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009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07080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10708039 ; 978-7-5107-0803-9
本书特色
大意觉迷、宇文若尘等众多作家加盟数十位军事、历史、文化Z业人士力荐本书
内容简介
战争事典系列丛书是战争、历史类综合读物,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主编。《战争事典009》通过剖析英国海军战术演进、侯景之乱、骏河侵攻、桂陵和马陵之战等,使历史爱好者、军迷了解真实的历史,从而了解历史的脉络。
目录
前言
日不落帝国崛起的先声——1588—1667年英国海军战术演进
天崩地裂扭乾坤——侯景之乱与南北朝格局之变
骏河侵攻——武田家谋攻的顶点
孙膑的奇谋决断——全新解析桂陵、马陵之战
由扎马至比提尼亚——汉尼拔与阿非利加那·西庇阿的后半生
节选
介绍齐国的庙堂议事之前,我们首先来解析一下齐国的政治格局。自从陈太公陈和(田和、和子)于公元前392年将齐康公贷迁至海滨后,齐国陈氏家族就正式接管齐侯之位,国称齐邦,君称陈侯(田侯)。清华简《系年》中除了提及陈和外,还提到一个平起平坐的陈淏。 楚悼王在位初年楚国向齐国借兵之时,只提陈淏而不提陈和。因此,有人认为陈和与陈淏可能是兄弟,开始时共同执政,陈和去世后陈淏独掌国政。陈淏去世后,继任者为陈剡。那么,陈剡究竟是陈和之子还是陈淏之子?目前没有史料说明。在陈剡统治时期,齐康公病逝,齐姜君统彻底终结。陈剡在位十年,被宗室陈午所杀。陈午还同时杀害了陈剡之子陈喜,篡夺了齐君之位,称陈侯午,死后谥号为“孝武桓公”,简称“桓公”,故史书又称其为齐桓公,与齐姜的齐桓公小白有别。陈氏家族的子孙从陈僖子陈乞(田乞)开始就日渐繁盛。陈僖子的儿子中取得封地的至少有七个,陈成子陈恒(田常)的儿子更多,一说七十多个,一说百余个。如此众多的子孙是陈氏家族篡夺齐国政权的基本保障,但由此带来的利益分配矛盾也日渐凸显。陈氏家族的内斗甚至成为三晋伐齐的契机,并引发三晋正式称侯,奠定战国时代格局等一连串连锁反应。而陈侯午弑陈剡夺位,加深了上位齐君与陈氏宗室之间的矛盾。陈侯午及其后嗣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陈氏宗室是屏障,是爪牙,不能随意翦除。但陈侯午自身是夺位上台,无法保证宗室中不会再出现叛逆者。因此,上位齐君对宗室成员的任用,特别是宗室中有才能者,必须格外提防。陈氏宗室成员在通往齐国军政的权力之路上,往往存在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陈氏宗室要么以宗室为靠山,与陈侯之间进行非正面的对抗;要么通过某种手段,与陈侯建立私人化的诚信关系,单纯靠才能想得到陈侯的信任是不大牢靠的。 陈侯午去世之后便是陈侯因齐继位。陈侯因齐作为篡位者之子,与宗室之间的关系依然隔阂。在这种局面下,就有了邹忌、淳于髡等根基浅薄的外人发展的空间。邹忌来自于破落的古国邹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邹城市。本来春秋时代这个国名写作“邾”,不知为何到汉代的文献中就写成了“邹”,乃至于在战国时代文献提到这个国家都称为“邹国”。“邹”字甚至写作“驺”。邹忌就是从邹国而来,如果严格来说,他的名字应该写作邾忌,但这种写法缺乏文献依据,所以下面还是从俗称其为邹忌。 邹忌从衰败的故国赶奔齐国寻求发展。从《史记》和《战国策》中留下的信息来看,他主要擅长的是“讽谏”和打隐语。这种语言技巧的职业化,大概是齐国名相晏婴所开启的风气。但是单单靠耍嘴皮子,没有具体的政治见解,邹忌就能获取相邦的高位,甚至在陈侯因齐面前大摆排场,这样的情况显然不太正常。其实,邹忌真正引以为傲的政治资本,主要是能够给陈侯因齐推举人才。邹忌所推举的都是什么人呢?邹忌推举陈檀(檀子、田解子)守南城防楚,推举陈黔夫(黔涿子)守冥州(徐州)防燕、赵,推举陈居(田居子、田居思)守西河防魏、秦,推举陈种首(田种首子)守即墨,推举北郭刁勃子为大士管理刑狱。除了北郭刁勃子可能是姜姓齐侯的后裔,其他全为陈氏宗室。陈氏作为齐国的宗室,居然还要靠外人邹忌来推举走上仕途。由此可见,陈侯和宗室都把邹忌当作联系纽带。宗室的人要想出来做事,不能直接依靠家族背景,而是要通过邹忌关系才能得到任用,陈侯也信任邹忌。如此一来,宗室和陈侯都有求于邹忌,作为中间人的邹忌俨然有凌驾于陈侯之上的趋势。不过,邹忌之所以能攀上相邦的位置,恐怕也是陈氏宗室运作的结果。宗室中一个关键的幕后人物便是陈婴(田婴、婴子)。从后来的形势来看,邹忌不过是陈婴推到前台的傀儡,是陈婴可以出面掌控齐国政务的一个过渡。 淳于髡在政治上的情况与邹忌基本类似。只不过邹忌相貌堂堂,身高八尺有余(超过1.84米),而淳于髡出身卑贱,身高不足七尺(低于1.61米),在战国社会中处于较为低贱的成分——赘婿,受过剃头的髡刑,可谓其貌不扬。但就是这对反差强烈的组合,几乎同时靠着类似的手法获得了陈侯因齐的信任。淳于髡与陈侯因齐之间还有所谓“一鸣惊人”的佳话(这个佳话另一版本的主角是楚庄王与右司马)。而《战国策》中则明白地显示出,邹忌与淳于髡都是暗地里为陈婴服务,安插在陈侯因齐身边的棋子,为的是方便陈婴将宗室中的党羽推荐到重要权位。陈婴也并不是像《史记》中所说的那样,是陈侯因齐的少子,他的年龄应该与陈侯因齐相仿,但与陈侯因齐的具体亲缘关系不详。后来,陈婴获得了齐王太子的推荐权,可见他在宗室中的地位不会太低。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陈氏宗室都是走了陈婴和邹忌的门路,陈忌(田忌、田期、田期思、田颐思、忌子,也就是“田忌赛马”的那个田忌)和陈盼(田盼、田肸、田盻、田眄、盼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从理念来看,陈婴走的是和平演变掌权路线,陈忌、陈盼走的是基层军事实践路线。两者是宗室内部的不同派系,政见上多有龃龉。不过,陈婴此时处于幕后,台前的邹忌与陈忌就没有亲情纽带,可以大胆地排斥。 因此,齐国内部君臣之间的讨论,往往充满了辩论。 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齐桓公召大臣而谋曰:“蚤救之孰与晚救之?”驺忌曰:“不若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则韩且折而入于魏,不若救之。”田臣思曰:“过矣君之谋也!秦、魏攻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予齐也。”桓公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为得齐之救,因与秦、魏战。楚、赵闻之,果起兵而救之。齐因起兵袭燕国,取桑丘。(《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韩齐为与国。张仪以秦、魏伐韩。齐王曰:“韩,吾与国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下以燕赐我也。”王曰:“善。”乃许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得交于齐,遂与秦战。楚、赵果遽起兵而救韩,齐因起兵攻燕,三十日而举燕国。(《战国策·齐二》) 这两段对话从内容上来看很相似,基本上都是说秦魏联兵攻韩,齐国君臣讨论是否援助韩国的问题。田臣思认为秦伐韩,则楚、赵必然援救,借此机会可以攻打燕国。然而,这段对话的时代却被弄得模糊不堪,《史记》中把这段内容放在齐桓公田午五年,而《战国策》则下推到齐宣王与燕王哙时代。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我们有必要从对话人物的身份背景来分析对话内核所针对的真实时代背景。 邯郸之难,赵求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邹子曰:“不如勿救。”段干纶曰:“弗救,则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郸,其于齐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军于邯郸之郊。”段干纶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郸,军于其郊,是赵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郸拔而承魏之弊,是赵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郸拔。齐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战国策·齐一》) 对话的背景才真正转换为魏国围困赵国邯郸,邹子(邹忌)主张不救,段干纶则主张南攻襄陵解救赵国之围。“纶”的古字和“绷”相似。由此来看,段干纶就是段干朋。魏文侯时期有段干木,似封在段干之地而以“段干”为氏。《史记》上将段干氏看作老子家族的后裔,不知何据。段干朋可能是段干木后裔在齐国的发展者,也算是一位善谋之臣。
作者简介
指文烽火编委会,由众多历史、战史作家组成,从事古今历史、中外战争的研究、写作与翻译工作,通过精美的图片、通俗的文字、独到的视理清历史的脉络。 大意觉迷:历史爱好者、契丹文字研究者,主攻先秦史和日本早期历史,在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在《探险》《战争史》等发表过通俗讲史类文章,还发表过若干网络小说。 宇文若尘:历史编剧、军事历史作者,专攻南北朝政治史、军事史。著有编剧作品《敕勒川》《兰陵王》等。 妈宝地狗 :专攻十六七世纪的东亚贸易史、荷兰东印度公司历史以及欧洲海战史,翻译过大量国外论文与海战类图书。 陈凌:日本战国史专业研究者,致力于日本史料的汉化与引进工作。 克里斯韦伯:网络作家,著有《天下节度》《新顺之钢铁世纪》《幕府风云》等,目前专著于欧洲历史文化及军事类文章的写作。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63.4¥97.5 -
为什么是中国(九品)
¥29.0¥58.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52.8¥81.0 -
走向海洋(八品)
¥16.2¥59.8 -
兄弟连-纪念版
¥13.3¥38.0 -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3¥5.5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9.5¥35.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9.0¥28.0 -
走向海洋
¥16.1¥59.8 -
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15.1¥39.8 -
浴血荣光
¥16.2¥45.0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4.6¥18.0 -
(平装)二战战史
¥11.7¥45.0 -
步兵攻击:隆美尔手绘插图珍藏本
¥13.5¥45.0 -
国之脊梁:中国科学家的家国天下
¥37.7¥59.8 -
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九品)
¥9.8¥39.0 -
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
¥12.3¥30.0 -
共产国际与广州国民政府关系史
¥16.8¥56.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3.5¥58.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4.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