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文史哲》与中国人文学术七十年(1951~2021)
1星价
¥86.1
(7.3折)
2星价¥86.1
定价¥118.0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7708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60770833 ; 978-7-5607-7083-3
本书特色
创刊于1951年的《文史哲》杂志既是*为社会所关注的学术期刊,又一度是国外研究者认识中国学术的重要窗口。本书从《文史哲》与新中国人文学术大转型、与中国古典学术的复兴以及与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气候的变迁三个层面对《文史哲》自创刊以来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期刊自身的重大事件、与期刊密切相关的重要文化思潮与学术争鸣以及每期杂志所刊发的重要文章进行了介绍,以期更为全面,同时又有重点地展示《文史哲》杂志的发展脉络。本书既是对《文史哲》杂志七十年办刊历程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又是一部中国当代人文学术史。
内容简介
创刊于1951年的《文史哲》杂志既是很为社会所关注的学术期刊,又一度是国外研究者认识中国学术的重要窗口。本书从《文史哲》与新中国人文学术大转型、与中国古典学术的复兴以及与21世纪以来中国学术气候的变迁三个层面对《文史哲》自创刊以来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期刊自身的重大事件、与期刊密切相关的重要文化思潮与学术争鸣以及每期杂志所刊发的重要文章进行了介绍,以期更为全面,同时又有重点地展示《文史哲》杂志的发展脉络。本书既是对《文史哲》杂志七十年办刊历程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又是一部中国当代人文学术史
目录
上篇 从民国学术到共和国学术:《文史哲》与新中国人文学术大转型
引言 新学术时代的开启与《文史哲》的创办
**章 新中国历史学“五朵金花”的绽放
**节 重启古史分期讨论构建中国历史体系
第二节 《红楼梦》讨论引发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战
第三节 开拓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
第二章 《红楼梦》事件与胡适学术思想批判
**节 前奏:胡适实验主义批判
第二节 《红楼梦》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第三节 全国性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的展开
第三章 新话语、新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改造
**节 发掘中国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
第二节 凸现中国文学史的人民性——杜甫研究
第三节 文学与思想并重:别开生面的鲁迅研究
结语 从《文史哲》透视其和国学术的早期发展
中编 枯木逢春:《文史哲》与中国古典学术的复兴
引言 《文史哲》“古典学术风格”的形成
**章 《文史哲》与中华古典思想研究的转向与拓展
**节 诸子研究的新开展
第二节 “反传统时代”的孔子研究
第三节 魏晋玄学的价值重估与深入研究
第二章 《文史哲》与考据学统的赓续与更新
**节 重大史实的系列考订与重要史料的辨析
第二节 古代文学重点作家作品及古代文论的考订与清理
第三节 经学与小学研究
第四节 对考据学的新认识和再升华
第三章 《文史哲》对古典学重大问题的探讨
**节 关于《大同书》成书时间与思想实质的争论
第二节 “文化热”的发端与展开
第三节 “儒学是否宗教”大讨论
第四节 对古史辨派学术成就的再认识
结语 《文史哲》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
下编 重返本土:《文史哲》与21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气候变迁
引言 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本土化”转向
**章 重估儒学的价值
**节 重估儒学价值的时机日趋成熟
第二节 初探儒学与现代化的和解之道
第三节 推动儒学与自由主义的新一轮对话
第二章 介入人文学术的本土化转向
**节 领衔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重估
第二节 《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大讨论
第三节 依托本土资源求索世界性文艺理论话语权
第四节 左翼文学研究开新
第三章 文明互鉴与中外学术交流
**节 《文史哲》国际版(JOCH)的创刊背景与办刊设想
第二节 30CH视野中的儒家伦理与古代东亚秩序
第三节 JOCH对一系列中国古典学术议题的推介
结语 “古今中西”关系的再平衡
后记
引言 新学术时代的开启与《文史哲》的创办
**章 新中国历史学“五朵金花”的绽放
**节 重启古史分期讨论构建中国历史体系
第二节 《红楼梦》讨论引发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战
第三节 开拓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
第二章 《红楼梦》事件与胡适学术思想批判
**节 前奏:胡适实验主义批判
第二节 《红楼梦》大讨论的来龙去脉
第三节 全国性胡适思想批判运动的展开
第三章 新话语、新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改造
**节 发掘中国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
第二节 凸现中国文学史的人民性——杜甫研究
第三节 文学与思想并重:别开生面的鲁迅研究
结语 从《文史哲》透视其和国学术的早期发展
中编 枯木逢春:《文史哲》与中国古典学术的复兴
引言 《文史哲》“古典学术风格”的形成
**章 《文史哲》与中华古典思想研究的转向与拓展
**节 诸子研究的新开展
第二节 “反传统时代”的孔子研究
第三节 魏晋玄学的价值重估与深入研究
第二章 《文史哲》与考据学统的赓续与更新
**节 重大史实的系列考订与重要史料的辨析
第二节 古代文学重点作家作品及古代文论的考订与清理
第三节 经学与小学研究
第四节 对考据学的新认识和再升华
第三章 《文史哲》对古典学重大问题的探讨
**节 关于《大同书》成书时间与思想实质的争论
第二节 “文化热”的发端与展开
第三节 “儒学是否宗教”大讨论
第四节 对古史辨派学术成就的再认识
结语 《文史哲》与中国古典学术研究
下编 重返本土:《文史哲》与21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气候变迁
引言 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的“本土化”转向
**章 重估儒学的价值
**节 重估儒学价值的时机日趋成熟
第二节 初探儒学与现代化的和解之道
第三节 推动儒学与自由主义的新一轮对话
第二章 介入人文学术的本土化转向
**节 领衔秦至清末中国社会形态重估
第二节 《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大讨论
第三节 依托本土资源求索世界性文艺理论话语权
第四节 左翼文学研究开新
第三章 文明互鉴与中外学术交流
**节 《文史哲》国际版(JOCH)的创刊背景与办刊设想
第二节 30CH视野中的儒家伦理与古代东亚秩序
第三节 JOCH对一系列中国古典学术议题的推介
结语 “古今中西”关系的再平衡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6.1¥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乡土中国
¥13.2¥26.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