手。  *后蓝泉决定他们一起跑到学校,找陈老师。陈老师是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人。宽广的额头,黑黑的脸膛,像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后水土流失的山岗,只有刚劲的线条和锋利的石棱子。看上去像个半拉老头子,其实他才四十开外。不信?你可细细瞅瞅,还能看出一点留下的娃娃脸型和青年气质。  当然,也正是这样,使这一切显得很不协调。他平时不大开笑脸子,可也没见他对谁粗声恶语过。他走路时特有的节奏感很强的步伐、做事时利利索索的举止,透露出他体格强壮。也许这正是他的雄厚资本,所以什么出力受累的事都有他参加。这多少改变了同学们乍见他时,那种无法名状的不顺眼感觉。  他的课讲得生动,条理清楚,板书恰到好处,这又为他赢得了不少教师和学生的尊敬。至于他的其他一切,连对于那些*爱打听消息的师生都是个谜。  听了三个孩子的报告,陈老师也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详详细细地问了发现的经过、地点。校园里响起了上课预备铃声。他连忙说:  “现在都去安心上课。我马上去看看,中午再一道讨论、研究。”  陈炳岐看着孩子们向教室走去的背影,不禁想起和他们初次相识时的情景。  那是他刚调来这学校没几天的事。有天,他刚从操场过,看到两个孩子在长满小灌木、杂草的角落争吵,心里有些奇怪:山区中午的太阳毒热,什么事使他们站在那里辩个不休?他不禁信步走去。  “你说它不是变色龙,拿出证据来。咱可有根有据!”站在北面、情绪激昂的孩子说。  “么事是变色龙、小爬虫?明明白白是石龙子嘛!”  对面的孩子说得平静,但语气中有股毫不动摇的味儿。  争论的话题使陈炳岐仔细地打量起他们:  站在北面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大大的圆脑袋,圆圆的脸,圆圆的鼻头,丰满得近乎也成了圆形的嘴,圆鼓鼓的腮帮子,甚至眼睛也是圆的。这一切都由他肉滚滚的体型,很协调地统一了起来。  对面的那个孩子,要比他高半个头,骨架大,方脸,满头漂亮的黑发,高眉骨上两道又黑又粗的浓眉,简直像是两块墨玉,晶莹闪亮的眼睛很有神采,微微突出的下巴,多少显示出一些粗犷的气质。  “刚才你不是看清楚了?这边,”胖胖的孩子用脚踢了一下乱石,“是一条全身金黄金黄的。那边,是一条翠蓝色的。可两条长得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扁头、四只脚、长尾巴。变色龙也是四只脚、一条长尾巴。虽然没有照片,可咱不会把它认错。金黄的爬在黄土里,翠蓝色的爬在蓝色花棵下。不是因为黄土、蓝色的花使它们改变了颜色,哪能是两种颜色?”  “变色龙就是这样,它在哪种颜色的环境,就能变成和那环境一样的颜色,保护自己。《小知识》上说得明明白白,是因为它皮肤上每个细胞都装了几种颜色,它想要么样颜色,么样颜色就显出来了。”  “你说的是变色龙,咱说的是石龙子。石龙子和变色龙是两种动物。三十九岗也不是今天才有一种蓝色、一种黄色的石龙子!”方脸的孩子心平气和。

作者简介

  刘先平,1938年11月生于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西边湖村。父母早逝。12岁离家到三河镇当学徒,后在大哥刘先紫的帮助下脱离学徒生活。求学道路坎坷,依靠人民助学金完成学业。1957年毕业于合肥一中。196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在合肥师专、合肥六中等校任教师。1972年之后,在安徽省文联任文学刊物编辑、主编。  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先是诗歌、散文,后涉足美学。1963年,因一篇评论再次受到批判,停笔。20世纪70年代中期,跟随野生动物科学考察队野外考察数年。1978年,响应大自然召唤,重新拾起笔来,致力于大自然文学创作与思考……  他被誉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之父”。  他曾经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  他曾经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千大沙漠,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  他曾经六上青藏高原,多年跋涉在横断山脉。  他曾经两赴西沙群岛,在大自然中凿空探险40多年。  他的代表作有四部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和几十部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  他的作品共荣获国家奖九项(次)。其中有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1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建立并授牌“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工作室”。  他2010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他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被列为林格伦文学奖候选人。  他2018年获首届中国自然好书奖。  他2019年获第三届比安基国际文学奖。  他历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省政协常委和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1992年,国务院授予其“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