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0365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44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100203654 ; 978-7-100-20365-4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管理学研究者本书以解释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批判性的考察,探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与其具体语境间的互动关系。本书将公共行政理论作为对公共行政实践的能动反映来看待,考察公共行政理论如何回应时代问题,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进行历史的分析、政治的考察、哲学的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以解释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作为主要的研究视角,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脉络进行批判性的考察,探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与其具体语境间的互动关系。本书将公共行政理论作为对公共行政实践的能动反映来看待,考察公共行政理论如何回应时代问题,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进行历史的分析、政治的考察、哲学的反思,回应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对公共行政理论提出的时代问题——公共行政理论的立足点应当是什么?公共行政实践应当有何种新的想象?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角色是什么?本书旨在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进行现代性批判,清晰地指出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服务于西方社会治理秩序并不断将其形而上学化的本质,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清理理论地基,打破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迷信。

目录

序言:公共行政研究的批判与想象

(一)概念的批判与想象:公共行政、公共管理还是公共治理

1. 行政和管理:被隐匿的政治

2. 公共概念的意涵变迁:从自我确证到承认他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3. 公共治理的谋划:在新自由主义阴影下重新考虑政治

(二)公共行政研究:学科构建还是理论构建

1. 公共行政学科构建:现代性的注脚

2. 公共行政研究的解放:实践导向的理论构建

3. 研究的总体视角与内容安排

一、公共行政研究的主线:公共行政研究管理主义路径的证成

(一)“范式”还是“研究路径”

1. 以“研究路径”替代“范式”

2. 研究问题

(二)经典公共行政理论

1. 经典公共行政理论主要观点

2. 经典公共行政理论辩护的政治目标与价值导向

3. 经典公共行政理论的哲学基础

(三)行为主义公共行政理论

1. 行为主义公共行政理论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哲学基础

2. 行为主义公共行政理论与经典公共行政理论的承袭关系

3. 行为主义公共行政理论辩护的政治目标与价值导向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1. 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价值导向与辩护的政治目标

3.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承袭关系

(五)公共行政研究管理主义路径的证成

二、公共行政实践合法性的重构:公共行政研究宪制主义路径的努力

(一)公共行政研究宪制主义路径的开端:“西沃之争”

1. 沃尔多与行政国家

2.“西沃之争”

(二)公共行政研究宪制主义路径的核心命题:公共行政实践的合法性重构

1. 公共行政研究宪制主义路径的总体内容

2. 新公共行政学派

3. 新公共服务学派

4. 公共行政宪法学派

(三)公共行政实践合法性重构要素:宪法与历史

1. 管理主义路径公共行政实践合法性建构困境

2. 宪制主义路径公共行政实践合法性建构

三、治理:在现代自由主义、福利国家与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间

(一)治理概念与治理理论谱系

1. 治理概念的经验性与规范性

2. 治理理论的谱系

(二)治理的历史语境

1. 现代自由主义与福利国家

2.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与新公共管理运动

3.“第三条道路”与治理浪潮

(三)治理的全球化与治理的本质

1. 治理的全球化

2. 治理的本质

四、政治— 行政二分原则的变迁

(一)行政的概念演变:从“执行”到“政治”再到“行政”

1. 混合政体理论与行政概念的雏形

2. 执行概念的产生

3. 三权分立中的执行概念与政治概念

4. 政治— 行政二分中的行政概念

(二)政治—行政二分原则的两个面向:现代国家的关键组织要素与经典公共行政理论基本观点

1. 政治—行政二分原则的制度面向:现代国家的关键组织要素

2. 政治—行政二分原则的理论面向:经典公共行政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现代社会本质与制度性政治— 行政二分原则

1. 制度性政治—行政二分原则的逻辑根源:资本主义体系的形而上学化改造

2. 制度性政治— 行政二分原则的历史考察:阶级冲突与精英统治

五、人性假设的哲学基础与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

(一)人性假设与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

1. 前公共行政学时期性恶论假设对政治与行政思想演变的影响

2. 公共行政学诞生以后人性假设的变化对公共行政思想演变的影响

(二)人性恶假设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后果

1. 人性恶假设的机械唯物主义基础和还原论理据

2. 机械唯物主义本体论和还原论思维模式的困境

(三)人性善假设的哲学基础

1. 人性善假设的复归

2. 人性善假设的诠释学理据

(四)公共行政理论的未来:迈向实践智慧

1. 治理思想的贫困:公共行政的四种叙事模式

2. 公共行政的实践智慧:是什么,不是什么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夏志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田桑,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研究生,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发展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基础理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