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民族肤纹

中华民族肤纹

1星价 ¥193.0 (7.2折)
2星价¥193.0 定价¥2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058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85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030705877 ; 978-7-03-070587-7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介绍了肤纹理论、实践、技术、实验、平台、操作、计算和统计等内容。全书分为两篇:篇为概论,概述了肤纹研究的简史,肤纹嵴的发育和遗传,电子捺印肤纹采样,分析技术的美国标准+中国版本和项目品种的中国标准,肤纹伦理学,常用肤纹统计方法和公式,多元统计分析的应用和原理,肤纹的特性,肤纹在人类学、刑侦及安保、运动员选材和医学辅助诊断上的应用情况等内容。第二篇是各论,分别介绍了中国56个民族肤纹的模式样本。 本书可供肤纹学研究人员,以及民族学、医学、人类遗传学、法医物证学、生物多样性、人类表型组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篇 概论——肤纹学基础
**章 肤纹研究的简史 3
**节 我国观察与应用肤纹技术的历史 3
第二节 我国唐代以后在刑事和民事诉讼方面的肤纹应用 8
第三节 近现代国外肤纹学发展 10
第四节 美国肤纹学学会 14
第五节 中国肤纹学研究协作组 15
第六节 中外肤纹学界的交流与互访 19
第七节 20世纪以来指纹法在中国的发展 20
第八节 近百年来中国民族肤纹学的概况 22
第九节 中国非人灵长类肤纹研究 25
第二章 指纹理论的形成 27
**节 Faulds和Herschel为指纹学理论发明权的争夺 27
第二节 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被盗促使指纹技术的崛起 30
第三章 肤纹的理论和特性 34
**节 肤纹的理论 34
第二节 肤纹的特性 36
第四章 中国原始指纹图画 38
第五章 肤纹嵴的发育 43
**节 胎儿掌趾垫与肤纹嵴线发生的关系 43
第二节 影响嵴线形成的机制 45
第三节 皮肤和肤纹嵴线 46
第六章 电子扫描捺印肤纹 50
**节 扫描捺印指纹 50
第二节 扫描捺印掌纹 54
第三节 扫描捺印足纹 57
第四节 图像举例和少见图像 58
第五节 电子扫描捺印与油墨捺印 60
第七章 肤纹伦理问题 62
**节 巴西美国指纹争执 62
第二节 医学伦理学原则 62
第三节 肤纹伦理学原则 63
第四节 肤纹伦理学的知情同意 65
第八章 肤纹的形态和测量 67
**节 美国标准+中国版本的来源 67
第二节 肤纹图的方向和阅读 68
第三节 手足分区 70
第四节 嵴线的细节 71
第五节 指纹分类 72
第六节 掌纹分类 74
第七节 屈肌线和手上的皱褶 77
第八节 足纹 79
第九节 肤纹的测量值 81
第十节 左右同名部位对应组合 83
第十一节 掌纹和指纹的非常数三角 83
第九章 分析技术的美国标准+中国版本、项目品种的中国标准 86
**节 指纹嵴线的三个系统 86
第二节 嵴线的追踪 94
第三节 项目品种的中国标准 103
第四节 模式样本 104
第五节 图像转化成数字代码 105
第十章 肤纹常规统计和合并加权方法 110
**节 肤纹分析统计量和显著性检验 110
第二节 多群体合并参数处理方法 121
第十一章 肤纹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125
**节 多元统计的矩阵 125
第二节 主成分分析 125
第三节 聚类分析 133
第十二章 atd角和tPD值的年龄变化 138
**节 atd角的年龄变化 138
第二节 tPD值的年龄变化 140
第三节 轴三角t和指三角的形态观察 141
第十三章 指纹排列组合及系数和期望频率 142
**节 指纹的排列 142
第二节 指纹的组合 144
第三节 指纹组合的系数 146
第四节 对应组合的期望频率 148
第十四章 肤纹在人类学的应用 152
**节 人种和民族间的肤纹参数比较 152
第二节 族群识别中的尝试 154
第十五章 肤纹的地方族群标记 156
**节 区分地方族群的肤纹项目 156
第二节 产生肤纹地方族群标记的方法 157
第三节 以上海汉族模拟演示的待定群体的分析 159
第四节 肤纹的群体标记的启示 160
第十六章 中华56个民族的肤纹综合分析 163
**节 56个民族的肤纹项目 163
第二节 肤纹聚类图的分析 172
第三节 肤纹主成分图的分析 177
第四节 56个民族肤纹综合分析的初步体会 178
第五节 肤纹考古论的雏形 180
第六节 全民族足纹研究情况 180
第十七章 肤纹在刑侦及安保中的应用 184
第十八章 肤纹在医学和体育选材上的应用 190
**节 染色体畸变综合征 190
第二节 上海汉族108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的肤纹代码集 194
第三节 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病和非遗传病的肤纹 195
第四节 肤纹在医学应用方面的局限性 195
第五节 肤纹在体育选材上的应用 196
第十九章 指纹和DNA指纹 198
第二篇 各论——中国56个民族的肤纹(各民族肤纹模式样本)
**章 阿昌族的肤纹 204
第二章 白族的肤纹 212
第三章 布朗族的肤纹 223
第四章 保安族的肤纹 232
第五章 布依族的肤纹 234
第六章 傣族的肤纹 236
第七章 达斡尔族的肤纹 244
第八章 德昂族的肤纹 247
第九章 独龙族的肤纹 255
第十章 侗族的肤纹 264
第十一章 东乡族的肤纹 266
第十二章 鄂温克族的肤纹 268
第十三章 高山族的肤纹 270
**节 台湾阿美人肤纹 270
第二节 台湾噶玛兰人肤纹 278
第三节 台湾太鲁阁人肤纹 285
第十四章 仡佬族的肤纹 293
第十五章 京族的肤纹 295
第十六章 汉族的肤纹 298
**节 台湾客家汉族人肤纹 298
第二节 台湾闽南汉族人肤纹 303
第三节 山西汉族人肤纹 309
第四节 上海汉族人肤纹 317
第五节 广西南宁市汉族855人肤纹 339
第六节 河南新密市汉族1016人肤纹 343
第七节 江苏泰州市汉族1025人肤纹 347
第八节 上海汉族400人肤纹代码 352
第十七章 哈尼族的肤纹 353
**节 云南元阳县哈尼族肤纹 353
第二节 云南建水县哈尼族肤纹 362
第十八章 赫哲族的肤纹 373
第十九章 回族的肤纹 375
**节 宁夏银川市回族肤纹 375
第二节 云南回族肤纹 376
第三节 宁夏贺兰县回族肤纹 384
第二十章 景颇族的肤纹 389
第二十一章 基诺族的肤纹 397
第二十二章 哈萨克族的肤纹 407
第二十三章 柯尔克孜族的肤纹 420
第二十四章 朝鲜族的肤纹 430
第二十五章 拉祜族的肤纹 432
**节 568人群体的拉祜族肤纹 432
第二节 980人群体的拉祜族肤纹 434
第二十六章 珞巴族的肤纹 444
第二十七章 黎族的肤纹 452
第二十八章 傈僳族的肤纹 454
第二十九章 满族的肤纹 465
第三十章 毛南族的肤纹 468
第三十一章 苗族的肤纹 471
**节 贵州贵阳市苖族肤纹 471
第二节 贵州麻江县苗族肤纹 472
第三十二章 门巴族的肤纹 478
第三十三章 蒙古族的肤纹 481
**节 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肤纹 481
第二节 云南蒙古族肤纹 483
第三十四章 仫佬族的肤纹 487
第三十五章 纳西族的肤纹 489
**节 620人群体的纳西族肤纹 489
第二节 828人群体的纳西族肤纹 491
第三十六章 怒族的肤纹 501
第三十七章 鄂伦春族的肤纹 511
第三十八章 普米族的肤纹 513
第三十九章 羌族的肤纹 516
第四十章 俄罗斯族的肤纹 518
**节 俄罗斯族女性肤纹 518
第二节 俄罗斯族男性肤纹 519
第四十一章 撒拉族的肤纹 524
第四十二章 畲族的肤纹 530
第四十三章 水族的肤纹 532
第四十四章 塔吉克族的肤纹 534
第四十五章 塔塔尔族的肤纹 536
**节 48人群体的塔塔尔族肤纹 536
第二节 53人群体的塔塔尔族肤纹 537
第四十六章 藏族的肤纹 543
**节 1000人群体的藏族肤纹 543
第二节 藏族和汉族通婚子代200人及亲代的肤纹 547
第四十七章 土族的肤纹 555
第四十八章 土家族的肤纹 562
第四十九章 维吾尔族的肤纹 565
第五十章 乌孜别克族的肤纹 579
第五十一章 佤族的肤纹 581
**节 云南西盟县佤族肤纹 581
第二节 云南沧源县佤族肤纹 591
第五十二章 锡伯族的肤纹 593
第五十三章 瑶族的肤纹 595
第五十四章 彝族的肤纹 599
第五十五章 裕固族的肤纹 609
第五十六章 壮族的肤纹 611
**节 广西百色市壮族肤纹 611
第二节 广西南宁市壮族肤纹 613
参考文献 618
附录1 英汉对照 625
附录2 108例唐氏综合征患者肤纹代码 630
附录3 上海汉族400人(男200人,女200人)肤纹代码 636
展开全部

节选

**篇 概论——肤纹学基础   **章 肤纹研究的简史   皮肤纹理(dermatoglyph)简称肤纹、皮纹。手掌上的嵴线花纹为掌纹,手指上的嵴线花纹为指纹,脚掌上的嵴线花纹为足纹。肤纹包含了指纹(fingerprint)、掌纹(palm)和足纹(sole),是灵长目动物,从低等的原猴类到高等的类人猿,持有的上下(前后)肢掌面的外露表型,是掌面上厚型皮肤的嵴线(ridge,或称嵴纹、嵴)组成的各种类型的花纹。肤纹学(dermatoglyphics)按研究部位分为指纹学、掌纹学、足纹学等;按研究目的细分为非人灵长类肤纹学、人类肤纹学、民族肤纹学、医学肤纹学、司法指纹学等分支学科,在各自领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论和应用研究。肤纹学是以厚型皮肤嵴线花纹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和人类其他表型相关分析为研究方法,以发现肤纹生物学信息为研究目的的一门科学。   人类嵴线花纹的研究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称为人类肤纹学。人类肤纹学(human dermatoglyphics)以人类厚型皮肤的嵴线构成的花纹为研究对象,以各种现代分析技术为研究方法,以探索人类肤纹理论和应用为研究目的。   嵴线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汗腺,对压力、温度等信息的感受更为敏感,具有增加摩擦力的作用,以利于攀缘和紧握工具。在人与大自然抗争的进化史中,肤纹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有遗传学家认为:灵长类肤纹的野生型是复杂的斗形纹;简单的弓形纹则是其突变型。肤纹各不相同、终身稳定。   **节 我国观察与应用肤纹技术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指纹观察和应用的发祥地,这一点已得到世界肤纹学界的肯定。我们的祖先观察和应用肤纹的历史已达几千年。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陕西西安东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出土的陶器,距今已有6000多年,陶器上印有清晰可见的指纹。这些指纹大概是制作时无意印留下来的,但也不能排除有意识作为区别他人产品的标记,或者是作为装饰图案。   在新石器时代的另一处遗址——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出土文物中,亦有陶罐类文物,陶罐上装饰有云雷纹,这种云雷纹是一种有意识的绘画图案(吴山,1975)。   台北故宫博物院铜器展馆展出的青铜器召卣(图1-1-1),是古代的调酒器,满身云雷纹。此召卣为排球样大小,有盖有勺、配件齐全,包浆厚润,品相极好,是西周早期的产物,距今约3000年。   古之云雷纹(图1-1-2)是云纹和雷纹的合称。云纹呈柔和圆形,雷纹呈阳刚方形,大多不做区分或有时难以区分。   图1-1-1 青铜器召卣   满身云雷纹,高29.8cm,宽22.9cm。藏品号:丽七八八故铜1857(台北故宫博物院铜器展馆2006年友情协助)   图1-1-2 铜鼓的装饰纹   右图上二排示云纹,下三排示雷纹(上海闵行区文化馆民族乐器展示厅2006年友情协助)   历史学家郭沫若曾经对3000多年前出现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做过描述:“雷纹者,余意盖脱胎于指纹。古者陶器以手制,其上多印有指纹,其后仿刻之而成雷纹也。彝器之古者,多施雷纹,即其脱胎于古陶器之一证。”郭沫若用了两个“脱胎”将青铜器上的雷纹、陶器上的雷纹、制陶者的指纹这三者联系在一起。   美国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的泥印,印的正面刻着主人的名字,反面有拇指的印痕,条条阳纹,清晰可辨。世界著名考古学者一致认为,这颗极为珍罕的泥印源于中国古代,距今已有2000~3000年,这颗泥印是指印*古老的实物凭证(Cummins et al,1943;Cummins et al,1976;罗伯特 海因德尔,2008;刘持平 等,2018;沈国文 等,2015)。   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盛行封泥制。当时的官吏文书大多写在竹简和木牍上,差发时用绳捆缚,在绳端或交叉处封以黏土,盖上印章或指模,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泥封指纹用作个人识别,也代表了信义,还可以用来防止伪造。   1959年,新疆米兰古城出土了一份唐代(公元618~907年)藏文文书(借粟契)。这份契约写在长27.5cm、宽20.5cm棕色、较粗的纸上,藏文为黑色,落款处按有4个红色指印。其中3个已看不出纹线,但有一个能看到纹线,可以肯定为指纹(唐长孺,1994)。   1964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0号墓,发现有唐代贞观元年的《高昌延寿四年(公元六二七年)参军汜显祐遗言文书》(唐长孺,1994),出土的文书已被剪成三张鞋样,一分为三(文书编号分别为10∶38号、10∶41号、10∶42号,图1-1-3)。原著的记载是“本件三片同拆自女鞋,内容密切相关,今故列为一件。在(二)的一、二、三行上方空白处有朱色倒手掌印纹(右手)。在(三)的一、二行上方有朱色手掌印纹(右手)的左半部”。以肤纹学历史的眼光来看:一张有手掌指印,全长16.9cm,除小指部位残缺外,其余部位清晰可见;另一张有半个手掌印,只有拇指和示指,其余部分残缺,指掌分明,视为正规捺印。经鉴定这两张文书上的手印均为右手手印,但不是同一个人的右手手印。这是以手掌包括指纹为信的例证。这份文物在《中华指纹发明史考》(刘持平 等,2018)中有极高的评价,“现存*早的实物资料《高昌延寿四年(公元六二七年)参军汜显祐遗言文书》证明,公元627年指纹技术已普遍在个人遗嘱、私人契约上应用,它有明确纪年,是指掌纹与遗言相结合*早的一份文书,更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应用指纹作为诚信方式*早的实物文书,因此其开创的意义非同一般”。这是唐代早期的文书,距今已有近1400年。刘持平还将公认的指纹技术从唐代提前到隋代,彻底解决了近百年来指纹技术发明史上悬而未决的断代问题。在另一本关于指纹历史研究的著作《中国指纹史》(沈国文 等,2015)中,研究者通过东汉郑玄(公元127~200年)对《周礼 地官 司市》的注释及唐代贾公彦对郑玄同样内容的注疏考证后写道:在我国,指纹作为个人标志在契约签署中正式使用,应该是在西汉时期。   图1-1-3 《高昌延寿四年(公元六二七年)参军汜显祐遗言文书》(唐长孺,1994;沈国文 等,2015;刘持平 等,2018)   1964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左憧憙墓出土了8件唐代文书契约,内举钱契4件、举练契2件、买草契和买奴契各1件。这8件契约的立约时间为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至乾封三年(公元668年)。左憧憙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亡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公元673年)。每张契约上都写着“两和立契,画指为信”或“两和立契,按指为信”,而且每张契约的落款处,当事人、中保人、见证人都在自己的名下画上指印。这些指印都是将手指平放在字纸上,画下示指3条指节纹的距离。古书上所讲的“下手书”,也就是这种画有指节纹距离的文书。具“下手书”的文书实证,还见于出土于阿斯塔那第24号墓地的第28号文书(图1-1-4)(唐长孺,1994),文书上写着“两主和可,获指为信”,并且在各自名下画有指节。   1975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的墓葬,其中第11号墓的墓主喜生于公元前262年,亡于公元前217年,当时喜46岁。在喜的墓中出土了1155枚秦代竹简,定名为“睡虎地秦墓竹简”,或称“云梦秦简”。这一考古工作的重要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法医学的产生、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在云梦秦简中,与法医学关系密切的是《法律答问》和《封诊式》两书,其中尤以后者为甚。《封诊式》的“封”是指查封;“诊”是指诊察、勘验、检验;“式”是指格式和程式。顾名思义,《封诊式》就是一部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式的书籍。   《封诊式》全书共25节,包括书题共3010字。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案例的形式介绍的,但所述案例都没有用真名,而是以甲乙丙丁代表。这说明它不是单纯案例的记录,而是选择极为典型的案例,用以示范或供模仿学习。《封诊式》及云梦秦简中有关法医学内容的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法医学领先于世界各国的辉煌成就。   《封诊式》的《穴盗》一文中记载了一个挖墙洞入民居盗窃的案例。盗窃现场勘查的记录详细规范,记录的内容有报案情况、现场勘查人员的职务和人数、被盗物品的数量和价值、现场访问情况、墙洞大小、房间方位等,是古代办案的范例。在勘查所见的部分写有“内中及穴中外壤上有 (膝)、手迹, 、手各六所”,说明在墙洞内外发现手印和膝盖印痕有六处。《穴盗》的记载表明2000多年前的勘查官员非常重视手印的作用,已把手的印迹作为盗窃案件现场勘查的重要证据。

作者简介

张海国,汉族,1950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人类学专业本科毕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遗传学与人类学系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上海人类学学会名义会长,中国遗传学会中国肤纹学研究协作组组长。长期致力于肤纹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获上海人类学学会颁发的“人类学终身成就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