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023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76002331 ; 978-7-5760-0233-1

本书特色

1.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制度文明、学术文明、宗教文明、艺术文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等几个部分来简述中华文明的具体内容,同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今后发展的大体方向。 2.适用于学校开设的中华文明史、中国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类的公共课、通识课。 3.本次修订出版,增加了图片,直观展示中华文明的成果,同时以二维码的形式增加了拓展阅读材料。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谱系中,能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的,无疑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诞生于内陆地区,属于十分典型的农业文明。它滥觞于夏商周三代之前,成型于秦汉,兴盛于隋唐,宋明时达到很好,其悠久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很好贡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和兼容革新能力,成为其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本书运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从科学技术、生活方式、制度文明、学术文明、宗教文明、艺术文明等几个部分来简述中华文明的具体内容,同时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今后发展的大体方向。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华文明衍生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 相对封闭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
二、 以农业为主体、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社会经济环境
三、 以华夏(汉)民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存的人文环境
四、 家国同构的宗法——专制式的政治环境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
一、 起源的多元性与发展中的趋同性
二、 自成体系与极强的包容性

第二章 科学技术
**节 农业技术
一、 农具、耕作及施肥技术
二、 土壤辨析与田地的整治
三、 播种*佳时间与节气
四、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与蔬果园艺
五、 渔业、畜牧业、林业与副业技术
六、 水利建设
七、 农学名著
第二节 手工业技术
一、 纺织
二、 陶瓷
三、 冶金与金属制造
四、 漆器制造
五、 四大发明
第三节 科学
一、 数学
二、 物理学、化学
三、 地理学
四、 天文学与历法
五、 医学与药物学

第三章 生活方式
**节 饮食
一、 主食与副食
二、 菜肴与烹饪
三、 饮酒与饮茶
第二节 服饰
一、 服饰的历史渊源
二、 冠、巾、帽
三、 衣与裳
四、 鞋与袜
第三节 居住
一、 民居
二、 宫殿
第四节 交通
一、 交通工具
二、 道路
第五节 娱乐与体育锻炼
一、 杂技与武术
二、 围棋与象棋
第六节 社会交往与岁时节庆
一、 社会交往与礼仪
二、 岁时节庆

第四章 制度文明
**节 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
一、 土地制度的变迁
二、 赋税制度的变化
第二节 政治制度
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
二、 帝制与共和制
第三节 法律制度
一、 法规与法典
二、 “法治”与“人治”
第四节 教育制度
一、 官学与私学
二、 教学内容与教材
第五节 官吏的选举与管理制度
一、 选举制度的变革
二、 官吏管理制度
第六节 货币与度量衡制度
一、 货币制度
二、 度量衡制度

第五章 学术文明
**节 传承不息的儒家
一、 孔子
二、 孟子和荀子
三、 汉唐经学
四、 宋元明理学
五、 清代的考据学和新今文经学
第二节 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一、 老子、庄子与道家
二、 商鞅、韩非与法家
三、 墨子与墨家
四、 《孙子兵法》与兵家
五、 惠施、公孙龙与名家
六、 阴阳五行家
第三节 史学
一、 史学的起源与流变
二、 史家传统与史学名著
第四节 文字、语言与文献整理
一、 汉字的起源与流变
二、 文字学
三、 音韵学与训诂学
四、 文献整理

第六章 宗教文明
**节 原始宗教
一、 图腾崇拜
二、 巫祀
第二节 佛教
一、 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二、 佛教的经藏与仪轨
第三节 道教
一、 道教的产生与演变
二、 道教的典籍与仪轨
第四节 其他外来宗教与民间宗教
一、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二、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三、 民间宗教

第七章 文学艺术
**节 文学
一、 诗歌
二、 赋
三、 散文
四、 词曲
五、 小说
六、 文学批评
第二节 艺术“百花园”
一、 音乐
二、 舞蹈
三、 绘画
四、 戏剧与其他说唱艺术
五、 书法与篆刻
六、 建筑、雕塑与园林

第八章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
**节 中华文明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一、 中华文明圈的形成与发展
二、 佛教与近世西方文明的传入
第二节 中华文明前瞻
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
二、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明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庄华峰,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执教三十余年,先后讲授魏晋隋唐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民俗研究、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等课程。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7项省部级项目,出版著作(独著或合著)10多部,在《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