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6549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59654953 ; 978-7-5596-5495-3
本书特色
1.德里达是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哲学家,其思想在掀起巨大波澜和争议的同时也对后世诸多学科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在谈论20世纪哲学史和后现代思潮时,德里达是无法绕开的名字。 2.本书为英国知名出版社格兰塔的“如何阅读”书系中的一本,是格兰塔出版社的书系之一。3.“如何阅读哲学”书系由当代著名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主编,每本书均由各个领域的权威教授和专家撰写,内容深入浅出,是阅读这些大师级思想家的入门。
内容简介
米歇尔· 福柯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也是有名的政治活动家、社会理论家、文化批评家、富有创造性的历史学家。他不可逆转地塑造了我们今天对权力、性态、疯癫和犯罪等争议性问题的思考方式,奠定了多个学科的理论基础。其批判性研究持续启发着诸多学者、艺术家和政治活动家。在《如何阅读福柯》中,约翰娜· 奥克萨拉围绕福柯思想的重要主题,精心挑取十段关键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提供一系列线索来帮助读者由此前行,对福柯的思想做出自己的发现和理解。
目录
**章 解构性阅读
第二章 作为干预的阅读
第三章 延异
第四章 未决
第五章 文化、性别与政治
第六章 交流的语境
第七章 哀悼与好客
第八章 给予与原谅
第九章 正义与法律
第十章 完满性
德里达年表
资料
参考书目
索引
节选
2004年,在对外宣布74岁的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逝世消息时,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Jacques Chirac)的办公室将德里达称作“我们时代智性生活的重要人物之一”。在国际上,德里达被公认为是20世纪后期*重要的法国哲学家。他出版了40余部专著,是两部电影的主人公,也是媒体争相讨论的话题。他还深刻地影响了诸多学科和研究领域—包括教育、性别、法律、文学、数学、政治、心理学、族裔以及神学等。由他创造的术语“解构”(deconstruction)已经被收录进法语词典和英美词典,还出现在伍迪·艾伦的一部电影以及“斯克里蒂·波利蒂”乐队(Scritti Politti)的一首流行乐中,同时还是一种建筑和时尚风格。自存在主义之后,鲜有哲学著作产生过这种程度的跨学科吸引力和流行魅力。 20世纪40年代,雅克·德里达还是阿尔及利亚的一名犹太青年,当时的法国受到了德国占领的影响,其殖民政权染上了反犹性质。在此期间与之后,德里达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法国经典和先锋的文学作品,以及哲学著作:从卢梭到纪德、瓦莱里和加缪;从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和萨特。他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作家。在巴黎,他接受了哲学训练。随后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进入法国学术体系,尽管他起初并没有获得博士资格,却通过了一项竞争颇为激烈的国家级测试。他随后才获得博士学位(申请该博士学位的论文便成了德里达于1967年出版的《论文字学》),然后又取得了第二个博士学位(国家论文)。德里达的国家论文直到23年后才得以提交。他打趣说,这是他有意为之的,目的是让它成为自己“*后的论文答辩”。 这段延迟,以及这位国际知名哲学家50多岁时的“论文答辩”,也是他与学术机构之间“爱恨情仇”的一种反映。中学时的德里达虽然是班上的尖子生,却遭到了开除,因为学校将犹太人的比重降至百分之七。面对粗暴的种族歧视,德里达在那段时期只能避开原来的学校,而不得不去一所专门为犹太师生开办的学校。当他有机会重回以前的学校时,(据他后来对自己的描述)他成了一名沉溺于英式足球的坏学生,**次参加学校的毕业考试时都未通过。但他第二次参加考试时却发挥得相当好,成功进入法国高等教育象牙塔的顶端。 他随后在巴黎的求学生活既孤寂又苦闷。间歇性抑郁症、神经质焦虑以及在安眠药和安非他命之间的拉锯战,导致他在1950、1951和1955年的考试上连连失利。但他发表的**篇文章为他赢得了让·卡瓦耶奖(Jean Cavailles Prize)。这是一篇导读性质的文章,附在1962年德国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几何学起源》的法语译本中。该文章关注的是语言的重要性以及胡塞尔式“理念”(ideality)的差异性。在这两年内,德里达对哲学与文学之间的交集很感兴趣,而关于这方面的思考也已在他的著作中成形,并融入他惯用的文体实验。德里达的声誉便是源自这些非传统的学术著作。 虽然说德里达早期关于胡塞尔的文章受到了哲学家们的好评,但随后还是有很多人持保留意见。德里达写作的那个时期,学术界对维系学科边界有着强烈的执着。德里达力争人们不该如此严苛地遵守边界,而他自己的著作已公然打破这些边界。尽管德里达当时已经誉满法国乃至全球,但他还是坚持做一名异见者。 德里达早期摇摆于令人吃惊的失败与耀眼的成功之间,他之后举世的名声也是对这份摇摆的真实写照—在国际上,有人对他高歌赞扬,也有人对他公然抨击。譬如,关于他的讣告,《卫报》的一篇文章对其评价非常全面、精准且充满敬意;相比之下,《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对德里达展开了严厉的批评,以致引来4000人签字的联名抗议。德里达曾经获得过大量的学术荣誉,其中包括尼采奖、阿多诺奖,以及众多大学的荣誉学位。然而,其中*特别的当属剑桥大学颁发的荣誉,这份荣誉的竞争者中有一些是该校的教授。法国总统对他逝世消息的宣告也可算作给予他的一种荣誉,尽管法国公立大学系统在德里达生前拒绝授予他任何职位,他生前也从未与法国学术机构有过愉快的相处。 另一份讣告照应了勒内·韦勒克的话,即德里达对他而言推动了对“知识和真理概念”(Wellek 2005,44)的解构;用佩姬·卡穆夫的话来说,德里达对她而言“在人文学科领域开辟了一条进行严肃智力工作的途径,与此同时还不忘‘对权力的滥用做出及时的回应’,这便满足了人们参与政治的需求”(McLemee 2004)。同样,面对德里达的思想,《如何阅读德里达》的读者也很可能步入两条迥异的道路。有些读者可能会对他的风格和他阅读的方式感兴趣,正如另一些读者可能会抵制那些看似荒谬或不现实的部分。德里达可能会赞同德鲁西拉·康奈尔和朱迪斯·巴特勒的观点,“常识不具有任何激进性”(Butler 1999,xviii)。由于德里达喜欢让那些耳熟能详的东西看上去焕然一新且奇特异常,因此,对他那富有争议性的文本,我们也不应该表现得大惊小怪。 解构通常被认为是一项拆解和废除的行为。诚然,在德里达看来,一个论点、一个个体,抑或一个机构对自己的描述并不一定会有*令人信服的权威性。在我们遭遇自我再现(self-representations)时,德里达认为我们应当认真聆听,并好好训练我们的批判能力,让我们看上去有点像精神高度集中的治疗师或精神分析师。解构会告诉我们,那些我们*为熟悉的文本和论点都会留有一些我们看不见和预料之外的东西,有内在的矛盾观点、值得商榷的空间以及其他的选择余地。留意到这些,德里达便已然改变了我们对身边熟悉事物的理解。尽管解构有时会被认为是一项消极甚至虚无的运动,但德里达强调说,它是一种肯定的且具有潜在变革能力的阅读方式。
作者简介
佩内洛普·多伊彻,美国西北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20世纪和21世纪的法国哲学以及性别理论。主要著作包括《屈服的性别》《不可能的差异政治学》《如何阅读德里达》等。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5.2¥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生活即是行动
¥19.2¥52.0 -
圣经的故事
¥19.1¥58.0 -
传习录
¥11.6¥55.0 -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人生和性爱的难题
¥13.9¥39.8 -
列宁全集4
¥3.8¥9.7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10.1¥36.0 -
心灵的平和之美
¥17.1¥45.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4.3¥46.0 -
弗洛伊德论自我意识
¥14.1¥38.0 -
论语讲座
¥9.0¥23.0 -
哲学家们都在想什么
¥15.7¥49.0 -
谈修养
¥9.0¥20.0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2.2¥33.0 -
十力语要初续
¥10.3¥24.0 -
时间哲学简史
¥19.2¥52.0 -
沉思录
¥18.4¥49.8 -
穿越时空,与孔子对话
¥17.3¥48.0 -
哲学讲话-大家小书
¥23.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