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

¥63.4 (5.0折) ?
1星价 ¥70.4
2星价¥70.4 定价¥128.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7084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9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201170848 ; 978-7-201-17084-8

本书特色

作者从学术角度广泛而深入地分析了大多数当代哲学和经济/政治政策的缺陷,提出建立“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让人类对自然和自然的一切生物怀有更加负责的态度。作为一本译注,本书对于中外生态文明互鉴、文献互译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本理论译著。本书从学术角度广泛而深入地分析了大多数当代哲学和经济—政治政策的缺陷,提出建立“一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作者敦促我们的概念世界不要只专注于分析以及那些胆小拘谨的假设论述,而应该采取辩证的方法。智力工作应全力形成综论,使之成为科学研究的指导准则。作者倡导的思辨的自然主义,以谢林创立的思想为体,超越了英国的分析哲学和法国的结构主义,是很适当的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将科学研究置于普遍发展的框架之内, 作为科学的一种哲学,使其同样为人类所理解。

目录

章 文明的*终危机:向哲学求助的原因
第二章 从分析哲学到思辨自然主义
第三章 辩证法:从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思辨自然主义的辩证法
第五章 思辨自然主义唤醒激进启蒙运动
第六章 从激进启蒙运动到生态文明:开创未来
结 语 生态文明以及“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
展开全部

节选

  后来,马克思放弃了他有关人类与历史的主客体观点,把视线转移到人类的发展上,认为人类是在生产活动中被塑造为个体,并建立彼此的关系。马克思几乎完全投入到重新建构和理解“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发展中,也就是人们所称的资本主义,他的成熟作品反映了这点。这使马克思和那些读到他的作品的人认识到自己是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产物,受其限制,他们也认识到他们有可能与其他受压迫的人们共同反抗,使自己摆脱被压迫的倾向并参与到创建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中。马克思继续研究前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Grundrisse)一书中,但没有出版。在晚年,马克思甚至对提出一种历史普遍理论的可能性产生怀疑,似乎要建立村社(mir)(农业公社)开辟新的路径。俄罗斯人也许会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避开资本主义(White 1996)。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抓住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是一种新兴的且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认识到它独特的动态规律,不能简单理解为之前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Gare 1996,Ch.9)。这涉及在反思意识中把握经济学的范畴,人们在其社会实践中定义和被定义的“存在形式”,以及与其他社会实践相关的一切要理解的存在形式。马克思为了分析这些范畴,认真研究和使用了黑格尔曾在他的《逻辑的科学》(Science of Log/c)中阐述的研究的辩证形式和范畴呈现。①马克思还受到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Spirit)叙述的辩证法形式的影响,在该书中,无论是实践的还是理论的意识形式,不但被静态地捕捉到而且在其发展和转化动态中被理解。我们可以把经济范畴作为一个连续的概念框架来思考,但要想真正地理解这些范畴,必须把它们理解为对自我复制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清晰表述。这些范畴的实例就这样被不断地繁衍出来:商品、金钱、劳动力、资本、利率、租金等,以及生产关系,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社会经济结构中,无产阶级被剥夺了生产方式,因此不得不出卖他们的创造潜力作为商品(也就是劳动力),资产阶级努力维护自身在社会中的特权地位,不断打造出“资本”积累的假象(仿佛资本是一种物质而不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它们像这样被生产和复制,这个反复的过程具有先天的不稳定性和极度的变化性。这种不稳定性被加强,因为这些范畴使社会关系具体化,把它们当作物件对待,使人们无法认清这些社会关系的真实本质以及他们在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了生存下去,这种社会结构的成员必须不断革新生产力、扩大活动范围、拓展产品形式,既有集约型,又有粗犷型,不但是社会和自然越来越多地被称为商品,还要涵盖全球。它必须成长直到摧毁其生存条件,无论这些条件是什么。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成员都被这种不断变化的结构所奴役,尽管是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这些动态作用需要了解经济学家描述经济过程的工作,过去他们不加辨别、全盘接受这些经济实践过程中所蕴含的范畴,因此把资本主义理解为一种自然秩序,没有注意到这些范畴的历史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以及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的表述。实际上,他们错误地认为社会现实是一种客体间的定量关系,忽视了使社会现实客体化的过程。对这些经济学家的局限性以及他们预设范畴为自然性的洞见,为他自己描绘出的工业化资本主义的优越性以及他的批判所基于的隐性范畴提供了主要的论据,与此同时,也揭示出了克服并取代资本主义以及阐明资本主义范畴的可能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Theses on Feuerbach)中阐述的自己对辩证法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因为马克思认为我们就是自己努力要了解的世界的一部分,用辩证的思维去思考就是参与到自身的形成或转化中,也是参与到社会与自然的形成与转化中。这是马克思的观点,波格丹诺夫(Bogdanov)、卢卡奇(Lukacs)、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和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重新认识到了该主张。尽管深受黑格尔的影响,马克思辩证法的这部分与谢林的观点非常接近,谢林以及被谢林影响的其他哲学家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著名的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Ludwig Feuerbach)和奥古斯特·冯·西兹科夫斯基(Au-gust von Cieszkowski)。经济学范畴的关系不是一种永恒逻辑结构的平淡关系,而是由克服矛盾的逻辑必然性所展开的。尽管只有与范畴以及它们的逻辑关联性建立联系,人们才能理解社会的发展,但是这些范畴在社会内的演化需要自愿选择。此外,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新兴动态,人们无法通过构成这种动态的范畴去理解它,正是这些新兴动态具有的这种不稳定性、动态性和易于被克服的特性,显示出这些抽象范畴的缺陷和片面性。*重要的是,这些范畴蒙蔽了人们的双眼,这些人将他者客体化为剥削和社会关系具体化的工具、这些他者和他们自身内部关系的工具,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工具。他们还对这些被具体化的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视而不见。由于这些缺陷,通过这些范畴定义人类、他们的社会和自然的行为,持续不断地产生出与目标相悖的结果。实践行为本是这些过程和构成的一部分,但它们却削弱了这些过程和构成,而这些过程和构成又是这些实践活动成功的条件。即使在该系统中的行为者觉察到了这些矛盾,但因为这些范畴以存在的形式蕴含在实践中,因此无法解决这些矛盾——除非替换掉这些存在形式。本质上,这需要创造一种代表不同范畴的社会经济结构。……

作者简介

作者阿伦??盖尔,澳大利亚斯威本理工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教授,哲学家和环境伦理学家,李约瑟研究中心主任,《宇宙与历史》杂志主编。译者张虹,翻译学硕士,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师,副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