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84257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59842572 ; 978-7-5598-4257-2
本书特色
★ 万里挑一的文物海选,让你透过国宝读懂中国:拥有60年故宫工作经验的文物专家朱家溍,领衔专家团队从故宫珍藏的90多万件文物中精选出100件,自商周以迄明清,函括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织绣五大类,从多角度剖析文物细节,透过国宝看懂历史、读懂中国。
★ 故宫博物院各部门通力打造,汇成一部“国礼”之书:40年前,故宫博物院集各部门□□之力,用□□□□的作者阵容倾力打造了这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典之作。当年首版后,该书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其经典性更是被众多故宫人累代相传。
★ 3□8幅珍贵图像还原100件国宝□丰富的细节:在银盐胶片的时代,每一张图像都不可再得,现在已然绝版。为了诚意献给读者,作者曾多次带着彩样到故宫仓库里与原件细细比对,精准还原文物色彩。此次全书采用了进口樱花纸印制,完美呈现了这些珍贵影像的诸多细节。
★ 打破现场观展时的角度□限,还原一场高质量的“口袋展览”:作者用独特的视角解说国宝,配以全新的编排方式,新颖直观。既有文物的年代、材质、尺寸等基本信息,又有器物部件、寓意等科普拓展,更有精彩绝伦的□部图解。打破现场观展时的角度□限,还原一场高质量的“口袋展览”。
内容简介
《故宫国宝100件》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90多万件文物中挑选出100件,所涉年代上至商周,下迄明清,分为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织绣五大类,每类每件都有精彩的解说,内容涉及文物的前世今生、发掘故事、制作流程等,图片细节丰富,角度独特,全面展示璀璨的中华文明。
前言
故宫,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宫殿建筑本身,就是文化艺术史上的重要遗物。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4年在明、清故宫的前部成立了古物陈列所,后部宫殿仍由清逊帝溥仪居住。19□4年溥仪出宫后,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19□5年10月,后部成立故宫博物院。抗日战争胜利后,古物陈列所撤消,并入故宫博物院,开放至今。
故宫博物院现藏文物九十万余件,大多数为明、清两代宫中遗留的历代艺术品,少数为□□来征集到的。这些艺术品有历代名画、法书、碑帖、青铜器、陶瓷、织绣及其他工艺美术品。这部书中的国宝就是从故宫博物院现藏珍品中选出的,共一百件。
中国历代皇宫内都收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是记载宋朝宣和内府收藏的书、画、鼎、彝等珍品的目录。《西清古鉴》《西清续鉴》《宁寿鉴古》《石渠宝笈》(初、重、三编)、《秘殿珠林》(初、二、三编)、《天禄琳琅》和《四库全书总目》等是清乾隆、嘉庆时期由翰林官们编辑的宫中所藏古铜器、字画、图书的目录。见于著录中的很多古代文物早已散失,现在只能从文献中见到名称而已。但也有不少宝物几经聚散,历尽沧桑,保存到今天。
例如石鼓,原来发现于陈仓的野地,共十鼓。唐朝韩愈为博士的时候,曾请求把石鼓移到太学,没有得到允许。后来郑余庆把石鼓迁到凤翔孔子庙。经过五代的兵乱,十鼓失散。到了宋朝,司马池在凤翔做官时,收集到九鼓,安置在府学。皇祐四年(105□)十鼓才收齐。大观二年(1108),被移到当时的京都开封。皇帝命以黄金填嵌石鼓的文字,先陈设在太学的辟雍,后来移到保和殿。金人破开封,把石鼓运到北方,安置在大兴府学(即现在的北京)。元皇庆年间(131□—1313),移到文庙戟门内。明、清两朝相继把石鼓陈列于国子监、文庙大成门内。辛亥革命后仍在原处陈列,任人参观。抗日战争时期,北京的部分古物南迁,石鼓也随之运到南京,后经武汉运到四川。抗战胜利后,又经原路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至今。又如晋王珣的《伯远帖》,曾载于《宣和书谱》,清朝又载于《石渠宝笈》;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唐韩滉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名画,也都曾载在《宣和画谱》中,到清朝又载在《石渠宝笈》中。这类法书名画,从宋宣和内府失散出来,有些由私家收藏,有些曾经元、明内府征集收藏。
明隆庆年间(1567—157□),内府所藏唐、宋书画有一部分作价归成国公朱希忠、朱希孝兄弟所有。朱希忠于万历元年(1573)死后,他所收藏的□精品归张居正所有。万历十年(158□)张居正死后,家被抄,这部分书画又收回到宫中。又如本书所载的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曾经很多人收藏,明嘉靖时为权相严嵩所得。严嵩父子获罪被抄家,很多法书名画又都收入宫中,《清明上河图》也是其中之一,但不久被太监冯保窃为己有。清乾隆时整理宫中旧藏的文物,有不少是明朝遗留下来的。乾隆酷爱古代书画及器物,注意收集。如大收藏家安仪周、梁清标、高士奇、毕沅等收藏的法书名画,通过多方面渠道,后来都被收集到皇宫里。《石渠宝笈》《秘殿珠林》所载浩如烟海的书画就是这样被收集起来的。
乾隆、嘉庆以后,宫中不甚重视古书画,但仍继续收藏。咸丰十年(1860)及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国军队两次入侵北京,圆明、清漪等园囿里珍贵的文物不少遭到掠夺破坏。从辛亥革命后到19□4年溥仪出宫前十三年间,宫中珍贵文物又散失不少。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曾根据《石渠宝笈》核对尚存的书画, 编印过一本《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1949年以后,故宫博物院按照这本目录大力收购,多方征集,已佚书画绝大部分陆续收回,包括本书所刊载的晋、隋、唐、宋的法书名画在内,其中《中秋帖》《伯远帖》《五牛图》等还是从香港重金购回的。
除了上述几经聚散,失而复得,终归保存在故宫的珍贵文物外,未经颠沛流离,一直安稳地收藏在宫中的法书名画仍占大多数。至于家具陈设器物等属于工艺美术领域的珍贵文物,始终未离开故宫的就更不胜数了。有的器物,从制成进呈以后就再没有移动过。如本书所刊载的“大禹治水玉山”,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八月安设在宁寿宫乐寿堂以后,到今天一直没有挪动过位置。故宫藏玉除传世古玉以外,现存清代的玉器也都是制成进呈以后一直保存在宫中,有的还是养心殿造办处“玉作” 制成的。本书刊载的瓷胎“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画珐琅花鸟瓶”“象牙雕渔乐图笔筒”“百宝嵌花卉漆挂屏”,由造办处“珐琅作”“牙作”“杂活作”制成,向皇帝进呈以后,也都一直贮藏在宫中,这类工艺品的数量是相当多的。瓷器,由江西景德镇烧造瓷器处历年进呈而遗留在宫中的就有十余万件。本书所载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就是从中选择的。宫中还藏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历年进呈的大量锦、缎、绫、罗、纱、绸、绉等整匹织品和缂丝、刺绣的衣物,以及由养心殿造办处设计、交“织造” 特制的作品。本书选载的彩织重绵《石青地极乐世界织成锦图》轴、“孔雀羽穿珠彩绣云龙吉服袍”、《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就是从中选择的。
书中载明代宫中遗留的工艺美术品,有永乐、成化、万历年款的瓷器;宣德、景泰年款的铜掐丝珐琅器;万历年款的黑漆嵌螺钿大书案等。这些器物都是制成以后供使用的,经历明、清两代一直贮藏在宫中。
本书内容分属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品和织绣五类,每类每件各有解说。所选文物总数虽只百件,但自商、周以迄明、清,显示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和成就。
朱家溍
目录
一、青铜器 001
所选10件青铜器:鬲、簋是食器;尊、罍、斝、觚、盉是酒器;镈是乐器。
二、书画 0□6
所选45件法书名画,乃稀世之珍,“不可论价”。
三、陶瓷185
所选15件陶瓷器,色如碧玉、光似海天。
四、工艺美术 □□□
所选□0件工艺品,由简入繁,分工为之。
五、织绣 □70
所选10件工艺品,包括了织绣工艺各门类的极精品,有的还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宝。
名词索引 300
后记
节选
南唐中书舍人韩熙载是个很有才干而不拘礼法的人,好声色,家里蓄养了许多歌舞伎,常邀集宾客,专为夜饮。后主李煜想了解这一情况,就派画家顾闳中到他家中去窥探。顾氏通过目识心记,回来后画了一张画向后主交差,这便是传世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图》。采用了顾恺之《洛神赋图》的表现手法,主人公韩熙载在画中反复出现五次,也就是通过五个场面来叙述夜宴的全过程。(《韩熙载夜宴图》P76)
《挥扇仕女图》中□□贵妇的形象刻画极为生动传神。细腻地通过面部和动态,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例如卷首□□位坐在椅子上的妇女,她的身子好像一摊软泥,那困倦慵懒的神态,似乎午睡犹未足。手中的小扇闲置不用,却教内监给她挥动着大扇。这一切说明她身份的高贵,享受着人间的富贵尊荣,然而却也极度的精神空虚与苦闷。(《挥扇仕女图》P68)
此画用笔兼工带写,非常老练。设色淡雅,不同于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来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沉,繁而不乱,严密紧凑,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五百余个人物的画面中,穿插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作者善于观察生活,同时也善于从生活中发掘那些富于诗意、富于戏剧性矛盾冲突,并将它化为艺术形象,其概括和组织才能是令人惊异的。整个画面步步□化,使观者目不暇接,而且每看每异,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和发现,觉得画幅后面,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画有尽而意无穷。(《清明上河图》P108)
瓷器彩绘,素有“青花幽靓,五彩华贵”之说。具有典型特色的万历五彩,主要是釉下彩青花和釉上施以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瓷器。当时尚未出现釉上蓝彩,故以青花的蓝色作为画面的一种颜色,同釉上的红、绿、黄、紫、褐构成丰富的色彩搭配。作为皇家御用陈设的“五彩镂空云凤纹瓶”,不仅成功地运用彩绘,而且熟练地运用镂雕技法,使图案增强了立体感。在装饰意图上达到“锦上添花” 的艺术效果,代表了这一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高超水平。(《五彩镂空云凤纹瓶》P□0□)
据前人记述,从□□运大玉到北京需要制作轴长三丈五尺的特大专车。车上有铜把,前用一百多匹马拉车,后用千名夫役扶把推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冬季则泼水结冰路面拽运,日行五至六里。据此计算自和阗至北京一万一千一百里,需时三年才能运到。玉料运到北京以后,乾隆皇帝选用《石渠宝笈》著录的《宋人画大禹治水图》轴为稿本,将原图发交内务府大臣舒文,命贾铨照图式样在玉上临刻。(《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P□54)
相关资料
这本书的图版,经过制版的技师拿着一本排列号码的色标专程来北京,和书中收入的文物的颜色进行反复比较才确定。这样不惜工本、不怕麻烦的校色方式我是头一回见到,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出版后,准确、完美地显示文物的真实色泽成为一大卖点,也成为此后文物类图书的一个追求方向。1983 年合作之初,与陈万雄先生商量书名,我的意见叫《故宫所藏文物图集》,觉得《国宝》有点俗气。陈万雄先生则坚持用《国宝》。他说:“这本书不仅要文物爱好者买,还要打入一般中产阶级人家客厅的书架,你相信我的话。”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国宝》一炮打响,不但在大陆、港台地区畅销,还成为□□□□的官员赠送外国元首的正式礼物,英、法、日等文版也持续畅销。
——朱家溍(《故宫国宝100件》主编、一级文物鉴定专家)
藏品从上古到近代,源远流长,艺术文物种类,包罗万状。如何让故宫的藏品不再高不可攀,不再遥不可及,而可以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这是策划《国宝》一书的立意。让社会大众从故宫庞大的藏品中认识百件国宝中的国宝,并透过百件国宝了解中国几千年艺术发展的脉络,学懂如何欣赏每一门类的艺术。
——陈万雄(原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总裁、商务印书馆(香港)总经理兼总编辑)
初见《国宝》,既为它的精美、格调所震撼,更为它的通俗、好看而喜欢。名为画册,文字并不少。100件国宝,每件、每图都有详尽的说明和故事,统共足有10多万字,但丝毫不掩盖图片的斑斓和辉煌,尤其抠图和□部放大的技巧,让我叹为观止。
——汪家明(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
作者简介
朱家溍(1914—□003),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5代世孙。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明清史及戏曲研究专家,曾主持国家一级文物、故宫太和殿“龙椅”的修复和原状复原工作。在故宫博物院从事鉴定研究和陈列展览工作60余年,为故宫文物的整理、征集、研究和鉴定划级工作付出了巨大心血。他编著的《两朝御览图书》《故宫经典.明清帝后宝玺》《历代著录法书目》和《故宫藏珍本丛刊》等成为故宫的标志性著作。而他主编的《国宝》一书,荣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图书奖,且常作为礼品书赠送给外国元首。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7.7¥46.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15.7¥58.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53.0¥68.0 -
经典常谈
¥4.3¥14.8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4.4¥5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溥仪偷运国宝
¥6.7¥26.0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9.6¥25.0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8¥25.0 -
文史足徵录
¥16.2¥49.0 -
北欧神话
¥24.9¥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庄子
¥9.0¥2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5.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