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941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4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20394109 ; 978-7-5203-9410-9
本书特色
以价值观的调整和方法论的 新为前提,本书细分四章,综合运用文化哲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关系、艺术哲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从文化产业的演化机制、政策优化与创新战略等入手,立体审视与系统反思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机理与创新动能,力图为新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理清思路并提供助益。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章,试图阐明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战略意义和实效性,辨明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机理和综合效益,试图协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双性博弈与内容生产、明晰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战略性和操作性定位、解决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中的空间开拓和时间接续等问题,为切实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国家软实力助力。如何在多重危机中寻找到立足点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优选化挑战中捕捉到隐藏的契机并实现文化中国的伟大复兴,文化产业发展首要的是厘清其哲学机理、明晰其价值定位与政策定位,进而有针对、有层次地提高其靠前竞争力。本研究综合运用经济、管理、政策、文化、法律等多学科理论、跨学科方法整体关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学科的交叉性、融合性和前沿性特色;通过大量的经验实证研究,对文化产业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新做系统论证,促进其创新发展。
目录
**章 加人世贸的动能:面向世界的文化产业发展与优化
**节 文化产业的新发展与世贸规则的大整合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发展机理与国家战略
第三节 文化发展的全球化逻辑与世界性博弈
第二章 “互联网+”的动能:面向前沿的大数据思维与文化赋能
**节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思维与人类自由度
第二节 文化产业升级的业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跨文化交往中的误读生成与文明隔阂
第三章 文艺创新的动能:面向现代化的艺术品质与文化操守
**节 消费时代的娱乐至死超越与艺术实践规范
第二节 文化强国语境下的电视剧生产与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 古装宫斗剧:视觉奇观的养眼与艺术畸趣的猥琐
第四节 新发展格局中综艺节目的内容生产与思想启蒙
第五节 武侠电影的审美光谱与侠义精神的时代起伏
第四章 人类共存的动能:面向未来的命运共通与可持续发展
**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与文明自觉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构建与文明开创
第三节 精准扶贫的文化助力与乡村振兴的文化产业
结语 数字化时代的文化自觉与文明化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文明养成与正义反哺
节选
《文化赋能(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机理与创新动能)》: 二 文化与经济深度交融中的文化产业 进入21世纪,为“知识经济”所推动的全球化发展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非物质的、符号的交换与消费已经成为超越民族国家的典型的增长领域,文化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领域。特别是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已经把文化发展战略变成了一种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干之一,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尤其是在那些已经决心加人世界经济体系中来的国家。因此,可以说发展文化产业,有意识地采取相应政策,使得文化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大势。①现在经济上达到一定程度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都把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作为整个国家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并通过“文化产业”这种“软实力”辐射出来的魅力、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与渗透力,促使大规模的信息流、消费流、资金流与人才流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涌来。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性或者说是带发展趋势性的重要现象。当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实际上社会生产的和消费的全部是文化;人们的消费,都是在时尚和文化价值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一轮又一轮的新行为,“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的特征日益鲜明,其表现如下:**是文化产业即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企业大量涌现,并在国民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越是发达国家其比重越高,这可以说是“文化经济化”的典型实例。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新的文化产业门类还在不断增加,例如电视业、策划业、网络公司、翻译公司、猎头公司、各种中介服务行业、宣传包装广告业等,这些都是以前的文化产业中所没有的。第二,传统制造业中的产品设计、生产、营销(宣传包装)及交易过程中文化因素的份额,或者说产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例如产品的款式、色彩、象征意味等文化意蕴,产品推出的时机及宣传的方式、规模、策略即“营销策划”等,都在日益加重,有时甚至占据首要位置。人们购物时,不仅是在买使用、买质量,而且是在买感觉、买文化。这种情况则是“经济文化化”的典范。第三,知识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分量日益增大。对比农耕游牧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这其中明显具有一个从更多依赖劳动者个人技艺到更多依赖技术型科学、理论型科学甚至人文科学的变化过程。第四,人类观念变化带来的新产品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乃至经济结构变化日益增大。例如“绿色文化”带来的绿色产业、环保产业以及对传统污染产业的遏制和取代:与自然和谐观念带来的退耕退牧;现代人文观念带来的观光农业、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寻根旅游等。至于作为劳动者的精神意志、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等所谓企业文化的因素对经济的融入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更是众所周知。这些都说明,社会现实中文化和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的。无论如何,那种把文化看作是单纯的花钱和累赘,至多是产生点社会效益从而舍不得在文化上投入的观点是完全过时的。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抓文化也就是抓经济,甚至是更好地抓经济。 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大潮中崛起的文化产业,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取代资源、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可以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愈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将文化积淀与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使我们民族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过渡。① 从跨学科研究视野看,“文化经济”作为“新经济浪潮”的一部分,应该是一种“人文化的知识经济”,即一种“在世性与神性追求双赢”的知识经济。现代经济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知识经济,更是一种高度“人文化”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品牌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通过“人文设计”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甚至已经找不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不体验文化意义的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已经开始在总体上以“文化意义”为基础了,现代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与文化活动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楚了。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在推动这些国家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中,人文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于是,现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的主体。例如在美国,文化娱乐产业尤其是影视和音像业已经成为*大的出口行业,在中国它也越来越成为提升与覆盖各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超级产业部门。 鉴于文化在“知识经济”中的分量和比重不断加大,所以21世纪的“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一种地道的“文化经济”。 ……
作者简介
傅守祥,山东利津人。文学博士,哲学、艺术学博士后,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入选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等。担任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伦敦大学、布朗大学等校访问学人。主要从事文化哲学与文化产业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7项,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等刊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审美化生存》《文化正义》《文心相通》等10部。获“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奖等荣誉40余项。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5.7¥28.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7.7¥46.0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36.5¥58.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经典常谈
¥4.3¥14.8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53.0¥68.0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4.4¥5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4.9¥29.8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9.6¥25.0 -
溥仪偷运国宝
¥6.7¥26.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16.0¥2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文史足徵录
¥16.2¥49.0 -
北欧神话
¥24.9¥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30.4¥39.0 -
庄子
¥9.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